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默写(18分) 1..试问卷帘人, 。(《如梦令》) 2..闲云潭影日悠悠, 。...

默写(18分)

1..试问卷帘人,                      。(《如梦令》)

2..闲云潭影日悠悠,                       。(《滕王阁》)

3..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

5..政通人和,                       。(《岳阳楼记》)

6..                       ,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1.却道海棠依旧 2.物换星移几度秋 3.沉舟侧畔千帆过 4.无案牍之劳形 5.百废具兴 6.其岸势犬牙差互(每空3分,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扣完为止)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写 作(60分)

有时感动于心的,是无声之言;有时充满力量的,是无声之举;有时难以忘却的,是无声之痛;有时余音袅袅的,是无言之歌……面对生活的喧嚣,你是否感受到无声胜有声的魅力?

请以“有时无声胜有声”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2)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8分)

看望

①十六岁夏天,家里收到一份电报,我接过一看,是乡下来的。电报上说,舅妈病重,住在芜湖医院。

我告诉了外婆,外婆说,这怎么办?我说,我去芜湖看她吧!

②我十三岁时已经独自去过很远的老家,所以妈妈和外婆都不担心我。

③那时的船票是要提前买的,我没有船票,可是我不想等到明天后天再去,就带了两件衣服和妈妈给我的钱,直接乘车去十六铺码头。我竟然很顺利地就买到了当天晚上的四等舱船票,上了船。

④我如果告诉你,电报上根本没有说舅妈住在芜湖的哪个医院,你也许会觉得有点好玩。

⑤如果我接着告诉你,我问外婆和妈妈,舅妈叫什么名字,她们竟然互相问,咦,她叫什么名字?她们都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她们都只是叫她大嫂,那么你是不是觉得有点滑稽,而且有点荒唐。

⑥可是事情的确就是这样好玩,滑稽,荒唐。

⑦我第二天夜里到芜湖。我熟悉芜湖的中山码头。外婆带我和妹妹乘过很多次船,外婆称作大轮,从上海十六铺码头到芜湖中山码头。我没有住旅馆,在码头上逛来逛去,也到侯船室坐坐,等到天亮。

⑧我不知道芜湖有多少个医院。也不知道从这个医院到那个医院可以坐几路公共汽车。我在盛夏蒙蒙亮的芜湖清晨开始寻找和探望了。

⑨我问路上的人,芜湖有几个医院?路上的人说,那多了!

⑩我去的第一个医院是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个医院是第二人民医院。第三个是什么医院我忘记了,好像不是第三人民医院。我一个一个医院地找,没有坐车。我在住院部一个一个房间的门口张望。一张床,一张床。可是没有那张永远忙碌幸劳的脸。

11我们每次到乡下玩都是住在舅舅家。每次回上海,她都应有尽有地把家里的土产塞进箩筐,她好像是把心掏出来往里放,让舅舅挑着走二十多里送到码头。没有人称过这满满的箩筐和心。我每次看着都不能理解,舅舅这么能把这满满的两大筐挑到码头,夏天的时候,舅舅满身的大汗淌得像下雨!困难时期,舅妈也继续把心放进箩筐,舅舅的汗继续淌得像雨,让我们在上海吃得饱一点。舅舅不是外婆的儿子,外婆没有儿子,舅舅是她的外甥,舅妈是表的。

12我找不到舅妈。

13我走在路上。盛夏这么热。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我非常饿!

14我走进了一个饮食店。那时候,很多饭店都叫饮食店,宾馆叫旅社。我看着黑板上的供应内容,买了一碗猪肝面。那是我长到十六岁,长到如今,吃过的最好吃的猪肝面!怎么会那么好吃呢?

15我吃完了走出饮食店,然后又走进饮食店,我问服务员,芜湖还有什么医院?

16服务员问我,戈矶山医院你去过没有?

17是啊,我怎么没有想起戈矶山医院,它就在江边的山上,大轮经过时看得见,外婆说,这是戈矶山医院。

18我又走啊走啊,来到了戈矶山医院。这是一个从山脚往山顶慢慢走上去的医院。

19我竟然在住院部的第一个房间就看见了舅妈。“舅妈!”我惊讶无比地喊。她正闭眼靠在床上,也惊讶无比地睁开眼。

20“你这小孩子怎么会来的?”她大喊。

21我告诉她收到了电报。她说,你舅舅打电报给你们干什么,这么老远的!她是胆囊炎开刀。她说这有什么大事的,过几天拆了线就会去,家里不晓得有多少事等着做!

22我下山去买了苹果和梨子放在她的床头柜上。她没有生过孩子,一个人住在医院,舅舅在乡下劳动,看家。我坐在床边陪她说了话,我拿出妈妈给我的钱,给了她二十元,她和我推来推去简直要打架,我只好朝她一扔就逃走了!

23我听见她在喊,“你这个小孩怎么不听话!”“你回去坐大轮要当心!”

24我回到码头,买到了夜里的船票,不是四等舱,而是五等舱,没有铺位,我就在甲板上坐着。看着远去的戈矶山医院的灯光,我心想,舅妈肯定已经睡了。我也想起她把心放进箩筐,想起舅舅像雨的汗。

25我刚才在病床上看见了舅妈的名字:孙翠英。

26我回去会告诉外婆和妈妈,以后就不会荒唐。

(作者梅子涵,有改动)

【注释】①困难时期:指中国大陆地区从1959年至1961年间发生的全国性粮食短缺和饥荒。

1.第⑩段画线句的的错别字是“      ”应改为“      ”        (2分)

2.第11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        

          。(4分)

3.本文从第⑦段到第26段可分为三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内容:(6分)

(1)                     ;(2)                   ;(3)                         

4.第20段画线句表达了舅妈当时怎样的心情?(4分)

5.以下最能体现“我”性格特点的一项是(    )(4分)

A.“我”独自离家去芜湖是因为好玩、滑稽、荒唐。

B.“我”“一个一个医院”、“一个一个房间”、“一张床、一张床”地找舅妈。

C.“我”觉得芜湖的猪肝面最好吃,并且一直到长大后都这么认为。

D.“我”为舅妈买苹果和梨子,还硬给她留下二十元钱。

6.回到家,该怎样向外婆和妈妈汇报“我”的这次芜湖之行?请以“我”的口吻写一段话,让外婆和妈妈知道她们最想知道的事,80字左右。(8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0分)

“上海发布”一开即红的启示

①2011年11月28日8时40分,“上海发布”在新浪网、腾讯网、东方网、新民网同时上线。“上海发布”作为国上海市政府新闻微博平台,开通以来,广受关注。仅短短十余日,在各个网站上的“粉丝”数量就突破了100万个,实现了一开即红。

②值得人们思考的是,为什么同是政务微博,“上海发布”能一开即红,而其他不少政务微博开通以后,却存在发言甚少更无互动的情况,遭到“形式化”的指责?

③分析个中原因,恐怕还在于一些政务微博开通以后,由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牢,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开通之前    没有明确的打算、     没做充分的准备,只是为赶时髦,    政务微博上线以后,要么只有“一家言”,没有互动,要么脱离民众,搞形式,群众不满意,最终就只有“关门大吉”了。

④而“上海发布”力争将政务微博打造成为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重要平台。为此,“上海发布”以传递权威政务信息为己任,把上海已有政务机构微博整合在一起,并推动更多政务机构加入,正式成为上海市委、市政委密切联系群众的又一新渠道。“上海发布”更以准确、及时提供百姓所需的各类生活资讯为特色,重要板块几乎都被民生话题占据。从路况交通信息到地铁客流情况,各种民生信息可谓包罗万象。尤其在与网民的高度互动方面,“上海发布”已经成为政务微博的表率。比如从应网友要求发布“每周菜价”,到从善如流天天报菜价,再到在“卷心菜”事件中扮演的“与菜有缘”角色,无不赢得百姓称赞。

⑤“上海发布”一开即红启示我们,主要尊重民意,倾听民意,顺应民意,我们就一定可以把要做的事做好。从这个意义上看,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和效仿的范本,

(摘自东方网,有改动)

1.文中“一开即红”的“红”可用“          ”替代,意思不变。(2分)

2.第③段空格处应分别填入的词语是(   )(3分)

A.既也所以

B.因又而且

C.虽又因此

D.也更但是

3.第④段分析了“上海发布”一开即红的三方面原因,分别是:(6分)

(1)                     ;(2)                   ;(3)                         

4.本文的主旨是(    )(3分)

A.批评脱离民众,搞形式化。

B.揭示了“上海发布”一开即红的原因。

C.倡导尊重民意,倾听民意,顺应民意。

D.“上海发布”值得借鉴和效仿。

5.下面是在“上海发布”中搜索到的关“2011年上海义务教育写字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的三条微博,请按要求答题。(6分)

星妈心语:今天毛参加学校写字等级考试。虽说他在幼儿园毕业时已经考出了上海书法协会毛笔字五级了。但是,我怎么也不明白,上学了,轮到正儿八经地写字了,他咋就写不好呢?怎么还要在考试时扣书写分呢?毛最后自己总结了:我发现书法字写得好的同学,钢笔字写不好……歪理!关键是态度不端正!

12月2日16:54 来自 新浪微博

米糯的遐想:移动电视在放上海学生首次参加写字等级考试的新闻,不仅要考硬笔,还要考毛笔,成绩还要计入什么手册,作为什么升学参考,看到这里,车上背书包的一个小男孩儿顿时哭了出来……

12月4日15:55 来自 新浪微博

零度冰吻一叶之恋:我感觉写字等级考试是在回复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没有什么值得惊讶的我举双手赞成,一个堂堂的中华民族把考英语当成一种习惯,这才是我们中国语言的耻辱!

12月4日14:28 来自 新浪微博

(1)“星妈心语”的主要观点是:                                。(2分)

(2)“米糯的遐想”隐含的看法是:                           。(2分)

(2)“零度冰吻一叶之恋”是针对社会上的什么现象有感而发的?(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2分)

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与王隐①曰:“有鸟南方之阜②,三年不翅,不飞不鸣,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长羽翼;不飞不鸣,观民则。来日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子释之,不谷③知之矣。”又半年,乃自听政。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贪臣五,处士④六,而邦大治。

(《韩非子·喻老》,有删改)

【注释】①隐:有所暗指的话,也指谜语。②阜:土山。③不谷:古代王侯自称的谦词。④处士:隐居的贤人。

1.解释上文中划线词。(4分)

(1)止(              )         (2)举(              )

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三年翅膀没有生长,不会飞也不会叫,这只鸟叫什么?

B.三年不长翅膀,不愿意飞也不愿意叫,这是什么鸟呢?

C.三年不挥翅膀,不学飞也不叫,这只鸟为什么出名呢?

D.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这只鸟叫什么名字呢?

3.后人由楚庄王的这段故事,提炼出的一个成语是                 。(2分)

4.楚庄王是否理解了右司马的用意?请简述理由。(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8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本文作者是清代文学家       ,著有短篇文言小说集《         。(2分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划线字的含义。(3分)

屠大窘,恐前后受敌。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两狼之并驱如故”生动地刻画了狼的贪婪本质。

B.“目似瞑,意暇甚”通过动作描写揭示狼的狡诈。

C.“暴起”、“断其股”生动地刻画了屠户的机智勇敢。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间接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