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诗词默写填空。(9分,每空1分) 1.宁为百夫长, 。(杨炯《从军行》) 2....

古诗词默写填空。(9分,每空1分)

1.宁为百夫长,                                      。(杨炯《从军行》)

2.                                     , 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 楼》)

3.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4.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5.根据下列语境,各用两句连续的古诗句填空。(课内外均可)

漫游祖国各地,面对名山大川,人们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感慨。站在黄河边上,我们会想起“                     ”;站在高山之巅,我们会想起“                               ”。与古诗同行,我们的旅途才不会单调和寂寞。

 

1.胜作一书生。 2.锦江春色来天地。 3.甲光向日金鳞开。 4.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课文与相关文学知识归类不当的一项是

A.《风筝》——《朝花夕拾》­——鲁迅——现代

B.《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宋

C.《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莫泊桑——法国短篇小说家

D.《鱼我所欲也》——《孟子》——孟子——春秋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人们普遍担心,忽视对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导致北大一研究生跳楼自杀的主要原因。

B.有的同学认为,反正老师要讲,课前预习是多余的,有些则认为,反正有些内容看不懂,预习等于“瞎子点灯白费蜡”……往往这些看法是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之一。

C.在数千名巴勒斯坦安全人员和数万名以色列武装人员的严阵以待之下,犹太居民从8月15日开始撤出加沙地带,从而使阿拉伯和以色列之间的边界再次发生重大的变化。

D.苏轼以诗为词的积极意义之一是扩大了词的内容,并且为词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诗样式准备了条件。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所能听到的一点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再适合不过了。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B.有一个王子,生性多愁善感,最听不得悲惨的故事。每当左右向他稟告天灾人祸的消息,他就流着泪叹息。

C.从他的语无伦次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经疯了。

D.紧接着,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在山涧上空画出一道道令人应接不暇的弧线。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

 

查看答案

选出下面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折衷既使醇厚中流砥柱

B.奴钝尴尬不逊深恶痛疾

C.血渍邂逅酸楚弥补缺漏

D.驱弛不屑熙攘神采奕奕

 

查看答案

阅读《口技》中的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各题。(II分)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                   (  )

 

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A.  不能名其一处也                       B.言和而色夷(《送东阳马生序》)

     义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刚马生序》)     变色离席

  

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C.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D.  群响毕绝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以为妙绝

 

2..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哪一项?(2分)                       (  )

A.食之不能尽其材             B.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C.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D.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

3..选文第一段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4..结尾交代“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有什么作用?(2分)

                                                                    

5..阅读下面文言文,用现代汉语翻泽画线句子。(3分)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往来,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百丈山记》朱熹)

【注释】百丈山:在今福建建阳市东北与今武夷山市交界处,海拔690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