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愚人食盐 (8分)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

愚人食盐  (8分)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选自《百喻经》)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有愚人          得盐美           

③少有          为其患                

2..翻译下面句子。(2分)

主人闻已,更为益盐。

3..这则短文的寓意是(2分)

 

1.(4分)(1)从前(2) 已经(3)尚且(4)同“反”,反而 2.(2分)主人听了,再给他加些盐。 3.(2分)任何事物,超过一定的限度,好事便会变成坏事。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马说  (15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欲与常马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4分)

辱于奴隶人之手                                 死于槽枥之间                            

才美不外                                       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 下面划线“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策之不以其道”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徐喷烟  B、丛草为林   C、是人多以书假余   D、不物喜,不以己悲

3..翻译下面句子:(3分)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4..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回答。(3分)

5.、如果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分别是什么?(3分)

 

查看答案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4分)

                                            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前两句写出了“海棠树”怎样的特点?(2分)

2..“借花说理”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作者要告诫儿辈们什么道理?(2分)

 

查看答案

(二)古藤

A.翻下来,腾挪上去,再翻下来,再腾挪上去,就像临产前的巨蟒,痛苦地不知如何摆放自己的身体。又似台风中的巨浪,狂躁不安地叠起万般花样。这该是多少藤的纠缠啊!洋洋洒洒不知多少轮回。可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藤时,我吃惊了。怎么能是一棵藤呢?但它确实是一棵藤,一棵独立的藤,学名叫“白花鱼藤”,属稀有的物种。

好美的名字,有色有形,诗意盎然。

这棵藤距离何仙姑家庙不远。说它沾了何仙姑的仙气,或何仙姑沾了它的仙气也未可知。《仙佛奇踪》说:何仙姑为广州增城何泰的女儿,生时头顶有六条头发,经常在山谷之中健行如飞。传说武则天曾遣使召见她去宫中,入京的途中何仙姑突然失踪。之后白日生仙。这之后还有人为吕洞宾与何仙姑罩上了感情色彩。说何仙姑成仙返回家乡,在家庙的树林里乘凉,师傅吕洞宾欣然而往,匆忙间用神仙拐杖叉住了何仙姑的绿丝带,何仙姑掩面飞往天庭,吕洞宾丢掉拐杖去追何仙姑。于是,仙姑的绿丝带化作了盘龙古藤,吕洞宾的神仙拐杖也变成了支撑古藤的大树。当然这只是传说,但我仍然会恍惚间把这藤想成是何仙姑长长的六条头发。

我敬慕地站立着,品读着这棵意象万千的古藤。

它一定受过无尽的苦痛。风雨剥蚀过它,雷电轰击过它,战火遭历过它,它依附的大树,长大,长高,长老,直到一个夜晚轰然倒塌。那伤感的声音,把一棵藤的后半生弄得不知所措。现在那棵树只剩下一段冒出地表的枯树桩。

藤,身子一半已朽,一些枝条乱于风中。

藤,要么死亡,要么活着。

无有依托就不再存有想法,就像失去娘的孩子,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藤留下坚毅、痛苦、挣扎的过程。1300年风霜雨雪,把它变成根,变成树,变成精。

B.藤,木的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像不羁的狂草,有重笔有轻染,有淋漓的汁点。

因而也就想到,一位90高龄书家出席一个集会,有人上前搀扶说,您老气色不错啊。老人说,色没有了,气还有。而看这藤,乃真气色。据悉,藤依然6月开花如瑞雪,而后还结果,花开季节,芬芳遍地,香气袭人。那该是多么迷人的意境啊!

人其实同藤一样,从一点点爬起,活得不知有多艰难。要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要学着做人,学着生活,学着应付,学着面对。

见过一些社会底层的老人,这些人多是农家人,田间里辛劳一生,慢慢地累弯了腰,在墙角路边聊度余生,那腰也就更像一棵藤。我还在医院里看到一个老态女子,弯了的腰使头几乎垂于地面,走路时双手撑在脚上,脚挪手也挪,身子像个甲壳虫。如果不是住进了产房,你几乎忽略了她是一个女人。可她确确实实地生出了一个孩子,成为一个母亲,那是个大胖小子呢。这个枯藤一般瘦弱的女人,总是弯曲着身子,幸福地搂着她的白胖的儿子,那是她身上滋长出的嫩芽,是她生命的又一次接续。她不需要谁的同情与搀扶,她诠释了一个生命。

我们试图找到白花鱼藤的起点与终点。很多的人绕来绕去,终不得结论。它没有根吗?没有头吗?也许真的就找不到答案了,它不再靠根活着,不再靠头伸展,只要生命在体内一息尚存,就以藤的个性,滋生、蔓延、上升、翻腾。

很多人开始同这棵藤照相合影,但总是找不到合适的角度,它真不同于一棵树、一束花。有的干脆坐在了它弯曲的躯干上,于是又有一些人坐着或趴上去,我真担心它那枯老的身子会突然颓毁。但藤承受住了,为了我们的某种满足。

 我们热热闹闹地走后,它还将留在那里,守着它的岁月,守着它的孤独。当然也守着倔强的形象,被人凝注,被人思索,被人景仰。

1. “我敬慕地站立着,品读着这棵意象万千的古藤。”在文中作者主要“品读”了古藤哪些意象?(3分)

2..联系上下文,说说“可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藤时,我吃惊了”,“我”“吃惊”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3分)

3..本文有很多精彩的句子,请在画线的A、B两处选择一句作点评。(4分)  

4..本文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你能说说作者通过古藤的形象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查看答案

(一)当语言死亡时

                                              陈  赛

①语言濒危是一种全球现象。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发布的《濒危语言图谱》,全世界有7000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的语言将在本世纪消亡,80%—90%则在未来的200年灭绝。相比之下,动植物的灭绝速度慢得多。

②语言的消亡速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平均每隔两个星期就会有一种语言消失,而且悄无声息。

③中国虽然不在语言濒危的热点地带,但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的黄成龙博士介绍说,中国有129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的活力都很低,至少二三十种语言处于濒危状态,比如云南的阿奴语、东北的赫哲语、新疆的塔塔语、甘肃的裕固语、中部的土家语等。

④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代际的传承,而不在于人数。小的语言可以很有活力,大的语言也可以很脆弱。比如中国有1000万满族人,但能说满语的人如今只剩下100多人,随着最后一批会说满语的老人的死去,满语将彻底死亡。也许它的书面语言还会继续存在,但没有了代际的传承,它只是一个无意义的空壳。

⑤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森教授说:“想象一下,如果无缘无故的,鲸要灭绝了,或者金字塔要倒塌了,亚马孙森林被砍伐,人们会非常气愤,并且想尽办法去阻止,因为那些是人类共同的遗产,是肉眼可见的。语言是更加古老、复杂精细的人类财富,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结构独特的人类存在方式。每种语言都有无限的表达可能性,无限的搭配可能性,它们的词汇、发音系统和语法,以精妙的结构组合起来,比我们手建的任何建筑更伟大。”  

⑥语言的死亡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说这种语言的人消失了;第二,说这种语言的人放弃了自己的母语,转而使用另一种语言。过去200年间,殖民主义是最大的破坏者,欧洲殖民者在澳大利亚消灭了150多种土著语言,在北美扫荡了300多种土著语言;现在则是全球化,经济和社会的压力逼迫人们从村庄搬到城市,他们的母语时时处在强势语言的压制之下。

⑦据统计,世界80%的人口讲83种主要语言,剩下的6000多种语言,绝大多数从未有过文字记载,没有字典,没有书,你在任何图书馆或者数据库里都找不到它们的资料。一切信息只储存在人们的记忆里,因此尤其脆弱。当我们失去一种语言,同时也失去这种语言中所包含的若干个世纪以来关于时间、季节、天文、地理、海洋生物、医学、植物、历史、神话、音乐,以及种种日常事务的知识和思考,哈里森教授把这些统称为“人类知识库”。

⑧人类学家玛格丽塔·米德,在去世之前谈到她对于这个世界最大的忧虑:“我们的世界将被冲击成同一的、没有任何色彩的地方。人类的全部想象可能要被囚禁在单一的智力和精神形态里。”或许,语言的死亡,最可怕的不在于损失多少历史、文化或者物种的知识,而是我们在某一个早晨醒来时,甚至不记得这个世界曾经有过不一样的可能性。

                                                   (选自2010年第2期《读者》,有删改)

1..按要求填空。(3分)

围绕“语言的死亡”,文章从__________________→语言死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 四个方面做了说明。

2..请说明语言死亡的根本原因。(3分)    

3..第③段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4..“剩下的6000多种语言,绝大多数从未有过文字记载”一句中“绝大多数”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5..结合第⑦⑧段,当语言死亡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哪些变化?请写出你的感受。(3分)

 

查看答案

语文综合性学习。(6分)

   今年是农历“兔年”,小组设计了以 “兔”为专题的小报,请你参与活动,完成(1)---(3)题。

(1)第一板块:兔在中国文字中。

【帮帮你】因为兔有善跑而又爱蹲的双重特性,所以常常被人们用来晓谕事理。人人皆知“龟兔赛跑”,是抓住兔子爱蹲的一面编造出来的。而更多的是说它跑得快的一面,为人熟知的“动如脱兔”、“鸟飞兔走”、“兔起凫举”等等的成语典故,都与兔字的形成有关。

请你通过分析字形,试着推测“逸”字中蕴含的信息。 (2分)

(2)第二板块:兔在中国民俗中。

江浙一带有“走月亮”的风俗,中秋前后的夜晚,妇女皆盛妆出游,笙歌彻夜。走月亮时有“走三桥”的内容,桥连结两岸,象征婴儿由彼岸到此岸越过阴阳界的降生过程。

【帮帮你】《抱朴子》中有“蟾蜍寿三千”、“白兔寿千岁”的说法。玉兔作为月神,兼有生殖神的功能。兔子是繁殖能力极强的哺乳类动物,所以崇尚“多子多福”的中国人认定兔神掌管生殖。

请探究上面材料中江浙一带妇女为什么要“走月亮”?(2分)

(3)第三板块:兔在中国文学中。

请你写出一个与兔有关的神话故事或寓言故事的题目。(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