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是( )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①研究学术不可缺少,②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③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④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A①因为 ②所以 ③但是 ④就 B①由于 ②因此 ③虽然 ④却
C①不但 ②而且 ③不论 ④都 D①不仅 ②并且 ③然而 ④却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根深缔固一帆风顺模式地大物博 |
B.阴侮潮湿相题并论创意怀古伤今 |
C.呕心沥血不言而喻推敲自欺欺人 |
D.不知所措孜孜不倦灵感前扑后继 |
下列划线字注音没有误的一项是( )
A.惘然(wǎng)嗤笑(chī)诘难(nán)根深蒂固(dì) |
B.恣睢(zì shuī)胆怯(qiè)给予(jǐ)吹毛求疵(cī) |
C.狗吠(fèi)戳穿(cuō)妒忌(dù jì)锲而不舍(qiè) |
D.诧异(chà)诓骗(kuāng)拮据(jié) 味同嚼蜡(jiá0) |
作文
作文一: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云“知行合一”、“知易行难”,“知者”可贵,“行者”更可贵。“行者”,用行动诠释生活的意义,用行动抒写生命的美丽。鲁迅以直面人生的呐喊唤起民众的觉醒,“我”以满腔的热情帮助迪龙实现生命的蜕变,而面临危机的美丽汉语需要我们用行动去拯救。
当我们抱怨环境脏乱时,我们为什么不俯下身去?当我们接受善意的微笑时,为什么不报以同样的微笑?当我们自怨自艾时,为什么不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行动,就在举手之间。
做一个“行者”,行动着,感悟着,收获着……
请以《做一个“行者”》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二:阅读下面的材料,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初三时,第一天上生理卫生课,老师就在教室后面的墙上挂了一幅人体解剖图,图上标明了重要的骨骼、肌肉的名称和部位。整整一个学期,那幅图都挂在那里。
临近期末的一次考试,我们一走进教室,那幅解剖图便被老师收起来了,而整张试卷也只有一道试题:列举人体主要骨骼的名称和部位。
我们几乎异口同声地提出抗议:“老师没有讲过,我们也从来没有学过。”
“这不是理由。”老师微笑着说,“那些知识已经挂在墙上好几个月了。”我们勉强答了一会,便草草交了卷。
“请同学们永远记住,”老师忠告我们,“学习不仅仅是学别人告诉你的东西。”
作文要求:
(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表现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4)不少于600字。
综合实践(10分)
胡锦涛同志在2006年3月4日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要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它的具体内容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如果学校为此组织一个上街宣传活动,请你在黑体字表达的内容中选择中一个方面,作为你宣传的主题,写出100字左右的宣传用语,语言力求简洁生动。
名著阅读(5分)
忽探子来报:“华雄引铁骑下关,用长竿挑着孙太守赤帻,来寨前大骂搦战。”绍曰:“谁敢去战?”袁术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曰:“小将愿往。”绍喜,便着俞涉出马。即时报来:“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众大惊。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绍急令出战。潘凤手提大斧上马。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众皆失色。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宏钟,立于帐前。绍问何人。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绍问现居何职。瓒曰:“ 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 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后人有诗赞之曰:
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咚咚。
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1..选文出自古典名著《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 。(1分)
2..请用精炼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3..从这段选文中你能看出关羽具备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的?(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