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4分)
“在这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混含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街上仿佛已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他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极慢地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粘汗,发着馊臭的味儿。走了会儿,脚心和鞋袜粘在一块,好像踩着块湿泥,非常地难过。本来不想再喝水,可是见了井不由地又过去灌了一气,不为解渴,似乎专为享受井水那点凉气,由口腔到胃中,忽然凉了一下,身上的毛孔猛地一收缩,打个冷战,非常舒服。喝完,他连连地打嗝,水要往上漾!”
1.以上文段节选自名著《 _______ 》,作者是 _______ 。(2分)
2.下面文字介绍的是该部名著中的另一个人物,请你写出“她”的名字。(2分)
她曾被一个军官抛弃过。后来她与他(即上面文段中的“他”)同住在一个四合院里,两人渐渐产生了感情。最后,她因难以忍受苦难生活给她造成的屈辱而自杀了。
“她”的名字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说虎
虎之力,于人不啻(chì只)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①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②,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注释:①又倍其力:它的力量又加倍了。②力之用一:力量的功用只有一点。
1.对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故人之为虎食者故:所以 |
B.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寝:坐卧 |
C.何足怪哉足:足够 |
D.然虎之食人不恒见恒:常常 |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
(2)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3.作者在本文中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结合生活实际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清江引·秋怀》[双调]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
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
人醉黄花地,
芭蕉雨声秋梦里。
1.曲中写了哪些秋天的景物?(2分)
2.描写这些秋景的作用是什么?(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 |
B.我们看赵本山的小品,便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 |
C.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
D.每天夜晚,她都来到林中草地,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的赏月。 |
下面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当它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 |
B.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及,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
C.理想使不幸者决处逢生。 |
D.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炫。 |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一天,树下拾得一只病蝉,透明的翅收敛(liǎn)了。 |
B.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yùn niàng)。 |
C.溪水因枯涸(hé)见石而清洌(liè)了。 |
D.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tiāo)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bìng)发出旺盛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