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送他人一朵花 题目(二)你的_...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送他人一朵花

 题目(二)你的_____,让我记住了你(温馨提示:请在横线上填上两个字的形容词,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写作。)

 【要求】

(1)文体限于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略 【解析】(一)写作范围符含题目要求,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能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有较强的感染力或说服力:语言流扬,条理清楚,联想丰富,想象合理;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可评45分以上直至 满分。     (二)写作范围符合题目的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语言流畅,条理清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可以评38分至44分。     (三)写作范围基本符合题目的要求,文章有中心,材料较具体;语言基本通顺,条理比较清楚:书写比较工整,卷面比较整洁。可以评30分至37分。     (四)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评20分至29分: 1.语句不通,明显的语病在五句以上: 2.内容空泛,中心不明确; 3.层次不分明,条理不清楚; 4.不足400字。 (五)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评20分以下。 1.写作范围不符合要求,文不对题; 2.有明显的观点错误; 3.文理不通: 4.结构杂乱。 说明:1.两个错别字扣1分,重现的不计,扣至3分为止。       2.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酌情扣l—2分。       3.虽有文采,但内容空洞,没有表达真情实感的,不能在第一等计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篇记叙文,完成文后各题。(1 0分)

种春风

   那天正好是立春。我拿着几张稿费单去邮局,心情很好。

邮局里人不多,我前面是个小伙子,正在给家里寄钱。后面是一个七十岁左右的老人,戴副老花镜,穿着破烂又邋遢。他肯定是来取子女们的汇款的。他手中还拿着一张报纸,我扫了一眼,是《河北农民报》,我从来没读过的一份报纸。

老人的外套油渍斑斑,我不由得站远了一些,以免蹭脏自己新买的“宝姿”风衣。我正戴着MP3耳机听歌呢,老人忽然伸出手来,我忙摘下耳机。他说:“姑娘,麻烦你帮我取张汇款单。”

我拿了一张给他,他又说:“姑娘,你能帮我写一下吗﹖人老了,戴上花镜也怕写错。”我有点儿无可奈何,但看他恳请,也只好从命。

“寄到哪里﹖”我问。“就照这报纸上印的地址寄吧。”他指着巴掌大的一篇文章说。

我很快看完了那则煽情的报道——原来是说某村的一个小女孩,父母去县城卖菜的途中出了车祸,肇事司机至今没有消息,她只好跟着80岁的奶奶生活,学费、生活费都没有着落。

“多可怜啊!”老人说。

“骗你呢,大伯。这肯定是骗局,连照片都没有,哪能信?”

老人很固执:“肯定是真的。以前我也寄过,人家都给回信了。你说,谁要有活着的办法会这么求你呢﹖一定是过不去这个坎了,对吧,姑娘﹖”

我抬起头来,打量着这个猛然打动了我的老人。他其貌不扬,甚至是寒酸的,摊开的双手老茧重重。老人叹口气说:“小的时候家里穷啊,要不是别人帮我,我肯定活不到现在。

为保险起见,我拨通了那家报社的电话,他们不仅知道老人的大名,还说,他每月都要寄钱来,他们对他非常感激。

老人每月的退休金只有500元,但那天他寄出的钱是300元。我有些震惊,300元对我而言无所谓,一篇稿子而已,可对老人几乎是倾其所有。老人说:“下个月我还要寄,让她们祖孙俩起码能吃上饭。”

不知为什么,我的眼角有些湿润,如果不是亲手填写这张汇款单,我很难相信一个也刚刚吃饱的人,正在把钱寄往一个更穷的地方。那一刻,我的心隐隐不安。一个买瓶CD香水就要花上千儿八百的女人,是越来越爱自己了,却对他人越来越铁石心肠。

那天,我领取的稿费将近2000元,我也要了一张汇款单,写了同一个地址,寄去了一点儿钱。老人非常感动,一个劲地说:“姑娘,我替她们祖孙俩谢谢你!”

我连忙摇头。哪里用他替陌生人感谢我,我才要感谢他,那种本真的善良,唤醒了我心中一度被遗忘的东西。这个社会有时是冷漠的、斤斤计较的,但只要你敢爱、敢信任,它就会是热情的、柔软的。

和老人告别后,我的心头别样的温暖。外面春风乍起,心里的春天也悄悄来了,我想起三毛的一首老歌《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亩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一个梦……用它来种什么?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这首歌,但一直不明白,春风怎么可以种﹖但那天我在风中走着,终于知道,春风是可以种的,

(虹 莲    有删改)

1.文章划线句“那种本真的善良,唤醒了我心中一度被遗忘的东西”中“遗忘的东西”指的是什么?

2.文章中有好几处地方描写了老人的外貌,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3.写出文中“我”感情变化的过程。

6ec8aac122bd4f6e

4.文章的标题“种春风一有什么深刻食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篇议论文,完成文后各题。(7分)

谈尊严

  ①“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是著名画家徐悲海的座右铭。是的,人活着就要有傲骨,就应该有尊严。

  ②自古以来,就有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帆责,使我不得开心颜”;有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有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他扪都是活得有尊严的人。

  ③人活着要有尊严,因为尊严是自我激励的精神武器,是一个人顶天立地的前提。当一个活得没有尊严的时候,人生对他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他的行为不被人们肯定,他的生活失去价值,于是他只能苟且地活着。所以,一个人,只有当他活得有尊严的时侯,他在这个世界上才有立足之地,他才会为自己的人生奋斗。

 ④古希腊有一句谚语:“两腿直立的普通人,比屈膝下跪的名人高大。”也许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但我却明白其问的深意。因为做人没有尊严,没有了能人的骨气,再有才华的人也会堕落,会迷失自己的人生方向,甚至会遗臭万年。像中国历史上的大汉奸汪精卫,文章写得很好,但是却投靠日本人,甘当卖国贼,结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究其原因就是他失去了做人的尊严。

  ⑤人活着要有尊严,因为尊严使人能够忍受磨难,乐观向上。面对敌人的诱惑,李大钊始终坚贞不渝,他以一个共产党人的尊严,忍受着各种磨难,用尊严捍卫了党旗的鲜红,用尊严书写了一曲壮丽的人生之歌。

 ⑥正直的中国人不但重视维护个人尊严,更是毫不犹掉地去维护国家酌尊严。史书上有这样一个记叔:晏子使楚,楚王让他从狗门入,意欲羞辱他。不料晏子以一句“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使楚王反而受辱。晏子既维护了个人尊严,也保全了国家的尊严,赢得了后人的景仰。

   ⑦所以,人活着要有尊严。一个人没有尊严不能成事,一个民族没有尊严不能兴盛,一个国家没有尊严不能强大。 

  ⑧让我们直立双腿,高高站立着,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何蓉瑜 有删改)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第二段划线句子补充一个论据。

3.文章的第四、五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查看答案

(二)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可爱者甚蕃(    )  (2)亭亭净植(    )  (3)出淤泥而不染(    )

2.翻译下面句子。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写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有什么作用?

4.古人往往借助外物表达自己的理想情怀。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在《马说》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教颐借“莲”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4分)

他决定去拉车,就拉车了。赁了辆破车,他先练练腿。第一天没拉着什2钱。第二天的生意不惜;可是躺了两天,他的脚脖子肿得像两务瓠子似的,再也抬不起来。他忍受着,不菅是怎样的疼碥。他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事,这是拉车越须经过的一关。非过了这一关,他不能放胆的去跑。

①上文节选自老舍名著,文中的“他”(主人公)是               

②作者通过主人公拉车细节的描写.表现了“他”               的性格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4分)

某学校医务室于I985年、l995年,2005年,对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中学生(俗称70后、80后、90后)开展了“初中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根据调研的结果,绘制了下表:

类别

身高(平均)

体重(平均)

身体机能综合素质

(指标基数为100)

70后

155.3厘米

40.2公斤

98.44

80后

158.2厘米

41.1公斤

96.57

90后

159.6厘米

44.5公斤

91.96

①根据上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②结合自己的体会.简要分析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