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绝境是人生的醒悟和升华 ①生活的道路不可能永远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绝境是人生的醒悟和升华

①生活的道路不可能永远是坦途,必然会遇到令人无奈的困境,甚至是人生绝境。

②如果你已经陷入绝境,那么就证明你已经得到了上帝的垂爱,将获得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如果你已经取得了成功,你要由衷感谢的不应是你的顺境,而应是你的绝境。

③顺境中,你收获的仅仅是代表财富的东西,然而大部分时间里,你是在不断地丧失,丧失着生命中原始的豪迈与激情。顺境是一种麻醉剂和腐蚀剂,让你完成从呼啸山林的兽中之王到懒猫的转化,让你经历从将军到囚徒的蜕变。

④绝境不仅仅是一场磨难,更是人生的一种醒悟和升华。

⑤置身人生绝境,你必然会饱受痛苦的煎熬,忍受非人的折磨。它迫使你不得不躲在一个偏僻的角落,反观自身的内心和灵魂,扫清思想上的障碍,触摸心灵中最脆弱的部分,对生命进行深层的、近乎本质的思考,正视这突如其来的人生绝境,把它当做一块磨炼人的砺石,锤炼自己,激发生命活力。

越王勾践面对亡国的人生大耻,痛定思痛,卧薪尝胆,终成复国大业;音乐巨匠贝多芬面对双耳失聪的人生厄运,告诫自己,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于是演奏出了辉煌的《命运》绝响;海涅面对手足瘫痪、视力微弱的人生绝境,信念不倒,笔耕不辍,吟唱出了誉满人间的不朽诗篇……由此可见,在绝境中成功者往往会突破思想上的樊篱,超越世俗常规,书写连自己都不曾想过的神话。

⑦巴尔扎克说:“绝境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

⑧其实,要想取得成功,仅有清醒的认识还不够,要把想法变为现实,还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失败者并不是天生就比成功者差,而是在逆境或绝境中,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忍耐了一分钟,多思考了一个问题,多走了一步路……因而,在不断地努力中成功者就多了一分坚强,多了一条途径,多了一次机遇……而失败者在逆境中怨天尤人,在绝境中慨叹命运不济,最终放弃了改变命运的努力。

⑨所以说,绝境是你错误想法的结束,也是你选择正确做法的开始。走出人生绝境就会迎来人生佳境。

⑩多一次逆境,就多一分成熟,多一分感悟;多一次绝境,就多一次机遇,多一次超越。

                                                              (选文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2.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说“顺境是一种麻醉剂和腐蚀剂”? (2分)

3.第⑥段中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

4.从文章第⑧段来看,成功者和失败者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2分)

5.文中说“走出人生绝境,就会迎来人生佳境”,但实际上很少有人希望自己陷入绝境。可恰恰还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敢于为自己创设绝境,并最终获得了成功,创造了辉煌。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韩信的“背水一战”,项羽的“破釜沉舟”。(参见【相关链接】)

对于这种自断后路故设绝境的做法,你是怎样看待的?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4分)

你的观点和理由:                                                                   

                                                                           

相关链接:

⑴背水一战:韩信攻赵,让士兵背水列阵,置己方于前有强敌、后无退路的绝境,结果士兵个个奋勇向前,大败赵军。取胜后,有将士问背水列阵的缘故,韩信说:“大敌当前,只有后无退路,才能坚定战士拼死求胜的决心。”

(据《史记•淮阴侯列传》)

⑵破釜沉舟:项羽与秦军作战,领兵过河后,下令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弄沉,使士兵们陷于缺粮、无船、没有退路的绝境,以示不胜利不再回来的决心,最终大败秦军。

(据《史记•项羽本纪》)

 

1.绝境是人生的一种醒悟和升华   2.顺境往往会使人丧失斗志,不思进取(或顺境往往会使人丧失豪迈与激情),甚至贪图享乐,腐化堕落 3.举例论证;证明了在绝境中成功者能突破思想的束缚,超越常规,创造奇迹   4.成功者能坚持不懈地努力,而失败者放弃了改变命运的努力 5.观点鲜明,理由恰当,表述清楚(4分);观点鲜明,理由较恰当,表述较清楚(3分);有认识,表述不够清楚(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2分)

⑴唐雎不使命(           )         ⑵大王加惠(         )

⑶而君逆寡人者,寡人与(           )   ⑷长跪而之曰(         )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以”与“以头抢地耳”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不物喜,不以己悲           B. 而君五十里之地存者

C. 君为长者                  D. 徒有先生也

3. 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4分)

⑴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2分)

⑵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2分)

4. 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语段选自东汉末年刘向编辑的《战国策》。

B. 秦王以五百里易安陵,其实是包藏祸心,以强凌弱。

C. 唐雎不畏强暴,冒死与秦王抗争,终于使秦王理屈色挠。

D. 文章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5.第三段中,唐雎为什么要列举专诸刺王僚等历史事实?(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2. 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为人所称赞。试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句蕴涵的哲理两个角度,说一说你的理解。(4分)

①思想感情:                                                                      

                                                         (2分)               

②哲理:                                                                        

                                                            (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三峡》中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12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2分)

多趣味:              ___      ②沿阻绝:              

③哀转久                       ④引凄异: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选出下列划线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2分)

A.以:不疾也岁大穰

B.其:飞漱间恐前后受

C.或:王命急宣则千或百果然鹤也

D.之:春冬时默而识

4.李白在彼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早发白帝城》与本文有很多相似之处,比较后答题。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1)这首诗的景物描写与《三峡》有什么相似之处?(2分)

(2)此诗与《三峡》的景物描写的表达作用是否相同?为什么?(2分)

5.

从作者对三峡“春冬之时”的描写可看出,三峡的景色迷人。但作者结尾却引用了“猿鸣三声泪沾裳”,让人感觉到一丝悲凉。你觉得作者引用恰当吗?说说你的理由。(2分)

 

查看答案

下表是对某中学204名学生调查的结果,根据表内资料,回答问题。(2分)

兴趣

对象

感兴趣

一般

不感兴趣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对文学

148

72.55

44

21.57

12

5.88

对语文课

32

15.69

78

38.24

94

47.08

1.从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                               

2.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3分)

苏州草橋中学初一(11)班开展“保护野生动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在“成语与动物”的环节中,请你写出有关狼的成语或谚语一条。(1分)

  成语:            (或谚语:                                  

2.现在,自然环境的破坏,气候的急剧变化,使很多野生动物濒临灭绝,请你提出两条有利于保护野生动物的建议。(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