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看上去,这个洞似乎永远也填不满似的。大家都一致认为,这是一个深不可测的无底洞,并...

看上去,这个洞似乎永远也填不满似的。大家都一致认为,这是一个深不可测的无底洞,并且,也许越往深处洞的直径越大吧。“填洞公司”的经营规模一点一点地扩大了起来。

……

这个洞使得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们感到了极大的欣慰。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由于人们只顾拼命地扩大生产规模,从而给城市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公害。可是,要想治理这些公害却相当困难,无论是谁都感到很棘手。并且,人们都只愿意在生产性企业或商业公司工作,谁也不愿意天天和各种各样的垃圾打交道。然而,现在人们都认为,这个社会问题将由这个洞来逐步地加以妥善解决。

  订了婚的姑娘们都把从前的那些日记本丢进了这个洞里。还有的人把从前同恋人一起拍的照片扔进了洞里,然后又心安理得地开始了新的恋爱。

  警察把那些伪造得极其巧妙的假钞票没收来以后,也统统交给这个洞处理,从此便可万无一失了。而犯罪分子们则把各种犯罪证据都悄悄地扔进了洞里,以为这样就能逍遥法外了。

  不管是扔进去什么东西,这个慷慨大方的洞全部一视同仁,照收不误。这个洞任劳任怨地给整个城市洗刷着各种肮脏的东西。渐渐地,海洋和天空又变成了美丽的蔚蓝色,远远地看上去就像是透明的玻璃一样。

  在这瓦蓝瓦蓝的天空下面,新建造的高楼大厦就像雨后春笋一般接连不断地竖了起来。

  有一天,一位工人爬在一幢正在施工的大楼顶上工作,他铆完了一颗铆钉之后,便放下工具稍微休息一会儿。忽然,他听到头顶上传来了奇怪的叫声。

  “喂——出来!”

然而,他抬起头来朝天上看了看,却什么也没有,睛空万里,清澈如洗。他以为是刚才干得有点头晕了,产生了什么错觉。接着,正在他恢复到刚才的姿势,要好好地休息一会儿的时候,从刚才发出声音的那个方向飞过来一块石头,在他面前一掠而过,往地面上掉了下去。

  可是,他只顾眯着眼睛得意洋洋地眺望着远处的地平线。啊,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美好啦!

  当然,那块微不足道的小石头根本就没引起他的丝毫注意。

——《喂——出来》

1.在“人们”眼中,这是一个怎样的“洞”?(2分)

 

2.选文写天空变得瓦蓝清澈、高楼大厦不断竖起、建筑工人对传来的叫声和飞来的小石块毫不在意等内容,说明了什么?(2分)

 

3.喂——出来!”是“探洞”时一个年轻人的叫声,选文中这一叫声再次出现。它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其含义是什么?(4分)

 

1.深不可测;慷慨大方、任劳任怨;可妥善解决城市公害和社会问题。 2.说明人们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不自省不自控,对填洞带来的后果不自知;说明由于人们的麻木不仁、急功近利,必将招致大自然的报复。 3.结构作用使文章前后呼应,使事件前后构成因果关系。含义 ①  人们填到洞里的垃圾终会倒“出来”返还给人类。 ②警示人们“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破坏环境,终会自食其果。 ③表露出对人们的规劝,希望人们从不切实际的幻想和暂时的利益中走“出来”。 【解析】 1.答对一个要点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答对一个要点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3.评分:结构作用1分,含义3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②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③。仁智所乐,岂徒语哉!——吴均《与顾章书》

注释:①薜( bì)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②英英:声音和盛之貌。③办:具备。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四时俱备  前人之述备矣    B.遂葺宇其上    择其善者而从之

  C,仆去月谢病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邑人奇之

2.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分)

  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3.两文写景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其作用是什么?(2分)

 

4.对画线语句所表现出的共同的处世态度,你是怎样理解和评价的?(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一)(4分)

    梅  花

    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①,东君②正主张。

    注释:①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古有笛曲谢梅花之说。②东君:司春之神。

1.诗中梅花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2分)

 

2.这首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愿望?(2分)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4分)

材料一  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钱维宏认为,这次云南等地干旱,主要是由于太平洋水温升高,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常而造成的。

材料二  近四十年来,中国冰州面积缩小了3248平方公里。受气温升高影响,像近年在中国西藏、印度等地发生冰碛湖特大溃决型洪水造成严重灾害的现象,时有发生。

材料三  科学预测,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洋水平面上涨速度加快,不久的将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海岛有15%将被海水淹没,沿海城镇也将受到被淹没侵袭的威胁。

①研读以上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②请结合对以上材料所述问题或现象产生的人为因素的思考,在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向班里提出一项活动倡议;联系现实生活,有针对性地拟写一则公益广告。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马说》,回答7—11题。(15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3分)

(    )死于槽枥之间   ②且欲与常马(    )不可得

③执策而(      )之

2..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

B.虽有千里能虽我死,有子存焉

C.不千里称也策之不其道

D.鸣之而不能通真无马邪?

3..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4..文章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封建统治者比作“            ”,而伯乐喻指                ,集中抨击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作者借此表达了                                       的心情。 (3分)

5..有人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一观点提出异议,认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你同意哪个观点?请说明理由。(3分)

 

查看答案

①简述《鲁宾孙漂流记》中主人公救“星期五”的经过。

②简述《水浒传》里鲁智深“倒拔杨柳”的经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