根据你课内外对古诗词文的诵读记忆和理解完成下列诗句的填空。(10分)
①.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②. ,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③.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④.挥手自兹去, 。 (李白《送友人》)
⑤.树树皆秋色, 。 (王绩《野望》)
⑥. ,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⑦.当你奋力登上山顶,面对脚下无限风光时,你自然而然会想起杜甫《望岳》中的诗句:“ , ”来表达此刻你的情怀。
⑧.杜甫的《春望》一诗中运用移情于物或触景生情,含蕴之丰富的两句诗是: , 。
水,有时是雪,有时是露,有时是冰凌,有时是雨珠……变的是形态,不会变的是晶莹;日子,有时是甜,有时是苦,有时是幸福,有时是酸楚……变的是感受,不会变的是真实。生活中许多变化着的人、事、物,都有不变的地方。
请以“不会变的是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在横线处填写一个词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2)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3)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5)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6)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醉翁亭记》(节选)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节选)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云归而岩穴暝 暝: (2)野芳发而幽香 芳:
(3)而或长烟一空 一: (4)把酒临风 把:
2.翻译下列句子。
(1)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3.分别概括这两段文字中景物描写的内容。
《醉翁亭记》(节选):
《岳阳楼记》(节选):
4.依据选文,填写下表。
篇目 |
写人的活动的语句 |
相同的内心感受 |
《醉翁亭记》(节选) |
|
|
《岳阳楼记》(节选) |
|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子曰:“ ,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②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③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④ ,浅草才能没马蹄。 (自居易《钱塘湖春行》)
⑤谈笑有鸿儒, 。 (刘禹锡《陋室铭》)
⑥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李商隐《无题》)
⑦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 (范仲淹《渔家傲》)
⑧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
2.默写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或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乌兰巴统大草原上的九匹马
阮殿文
已经二十年没有这么近距离地靠近一群马了。
这天午后,乌兰巴统大草原上空的太阳突然隐入低低的云层,我一个人从一座杂草丰茂的丘陵上跑下来,见同伴们都到别处玩去了,就独自在草原上游荡。就在这个时刻,我看到了被圈在围栏里的九匹马。九匹马颜色各异,站立姿态也各不相同,尤其是脸上,各有各的神情和幽思。它们被九根缝绳拴在栏杆上,短短的缰绳与周围辽阔的草原一点也不相称。
其中有一匹马给我印象最深。这是一匹烈性马,它在围栏里踢蹬来踢蹬去制造出的杂乱声,打破了围栏里的沉寂。我走近它后,它似乎收敛了一些,稍稍安静了下来,只是不停地打着响鼻,似乎想要对我表白或是吐露什么;其实,不用它说,我也知道它想表达什么。面对眼前这片面积如此辽阔、花草如此丰茂的草原,谁也不忍心让它成为荒无人烟、无生命在上面奔跑的死寂疆域。
我几次想伸出手去摸摸这匹烈性马的头。我发现,它和我一直在心里仰视的那个自己是如此的相像,在被一根缰绳拴着,而面前又是广阔的疆野时,总是不愿放弃一丝一毫的抗争,即便被捆缚住了,也要发出声声嘶鸣,既喊出了愤怒,又唱出了抗争者的欢乐。
忘了告诉大家,这是围栏里唯一的一匹白色大马,个头比另外八匹马都要高,加之八匹马此刻都或茸拉或低垂着头,个个露出一副随遇而安的沮丧样,这匹白色大马的神采和英姿便更显昂然。
这时,一个中年人突然出现在我身后,问我干什么。我说我在看马。他问我,要骑吗?我问他骑一次要多少钱,他说骑一个小时五十元。我说我不骑。出于好奇,我问他这九匹马平均下来一个月能为他挣多少钱,他说除去场租费和饲料费等开支,一个月下来能挣三四千元。我细算了一下,就算是四千元,一匹马一个月下来才为他挣四百多一点。
我一下子说不出话来。为四百元钱,这些本属于辽阔草原的马,就这样被短短的缰绳长年累月地拴在一个狭窄的围栏里。
我都不好意思称呼它们骏马了,这个“骏”字已经远远地脱离了它们。这时有人喊我的名字。我们要去另一个地方了。我又看了白马一眼,有点不舍地转身向同伴走去。
在我转身走出二十米后,我突然感觉到脊背凉丝丝的,马上意识到会有什么东西从后面袭来。果然,就在这股凉意正往我的身上四处传送之际,我听到一声响亮的嘶鸣。这声嘶鸣,在此刻死寂的草原上,显得十分刺耳。
不用猜我就知道,这是那匹白马的嘶鸣。其实,在离开它之前,我就有种预感,这匹白马不会就这样与我默默告别,它一定会采取一个什么方式,至少也要打个响鼻。
我心里突然出现一阵剧烈震动,紧跟着眼里热热的,并有大哭一场的强烈欲望。
我提醒自己不要回头看,以免增添我心里的堵。但是,往前走出一段后,觉得这样做会让它一直等着,甚至会让它对我这个不是来自草原的人更加失望,于是,还是以回头的方式向它表示了回敬。谁曾想,才见我回过头,它又仰起头发出了一声嘶鸣,而且是一次长鸣,像是在告诉我刚才那一声嘶鸣是它发出的,又像是再一次和我作别。
这时候,我突然渴望手上有一把利刃,可以割断那根短短的缰绳的利刃……
1.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请根据提示完成内容概括。
首先写:初见九匹马的印象; 接着写: ;
然后写:与申年人的对话; 最后写: 。
2.从全文看,大白马哪些方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3.文中提到围栏“狭窄”、草原“死寂”,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4.在和中年人交谈后,“我”为什么“一下子说不出话来”?
5.如果把本文的结尾改换成下面一句话,好不好?为什么?
这时候,我突然渴望手上有一把可以割断那根短短的缰绳的利刃……
化用前人诗文是古代诗歌创作中常见的一种手法。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有两处明显的化用:一处是李白《把酒问月》中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另一处是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请写出苏轼这首词中与之对应的句子。(两处选其一)(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