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名著阅读。(3分) 天已经亮了,我没有向国王道贺就跑回家来。因为虽然我建了一件奇...

名著阅读。(3分)

    天已经亮了,我没有向国王道贺就跑回家来。因为虽然我建了一件奇功,可是说不定皇帝会对这样的行为感到愤慨,根据这个国家的法令,任何人不管他的名位怎样,如果在皇宫院内小便一律处死。

    选段中的“我”是指                。“我建了一件奇功”,“我”建的一件奇功是               

 

格列佛;撒尿扑灭了小人国王宫的大火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题。(5分)

    踏着晨光,走进了渴望已久的鲁迅故居——百草园。

                刚刚接受过肃杀的冰雪,百草园内却依然一片苍翠葱笼。随风摇曳的竹子,在初生的阳光下,洒落一片淡淡的影子;鲁迅先生儿时摘桑葚吃的老桑树,虽然枝干上被风刀霜箭镂刻得瘢痂交错,但仍然显得                ,生机勃勃。

1..上面一段话中有三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改正。(3分)

(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人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不管 挺拔巍然    B.尽管 挺拔巍然

C.尽管 苍劲傲然    D.不管 苍劲傲然

 

查看答案

写作(5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煤、石墨、钻石的化学成分相同,都是碳。碳经过高温、高压,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就成了璀璨夺目、坚硬无比的钻石。因此,即使是石墨,只要愿意忍受高温、高压,也可以有一个华丽的转身——变成钻石。在价格上,钻石远远高过了煤和石墨,因为它的珍稀,因为它在切割高硬度物品时无可替代的作用。但不能因此就否认煤和石墨的价值。在寒冷的绝境,你是要可以取暖的煤,还是要闪闪发光的钻石?在需要连通电路时,你是选择导电的石墨,还是选择价值连城的钻石?

    这则材料对你有何启迪?请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不套作抄袭;

 (2)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字数在600字以上;

 (3)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和人物的真实姓名。

 

查看答案

(四)

人生差异在读书

①任何一个人,不论是官是民,是忙是闲,或多或少都有点业余时间。倘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以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方式支配业余时间,其结局或收获也大不相同。鲁迅先生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写作,最终成为伟大的文学家。相反,有的人虽有才气,但因不懂得珍惜业余时间,得过且过,终其一生,别无建树。

②不过,依我看,人生的根本差异在于读书。因为,读书至少有三大“好处”。

③读书可以“明目”。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一个人热爱读书,坚持读书,就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就会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在大是大非面前,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

④读书可以“清心”。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大潮澎湃,街头巷尾灯红酒绿,堪称诱惑多多、考验多多。唯有能够静下心来坚持读书学习的人,才能做到清心静气,淡泊名利,不为名所累,不被利所惑。

⑤读书可以“强体”。21世纪是竞争的世纪。不仅国与国之间充满竞争,人与人之间也充满了竞争。因而人们都希望自己素质强一些,形象好一点,以适应竞争,赢得竞争。而一个人外塑形象也好,内强素质也罢,没有捷径可走,唯有老老实实读书,才能充实自己,提升自己;才能丰富知识,增加营养,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⑥首先,要乐于读书。生命有限,知识无穷。人生在世,要做的事情很多。尽管如此,也要养成勤于读书、乐于读书的良好习惯。

    ⑦其次,要善于读书。古人云:开卷有益。然而,今天看来不尽然。因此,要善于择书而购,捧书而读。这样,才不至于读了坏书,中了邪气。

    ⑧再次,要巧于读书。要通过消化吸收,去粗存精,把前人、他人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智慧,并用以知道实践,推动工作。    (13分)

    (选自2011年1月24日《解放日报》  作者张桂辉)

1..文章第①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2分)

2..文章关于读书的好处的分论点提出有何特点?有何效果?(2分)

3..文章⑤-⑥段之间缺少必要的过渡,请你补出:                    (3分)

4..文章⑥-⑧段是否属于并列结构,请讲出理由。(2分)

5..你认为⑥-⑧段是否恰当地阐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2分)

6..请你写出一句读书有益于人生的诗句或格言。(2分)

 

查看答案

(三)

树轮密码

在科技考古中,树轮年代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伐木后的树桩上,常常可以看到一圈圈木质疏密、颜色深浅相间的同心圆圈,这就是树木的年轮。树轮可谓是一部承载了众多信息的科学“巨著”。

年轮可以说是树木在生长过程中记载自己年龄的一种独特方式。科研人员说,多数温带树种一年形成一个年轮,因此年轮的数目就表示树龄的多少;年轮的宽窄则与相应生长年份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干旱年份树木生长缓慢,年轮就窄;在湿润年份年轮就宽。同一气候区域内同种树木的不同个体,在同一时期内年轮的宽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因此,同种树木的不同个体之间能够交叉定年。与其他定年方法相比,树轮定年是最精确的一种定年方法,可以精确到年,甚至某个季节。”

由于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会影响气候,气候的变化又会影响到树木的生长,从而使树木形成宽窄不同的年轮。树木年轮定年准确,时间序列长,样本量多,环境变化指示意义明确,因此被视为推测气候环境的高精度资料。我们通过不同地区的树木年轮能读解出不同的信息,比如对于干旱和半干旱的柴达木盆地来说,较宽的年轮即意味着当年较多的降水;而对于寒冷高海拔的青藏高原上的树木来说,较宽的年轮意味着当年气候的温暖。因此利用树轮这一特点建立长时间序列的年轮年表,可据此总结出过去气候演变的特征和规律。重建过去气候形态,通过所建年表中较多的高频气候变化信息和较多的低频气候变化信息就可以用来预测未来的气候了。

科研人员研究重建了青海都兰县1176年上年7月到当年6月的降水量,从古木年轮重建的降水资料可以看出,60%的降水量重建值低于1940年以来的年降水平均值,可以推测过去相对干旱年份发生频率要比现在干旱年份发生的频率高。另外,在样本51AD-375AD和426AD-475AD中,有两个很长的干旱期。吐谷浑部落的大规模迁移和这两个干旱期是基本一致的,这两个干旱期很有可能是当地农业经济转换成畜牧经济的一个环境动力。因此,树轮也储存着大量古代文化的记忆。(12分)

 (选自《科技日报》2011年4月8日期,略有删改)

1..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2..科研人员通过树轮重建过去气候形态有何意义?(2分)

3..阅读全文,你从“树轮密码”中读出了哪些信息?(3分)

4..如果通过树轮来研究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应按怎样的思路进行?(3分)

                                      

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    )

A.树轮年代学在科技考古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是因为树轮在推断年代上具有高度的精确性。

B.根据对应规律,用树木年轮的窄与宽可以推测出样本树木在生长过程中自然降水的多与少。

C.古木的年轮是静态的,但科研人员通过古木年轮透露出的信息,可以获知古代气候变化的情况。

D.科研人员通过对青海都兰县的古木年轮的研究,发现历史上吐谷浑部落的大规模迁徙很可能与当时干旱少雨有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4题,共18分。

德宏的冬色

依 屯

①“江南孟冬天,荻穗软如绵,绿绢芭蕉裂,黄金橘柚悬。”在异乡的日子里,每读唐代诗人谢良辅的这首《状江南·孟冬》,总会想起德宏秀美的冬色来。

  ②其实,我从小在德宏长大,春夏也好,秋冬也罢,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不曾刻意地观赏和体味。直到我离开德宏,在异乡的土地上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而寂寥的冬天后,才真正体味出德宏冬色的秀美来。

  ③我喜欢毛泽东词中“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景;也喜欢江南冬末春初凝雪余冰、露出片片鹅黄的娇怯,但我更爱德宏的冬色。德宏的冬天就和德宏人一样热情,让人感受不到四季轮回的冷暖炎凉。即使时令已是三九,但那满山的绿还浓得化不开;那春日间开放的花儿,还在一朵接着一朵地开放;那蜜蜂和蝴蝶也仍旧飞来绕去,曼舞轻歌;村头的芭蕉树和大青树并不把四季刻进年轮里,翠绿依旧。所以,我更喜欢德宏冬日里那种依然故我的姹紫嫣红。

  ④北方的农人,把瑞雪与丰年联系在一起。但天空阴沉、飞雪飘落,张扬的是冷酷的色彩,飘落的是孤寂的情绪。而德宏却是“四序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这德宏冬日的雨,是雪的精魂,是对冷寂的抗争。冬雨飘落,唰唰作响的雨声奏出别致的音乐,渗入土中,就变成了孕育春天的乳汁。才进入立春,那浮翠的荷叶,就像从卜哨的手掌里流淌出来,从地心里涌出来,覆盖了门前的荷塘和小溪。这时,春天的花更红、树更高、苗更青、色更艳。

  ⑤德宏的冬天并非是没有起伏的,落叶就是它扯起的冬天的旗帜。当绿叶用自己编织的浓阴为人们抹去骄阳、送走炎热后,当他们以依依惜别的深情,把一年里创造的果实交给培育它的人们之后,就开始从枝头一片片飘落下来。另一面,在落叶的芥蒂上,新生嫩叶又朝气蓬勃地长出来,长出水灵灵嫩生生的新绿笼罩的树冠。绿的树、绿的山、绿的天、绿的地,就连那剩芽分蘖的麦子也不褪色,为田野弹奏起绿的旋律。这德宏的冬天永远是一派绿色的生机。

  ⑥早晨,在德宏冬日的原野上,当东方的太阳把温柔的红光撒在地上的时候,那偶然点缀沃野的白霜,便在阳光下化成袅袅的白烟翩然升起,和那些在枝头呢喃的小鸟,还有那些在林间悠闲散步的孔雀一起,被阳光演绎成无数童话,染蓝高远的天空,染蓝这个季节独有的希望。

  ⑦这就是德宏秀美的冬色。置身德宏的冬日,听野外的鸟语虫鸣和悠然的牛铃声,看漫山遍野的绿色植被,就会让人感觉到这冬日是一颗饱满的种子,正拥着出土的梦在尽情歌唱;是一支熊熊的火把,正驱赶季节的低迷,照彻生命的向往。由此,我不禁想捧起这块土地的三江四河。这三江四河只是壮实的堤岸,德宏的冬日才是流泻的大波。绿波翻滚中,冬变成来年的春,春又孕育出冬,后浪推前浪奔腾向前……它使我明白了,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在这块沃野上生息,我们的历史怎样从这里起步,然后又怎样一页一页地写到今天。

⑧感谢三江四河,捧出了这一方宝地。感谢德宏的冬色,润泽了我灵感的诗篇!

(入选时,文章局部有改动)

 

1.、文中④~⑥段是从哪三方面来描写德宏冬色的?(3分)

2.、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在离开德宏后,才真正体味出德宏冬色的秀美呢?(3分)

3.、第⑤段中划线的句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3分)

4.、结合文意,解释第⑥段中加点词“点缀”的含义。(2分)

5.、本文不止一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你从文中找出一例,并说说它的表达作用。(3分)

6.、作者在第⑦段中是怎样展开联想的,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