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2分) 刘南垣开喻门生 国朝①尚书刘南垣公,请老②家居.有...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2分)

刘南垣开喻门生

国朝尚书刘南垣公,请老家居.有直指使者,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患之.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俟其来,款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家常便饭能对食乎。”直指以师命,不敢辞。自朝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比食至,唯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少顷,佳肴美酝,罗列盈前,不能下箸。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见饮馔原无精粗,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直指喻其训,后不敢以盘餐责人。

【注释】①国朝:指明朝。②老:告老。③直指使者:官名,亦称直指。④治具:下厨房,烧饭。⑤脱粟饭:即糙米饭。⑥饮馔:指酒肴。⑦盘飧:盘中之食物,亦称盘餐;在此引申为饮食。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1)食至(       )                   (2)罗列前(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文中的加点字的含义(3分)

(1)直指以师命,不敢辞

3..直指面对“佳肴美酝”“不能下箸”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4..从本文中你得到的启示是                                  。(3分)

 

1.(1)等到(2分)(2)满(2分) 2.直指因为是老师说的话,不敢推辞。(3分) 3.直指已经用三碗糙米饭填饱了肚子,即使再美味的食物也吃不下了。(2分)。 4.给别人提意见,要讲究方法,使他人心服口服。或者:待人要宽厚,不要在小事上苛责于人。(3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8分)

醉翁亭记(节选)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1..引文作者是北宋文学家       ,初中阶段我们还学习过他的另一篇作品《         》。(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3..引文写了滁人游山之乐和         ,表现在                  。(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小题(4分)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诗中“驱将”的意思是                    (2分)

2..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写出了卖炭翁劳动的艰辛。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出了卖炭翁矛盾的心理,表现了他处境的悲惨。

C.“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刻画了宫使强取豪夺、压榨百姓的形象。

D.本事揭示了封建社会“宫市”制度的罪恶,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查看答案

默写(18分)

1..试问卷帘人,                      。(《如梦令》)

2..闲云潭影日悠悠,                       。(《滕王阁》)

3..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

5..政通人和,                       。(《岳阳楼记》)

6..                       ,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查看答案

写 作(60分)

有时感动于心的,是无声之言;有时充满力量的,是无声之举;有时难以忘却的,是无声之痛;有时余音袅袅的,是无言之歌……面对生活的喧嚣,你是否感受到无声胜有声的魅力?

请以“有时无声胜有声”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2)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8分)

看望

①十六岁夏天,家里收到一份电报,我接过一看,是乡下来的。电报上说,舅妈病重,住在芜湖医院。

我告诉了外婆,外婆说,这怎么办?我说,我去芜湖看她吧!

②我十三岁时已经独自去过很远的老家,所以妈妈和外婆都不担心我。

③那时的船票是要提前买的,我没有船票,可是我不想等到明天后天再去,就带了两件衣服和妈妈给我的钱,直接乘车去十六铺码头。我竟然很顺利地就买到了当天晚上的四等舱船票,上了船。

④我如果告诉你,电报上根本没有说舅妈住在芜湖的哪个医院,你也许会觉得有点好玩。

⑤如果我接着告诉你,我问外婆和妈妈,舅妈叫什么名字,她们竟然互相问,咦,她叫什么名字?她们都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她们都只是叫她大嫂,那么你是不是觉得有点滑稽,而且有点荒唐。

⑥可是事情的确就是这样好玩,滑稽,荒唐。

⑦我第二天夜里到芜湖。我熟悉芜湖的中山码头。外婆带我和妹妹乘过很多次船,外婆称作大轮,从上海十六铺码头到芜湖中山码头。我没有住旅馆,在码头上逛来逛去,也到侯船室坐坐,等到天亮。

⑧我不知道芜湖有多少个医院。也不知道从这个医院到那个医院可以坐几路公共汽车。我在盛夏蒙蒙亮的芜湖清晨开始寻找和探望了。

⑨我问路上的人,芜湖有几个医院?路上的人说,那多了!

⑩我去的第一个医院是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个医院是第二人民医院。第三个是什么医院我忘记了,好像不是第三人民医院。我一个一个医院地找,没有坐车。我在住院部一个一个房间的门口张望。一张床,一张床。可是没有那张永远忙碌幸劳的脸。

11我们每次到乡下玩都是住在舅舅家。每次回上海,她都应有尽有地把家里的土产塞进箩筐,她好像是把心掏出来往里放,让舅舅挑着走二十多里送到码头。没有人称过这满满的箩筐和心。我每次看着都不能理解,舅舅这么能把这满满的两大筐挑到码头,夏天的时候,舅舅满身的大汗淌得像下雨!困难时期,舅妈也继续把心放进箩筐,舅舅的汗继续淌得像雨,让我们在上海吃得饱一点。舅舅不是外婆的儿子,外婆没有儿子,舅舅是她的外甥,舅妈是表的。

12我找不到舅妈。

13我走在路上。盛夏这么热。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我非常饿!

14我走进了一个饮食店。那时候,很多饭店都叫饮食店,宾馆叫旅社。我看着黑板上的供应内容,买了一碗猪肝面。那是我长到十六岁,长到如今,吃过的最好吃的猪肝面!怎么会那么好吃呢?

15我吃完了走出饮食店,然后又走进饮食店,我问服务员,芜湖还有什么医院?

16服务员问我,戈矶山医院你去过没有?

17是啊,我怎么没有想起戈矶山医院,它就在江边的山上,大轮经过时看得见,外婆说,这是戈矶山医院。

18我又走啊走啊,来到了戈矶山医院。这是一个从山脚往山顶慢慢走上去的医院。

19我竟然在住院部的第一个房间就看见了舅妈。“舅妈!”我惊讶无比地喊。她正闭眼靠在床上,也惊讶无比地睁开眼。

20“你这小孩子怎么会来的?”她大喊。

21我告诉她收到了电报。她说,你舅舅打电报给你们干什么,这么老远的!她是胆囊炎开刀。她说这有什么大事的,过几天拆了线就会去,家里不晓得有多少事等着做!

22我下山去买了苹果和梨子放在她的床头柜上。她没有生过孩子,一个人住在医院,舅舅在乡下劳动,看家。我坐在床边陪她说了话,我拿出妈妈给我的钱,给了她二十元,她和我推来推去简直要打架,我只好朝她一扔就逃走了!

23我听见她在喊,“你这个小孩怎么不听话!”“你回去坐大轮要当心!”

24我回到码头,买到了夜里的船票,不是四等舱,而是五等舱,没有铺位,我就在甲板上坐着。看着远去的戈矶山医院的灯光,我心想,舅妈肯定已经睡了。我也想起她把心放进箩筐,想起舅舅像雨的汗。

25我刚才在病床上看见了舅妈的名字:孙翠英。

26我回去会告诉外婆和妈妈,以后就不会荒唐。

(作者梅子涵,有改动)

【注释】①困难时期:指中国大陆地区从1959年至1961年间发生的全国性粮食短缺和饥荒。

1.第⑩段画线句的的错别字是“      ”应改为“      ”        (2分)

2.第11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        

          。(4分)

3.本文从第⑦段到第26段可分为三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内容:(6分)

(1)                     ;(2)                   ;(3)                         

4.第20段画线句表达了舅妈当时怎样的心情?(4分)

5.以下最能体现“我”性格特点的一项是(    )(4分)

A.“我”独自离家去芜湖是因为好玩、滑稽、荒唐。

B.“我”“一个一个医院”、“一个一个房间”、“一张床、一张床”地找舅妈。

C.“我”觉得芜湖的猪肝面最好吃,并且一直到长大后都这么认为。

D.“我”为舅妈买苹果和梨子,还硬给她留下二十元钱。

6.回到家,该怎样向外婆和妈妈汇报“我”的这次芜湖之行?请以“我”的口吻写一段话,让外婆和妈妈知道她们最想知道的事,80字左右。(8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