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15分) 神奇的地声 韩长代、田锟 地震到来之前,...

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15分)

神奇的地声

韩长代、田锟

地震到来之前,或早或晚地总会有一些异常现象发生。古今中外的例子也证明了这一点。例如,地震前发生的地光、地声,以及水位变化等。其中的地声,可以说是大自然在给人类带来灾难前向人们发出的最后警告信号。

我国史书上记载地声的例子很多。《魏书·灵征志》载:山西“雁门崎城有声如雷,自上西引十余声,声止地震”。清朝乾隆年间的《三河县志》记载1679年三河8级地震前的情景:“忽地底如鸣大炮,继以千百石炮,又四远有声,俨然十万军飒沓而至,余知为地震……”1976年8月28日,唐山大地震前五六个小时不少人也听到特别奇怪的声音。

地声的响声多种多样,这与震级的大小、距离、远近和震源的深度及地面覆盖物有关。有的像雷声、狂风怒吼声、炮声及汽车声、飞机声,还有的似撕布声、大树折断声、铅球在地板上滚动声、击鼓声等。同一次地震,各地听到的地声情况也不尽相同。

地声,同其他声音一样,也是由于振动引起的。地震前,由于地壳中岩体的脆弱部位首先发生断裂或滑擦,引起的声现象,是地震孕育过程中的一种物理现象,是一种地震先兆现象。注意观测地声,对地震预防有重大意义。

我国已有利用地声成功预测地震的先例。唐山大地震前,滦南县有位中学教师,凌晨两点钟听到隆隆的地声后,立即喊醒周围所有的人离开建筑物,到空旷地带躲避。结果,凌晨3时42分,大地震就发生了。

地震发生前,地壳岩石断裂或者滑擦,有时要经过几个小时或者几十个小时才发出声音;有时是震前几秒钟或几分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研制了无人地震监测仪,由地声接受器、放大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组成的监测系统,能采集、记录各种地声信号,再经过识别、判断、分析、综合整理后通过打印机,制成图形材料,供地震专家分析地震趋势,预报地震发生的大概时间、地点及强度。

科学家们和人民群众总结出用地声预报地震的谚语。谚语曰:“临震前,一瞬间,地声发,最常见。震级大,地声沉;震级小,地声尖。响声长,隔得远;响声短,在眼前。闻地声,宜果断;速躲避,少危险。”观测地声作出判断,采取措施,达到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选自《青年科学》2011年1月)

1..什么是地声?地声有哪些神奇之处?(6分)

                                                                        

2..作者所要说明的事理是什么?明白这个事理对地震的预防有何意义?(5分)

                                                                        

3..试分析文中引史料和引谚语对说明事理的不同作用。(4分)

                                                                         

 

1.(6分)地声是地震前地壳中岩体的脆弱部位发生断裂或摩擦而引起的声现象。(2分)地震前,地声能向人们发出最后的警告信号;地声的响声多种多样。(4分) 2.(5分)利用地声预测、预报地震(2分。其中“预报”“预测”占1分)意义在于懂得观测地声进行判断;采取措施,以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3分) 3.(4分)引用《魏书·灵征志》和《三河县志》所记载的史实,证实地震前确有地声这一现象;引用谚语使对利用地声预报地震的说明更加具体形象、通俗易懂。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6—9题。(15分)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以下各组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便舍船                太丘舍去

B.欲穷其林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忠之属也

D.问今是何世            斯是陋室

3..翻译句子。(6分)

⑴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⑵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4..本文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儒家、道家思想,请选择其中一“家”作简要说明。(4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8分)

⑴以“奋斗”为话题,阐明自己的一个观点。(2分)

                                                                          

⑵下列名著中人物的经历与“奋斗”关系不够密切的一项是(     )(2分)

A.格列佛   B.鲁滨逊   C.保尔·柯察金   D.骆驼祥子

⑶从以上与“奋斗”关系密切的人物中选取两位,各简述一个例子,作为你所阐述的观点的论据。(不少于30字)(4分)

①人物      事例:                                                        

②人物      事例:                                                       

 

查看答案

民俗节日探究。(7分)

民俗节日是我国民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蕴藏着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同学们伴随着这些节日度过了一年又一年,而对它的了解又有多少呢?那么,让我们一起去熟悉它,探究它,从而增进了解,获得知识。

⑴了解民俗节日。(2分)

请用线段将下列相关内容连接起来。

6ec8aac122bd4f6e

⑵品评民俗节日。(3分)

请结合⑴⑶题提示的内容,说说我国民俗节日的特色。

特色一:                  特色二:                    

⑶探究诗句内涵。(2分)

下列诗句所表现的共同的文化内涵有哪些?

①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②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③汨罗沉没一流恨,湘楚常怀千古羞。   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查看答案

按提示填空。(任选3处作答)(3分)

初中阶段,我们学了不少鲁迅先生的文章,从中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更被他的伟大精神所感染。读《故乡》,我们感受到他                的强烈愿望;读《风筝》,我们钦佩他               的可贵精神;读《鲁迅自传》,我们敬仰他              的崇高品格;读《藤野先生》,他那              令我们油然而生敬意。

 

查看答案

诗文默写。(10分)

①烽火连三月,                       ②                     ,以观沧海。

③晓镜但愁云鬓改,                    ④                     ,塞上燕脂凝夜紫。

⑤闲来垂钓碧溪上,                   ⑥                    ,化作春泥更护花。

⑦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