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默写填空。( 9 分) (1)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 登飞来峰》) ) (...

默写填空。( 9 分)

(1)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 登飞来峰》) )

(2)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黄鹤楼》)

(3)悠哉悠载,                             。(《诗经·关雎》)

(4)山重水复疑无路,                           _ 。(陆游《游山西村》)

(5)李白的《 闻王昌岭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在写景叙事中隐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诗句是                                                              

(6)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诗句

                                                              

(7)马致远在《天净沙· 秋思》 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 

                                                                  

(8)我们学过的古诗中有许多表现奉献精神的诗句,请你写出完整的两句。

                                                          

                                                            

 

(1)只缘身在最高层  (2)日暮乡关何处是  (3)辗转反侧 (4)柳暗花明又一村  (5)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6)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7)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但愿苍生俱保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7)小题每题1分;第(8)小题2分,共9分;每小题错写、漏写一字,该小题不得分;第(8)小题不局限于答案,与“奉献”意义相关即可。)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学校开展了“了解传统节日,传承民俗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对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有了一定了解,请根据你的了解,完成下面题目。(6分)

①请你从初中所学的课文中,选出一篇(首)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文章或诗词,在下面横线上写出作品名称。(2分)

                                                                                

②请你从端午、中秋、重阳、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中任选一个,仿照下例,写出它的

时间和习俗。(2分)   

例:清明    时间——4月5日;习俗——祭祖。

                                                          

③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小题。(6分)

几千年过去了,几万年过去了,人类进入了文明_____。终于有一天,人们在昔日的死火山口发现了一个奇迹,一个生命史上的奇迹——幽暗的峡谷里_____柞木苍郁,松树成林。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     )立着一片wèi(     )为壮观的森林。只因为它集中生长在井底一般的深谷之中,所以又黑森森不见阳光,有人便为它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叫做地下森林

(1)给文段中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2)依次填入文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时代   居然      B. 时代   竟然    C. 时期   居然        D. 时期   竟然

(3)文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方法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查看答案

作文(40分)

提示:

1、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要真实、有个性地表达,凡抄袭、套写的文章均酌情扣分。

3、文中的校名、人名、地名一律用化名,以免透露有关信息,影响得分。

题目一:期盼

题目二:阅读下面材料,然后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

镜头一:运动场上,“跳高健将”王山纵身一跃,跨过了1.5米的横杆;小个子李川连跳三次,也没能越过1.2米的高度。老师说:尽力去跳就好。

镜头二:春游途中。在一处悬崖的石缝里,生长着一棵小松树。同学们驻足观望,担心它难以枝繁叶茂。老师说,尽力去长就好。

 

查看答案

(二)(20分)

微博为什么这样“红”

萧尧

  如今网络上,微博大行其道。那么微博大热的原因是什么?它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

  就内部条件而言:微博,顾名思义,即微型博客。在博客之前,网络交流模式经历了从邮件、聊天室和IM(即QQ、MSN、UC等聊天工具)的历程。发展到微博这一步,网络聊天模式到达了一个顶峰,满足所有展示、社交和信息需要,集日志、状态、分享、回复等功能于一炉,既精简又全面地诠释了最现代的网络交流,有了迅速被接受、推广的内部条件。

  至于外因——人的需求,则指人对信息交换、社交的需要。如果说微博现象的内部条件是一个变量,是微博技术、形式从无到有,从粗糙到完善的一个变化过程,那么外因——人的需求则既是常量,又是变量。说它是常量,是因为人总是有交流的需要和欲望。但人们需求又有其变化的一面。从农业社会发展到工商业社会,对信息交流的需求大大增加,网络出现、普及,网民社会形成,人们交流的欲望大大增长,这也是微博出现的重要原因。

  但有人指出,QQ、博客等等也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并不需要依赖微博。那么话题又转回到了微博的内部条件上来了。微博之有别于QQ、博客等,是因为它最简要地抓住并融合了这种需求最主要的两个核心:展现和交流。聊天室、QQ重于交流,博客重于展现,唯有微博能够精简地抓住并融合着两点。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微博在QQ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了网络的一个特点:迅捷。“微型”的概念使内容制作和阅读时间较博客大为缩短;传袭于校内的“分享”概念在快捷的基础上丰富了信息量。就这样,信息量和互动速度得到了很微妙的平衡,这种平衡使得微博吸引了大量的博客用户,而回复功能也让QQ用户渐渐适应微博。内部条件和外部需求的融合,信息量和速度的平衡,很好地解释了微博现象的原因。

  微博火起来了,作为用户,我们的生活自然也受到影响和改变。我们会感觉自己的需求被更好地满足了。比起玩游戏、聊QQ、写博客和逛校内,我们感觉更加充实、丰富和精彩。充实源自于自我展现和被关注,丰富源自于        ,精彩源自于       ,还有经过和自己“臭味相投”的人挑选过的分享的信息。

  和读书、阅读比起来,微博更刺激、收获效果感觉更明显(信息量大、快捷、新鲜);和现实社交比起来,虚拟社交更轻松、更没有压力,不用在意外貌表情,反正隔着电脑;不用察言观色,只需根据平面符号进行反应;不用语言能力,有文字格式、标点、表情可以掩盖内容的空虚,甚至可以用分享来代替表达;不要求临场应变能力,断网、没上线、网络故障、临时有事……各种可以不予反应的理由已被网络默认。总而言之,微博给我们带来了轻松的生活。

  反之,微博也使我们少了学习、阅读的时间。此消彼长之下,我们用在现实提升自我(休息、学习、阅读、运动,甚至现实交往)上的时间就被逐渐侵占。用敲打的字符取代现实社交,使我们少了锻炼现实社交能力的机会。在虚拟世界还没充分取代现实世界的时代,现实社交能力的缺失对我们大部分人的成长和发展是相当不利的。此外,虚拟社交无法给我们对社交对象一个直观全面的认识,这种认识只能是平面的、单薄的,它只能发展出网络交往、网恋和网络婚姻,却无力支撑现实友谊、现实爱情和现实婚姻。

  微博影响、改变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好有坏,有利有弊。微博现象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人类对虚拟文化、虚拟生活的一次选择和投票。(摘自2010/12/22北京青年报)

1..根据文章内容,请给“微博”下一个定义。(3分)

2..“微博”区别于QQ、博客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3分)

3.. 请结合上下文,给下列句子填空。(4分)

    充实源自于自我展现和被关注,丰富源自于           ,精彩源自于         ,还有经过和自己“臭味相投”的人挑选过的分享的信息。

4.. 作者在给我们分析“微博”红火的原因时,又强调“微博”“有好有坏,有利有弊。”就此那你认为其“坏”与“弊”的一面是什么?(4分)

5..作者在论证自己观点的时候,使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使用这种方法?(5分)

 

查看答案

(一)(20分)

回望钱学森

卞毓方

一天,炊事员对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讲,你爸爸是个有学问的人。他儿子听了觉得好笑,心想,这事还用你说?炊事员不慌不忙,接着讲,你爸爸每次下楼吃饭,都穿得整整齐齐,像出席正式场合,从来不穿拖鞋、背心。明白不,这是看得起咱,尊重咱。钱学森的儿子听罢一愣。从此就向父亲学习,每逢去餐厅吃饭,必穿戴得整整齐齐。    

还有一次,是在中科院一位朋友的办公室。我去时,朋友在欣赏一卷《钱学森手稿》。我说是欣赏,他眼中流露的正是这样的目光。这一套手稿,分两卷,五百多页,是从钱学森早期的手稿遴选出来的。笔者拿过来翻了翻,与其说是手稿,莫如说是艺术品。无论中文、英文,大字、小字,计算、图表,都工工整整,一丝不苟,连一个小小的等号,也长短有度,中规中矩。钱学森的手稿令我想到王曦之的《兰亭集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进而想到他的唯美人格。如是我闻:在美国期间,钱学森仅仅为了解决一道薄壳变形的难题,研究的手稿就累积了厚厚一大摞,在工作进展到五百多页时,他自我感觉是:“不满意!”直到八百多页时,才长舒一口气。他把手稿装进牛皮纸信封,在外面标明“最后定稿”,继而觉得不妥,又在旁边添上一句:“在科学上没有最后!”       

回顾学生时代,钱学森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我在北京师大附中读书时算是好学生,但每次考试也就是八十多分;我考去上海交大,并不是第一名,而是第三名;在美国的博士口试成绩也不是第一等,而是第二等。”八十多分,第三名。第二等,这哪里像公众心目中的天才?然而,事实就是事实,钱学森,没有避讳,倒是轮到世人惊讶,因为他们已习惯了把大师的从前和卓越、优异划等号。钱学森的这份自供,同时也纠正一个误区:一个人的成才与否,跟考试成绩并不绝对成正比。       

天才绝对来自于勤奋。钱学森在加州理工的一位犹太籍的校友回忆:“有天一大早——是个假日,我在学校赶功课,以为全幢建筑物里只有我一个人,所以把留声机开的特别响。乐曲高潮到一半时,有人猛力敲我的墙壁。原来我打扰了钱学森。我这才知道中国学生比犹太学生更用功。”钱学森在麻省理工的一位学生麦克则回忆:钱学森教学很用功,全心全意用在课程上,他希望学生也付出相同的热忱学习,如果他们表现不如预期,他就会大发雷霆。有一次,他要求麦克做一些有关扇叶涡轮引擎的计算,麦克说:“我算了好一阵子,但到了午餐时间,我就去吃饭了。回来的时候,他就在发脾气。他说:‘你这是什么样的科学家,算到一半竟敢跑去吃中饭!”  (摘自《读者》2010年2期)

1..细读第二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钱学森“唯美的人格”的具体表现是什么。(4分)

(1)                                                                 

(2)                                                                 

2..第三段写了钱学森的读书成绩,其作用是什么?(3分)

3..第三、四段的加点词“绝对”可以删去吗?为什么?请分别作出简要的分析。(4分)

4..第五段应该是全文的结尾段,但总觉得还欠缺什么。请根据全文和尾段的内容,续写一段结尾文字。(4分)

5..钱学森曾经被选为感动中国人物,请联系下面的颁奖词,说说最打动你的是哪一种精神品质。请用80字左右的文字写出你的感受。(5分)     

链接:钱学森2007年被选为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