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0分) 中国古代的书籍 ①当你手捧装帧精美的现代图书时,你...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0分)

中国古代的书籍

①当你手捧装帧精美的现代图书时,你是否知道它们是如何从古代的书籍一步步演化而来的?

  ②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后期,就出现了有关占卜吉凶的书。当时纸尚未发明,人们就地取材,以龟甲和兽骨为记录材料,把占卜的内容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这就是最早的图书——甲骨书。

  ③在古代,石头也用来作书写材料,人们将整篇作品甚至整部著作刻于石上。由于刻石的兴起,后代出现了拓(音tà)印技术。千余年来它一直是一种文献复制技术,拓本成为一种图书类型。后期的主要作用已不再是传播知识,而是书法艺术借以流传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图书。

  ④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我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日,有关图书的名词术语、书写格式及写作方法,依然承袭了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

⑤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用竹片写的书称“简策”,用木版(也作“板”)写的叫“版牍”。超过100字的长文,就写在简策上,不到100字的短文,便写在木版上。写在木版上的文字大多数是官方文书、户籍、告示、信札、遣册及图画。由于文字内容有异,其称谓亦有别,如军事的文书叫“檄”,用于告示者称之“榜”,将信写于木版,然后再加一版叫“检”。由于写信的木版,通常只有一尺长,故信函又叫“尺牍”。

⑥简牍虽然廉价、制作方便,但笨重不便携带,而且每简容字有限,编简成册的长篇著作一旦散乱,则发生“错简”,再说编连简牍所用的丝带、麻绳、皮带易被磨断,给阅读带来困难,缣帛就应运而生了。缣(jiān 细绢)帛(bó 丝织品的总称)是丝织物,轻软平滑,面幅宽阔,易于着墨,幅的长短宽窄可以根据文字的多寡来剪裁,而且可随意折叠或卷起,容易收藏,方便携带,可以弥补简牍的不足。因此,帛书与简书并存,共同构成我国古代独具特色的简帛文化。

  ⑦在纸发明初期,纸书并未完全取代简牍与缣帛图书,而是三者并用,究其原因,或是产量不够,或是人们思想观念尚未转变。《北堂书钞》记载了东汉人崔瑗用不起缣帛,以纸抄书送给朋友,特附言致歉:“今送《许子》十卷,贫不及素,但以纸耳。”这一段话反映了当时人们轻纸重帛的观念。

  ⑧随着造纸术的不断改进与提高,造纸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纸书的数量与纸张的优越性被人们充分认识。到两晋南北朝时,纸张已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写本书取代了帛书。古代写本书用纸,多经过了染色处理,这主要是为防止虫蛀和腐朽。敦煌石窟的唐代经卷,保存1000多年以后,尽管有破损,但纸张完好,无虫蛀现象。

  ⑨我国古代的图书,从简策、卷轴到册页制度形成了固定的版式,它起源于雕版印刷术,活字印本书与写本书,也大多与此相同。

⑩刻书用的木板,一般宽约一尺半,高约7至8寸,上边的空白叫天头,下边的空白叫地脚,一块版所占的面积叫“版面”,版面四周的黑线叫“版框”,也叫“边栏”或“栏线”,简称“线”。版上的字,是经人手写而后摹刻的,所以各具风格。宋时刻书的字体,早年多仿欧阳询体,后逐渐流行颜真卿体和柳公权体。元代赵孟頫书法盛行,刻书又多仿赵体,这些多属于楷书范围。在宋版书中有一种整齐方正的字形,可能是出自当时书工之手,后人称之为宋匠体”到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横轻竖重的字体,称为“宋体”,实际是仿宋体的变形。(根据《解放日报》相关资料编写)

1..下列成语,与书籍无关的一项是(    ):(3分)

A.才高八斗

B.汗牛充栋

C.连篇累牍

D.罄竹难书

2..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依次向读者介绍了中国古代的书籍,它们是:甲骨书、                                     。(5分)

3..第⑦段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4分)

4..第⑩段划线句“在宋版书中有一种整齐方正的字形,可能是出自当时书工之手,后人称之为‘宋匠体’”,句中“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4分)

A.拓本的作用不是传播知识,而是书法艺术借以流传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图书。

B.汉字中的“檄”、“榜”、“检”等都与“简策”有关。

C.古代写本书用纸多经过染色处理,是为了美观和防止虫蛀、腐朽。

D.我国古代图书从简策、卷轴到册页制度形成了固定的版式,是起源于雕版印刷术。

 

1.A 2.时间顺序 石头书(拓本书、拓本)、简牍书、缣帛书(帛书)、写本书(活字印刷术、纸书) (光写“时间”不写“顺序”,扣一分,顺序不对总共扣一分。简牍书写简牍也对,其他没有“书”,均扣一分) 3.举例子 具体说明了在纸发明初期,纸书并未完全取代简牍与缣帛的原因(或:具体说明了在纸发明初期,人们轻纸重帛的观念) (“具体说明”一分,时间一分,内容一分) 4.不能,因为不能确认宋版书的字体是否出自当时书工之手,只是推测,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不能一分,词义一分,句义一分,准确性一分。) 5.D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2分)

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出自景帝生长沙定王发……,光武年九岁而孤,养于叔父良。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准。性勤于稼穑,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王莽天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节选《后汉书·光武帝纪》)

【注释】①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即东汉开国皇帝刘秀 ②高祖:即西汉开国皇帝刘邦③隆准:高鼻梁④稼穑(sè):泛指农业生产⑤天凤:王莽“新”朝年号(公元14—19年)

1..解释划线的词语(4分):

(1)而兄伯升侠养士 (    )  (2)乃长安  (     )

2..翻译句子,注意划线的字(3分):

光武年九岁孤,养叔父良。           

3..刘秀的哥哥“非笑(非议嘲笑)”刘秀的根本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4..上文从            等方面介绍了刘秀,让读者了解到他的皇族血统、不幸童年、性格爱好和学习成长经历。(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8分)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上面两段文字选自《       》,作者是北宋文学家        。(2分)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选文第①段在总写滁州山景之后,由远及近依次写了“西南诸峰”、“      ”、“       ”、“醉翁亭”等景物。(2分)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②段的内容。(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8分)

黄生借书说(节选)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1.《黄生借书说》的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故有所览辄省记。                                               

3.上文第?段作者以自己读书的亲身经历有力地论证了        的观点。(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小题(4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由本诗衍化出的成语有                             

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唐代诗人常见游历破山寺所写的一首题壁诗。

B.全诗描写了古寺凄清、寂寥、荒凉的环境特点。

C.全诗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追求。

D.尾联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来映衬山寺宁静的气氛。

 

查看答案

默写(18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3.知否,知否?                   。(《如梦令》)

4.满面尘灰烟火色,               。(《卖炭翁》)

5.虎见之,                 ,以为神。(《黔之驴》)

6.                    ,皆出酒食。(《桃花源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