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三)阅读下文,完成文后15-18题 饮食不宜过烫 口腔食道都怕烫,热饮热食有损...

(三)阅读下文,完成文后15-18题

饮食不宜过烫

口腔食道都怕烫,热饮热食有损伤。上皮增生会恶变,吃饭喝汤不要忙。

温度对人具有诸多微妙作用。生命在进化中都有自身最适合的温度,进化程度越高,要求最佳适宜温度越严格。人体体温在37。C左右时,代谢活动处于最佳状态,人体细胞对高温的耐受性比低温差。热对肿瘤细胞也产生微妙的生物学作用,许多试验证明,肿瘤细胞的致死温度临界点为42.5。C~43。C,在此温度范围内,延长加温时间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由此产生了温热疗法治疗肿瘤。

但是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一些地区的食管癌、贲门癌、口腔癌又可能与热饮热食有关,就是说有可能某些黏膜上皮的肿瘤是“烫”出来的。我国新疆哈萨克族居住的地区喜欢饮用热奶茶,一日数遍;东南沿海潮汕地区的居民喜喝“功夫茶”,且要趁热饮用;太行山区的人们习惯于趁热喝大碗粥。这些地区都是我国食管癌的高发区。当然,肿瘤的发生原因复杂,并非单一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太行山区成为食管癌高发区除热食外,还与饮食特点如粗、快、硬等有关。

研究发现,人体在37。C左右的情况下,口腔和食管的温度多在36.5。C~37.2。C,最适宜的进食温度在10。C~40。C左右,一般耐受的温度最高为50。C~60。C。当感到很热时,温度多在70。C左右。经常热食的人,在温度很高的情况下也不觉得烫,但是在接触75。C左右的热食、热饮时,娇嫩的口腔、食管黏膜会有轻度灼伤,灼伤的黏膜表层会及时脱落、更新,基底的细胞会迅速增生、更新、补充、,久而久之,增生的细胞速度如异常加快或在不良刺激下发生变异,最终产生不良后果。另外,由于黏膜在热刺激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会增厚,增厚的黏膜受热刺激反应会越来越不敏感,加之食管黏膜的神经反射本来就很迟纯,这样会越来越不怕热,越不怕热会越敢吃烫的东西,而吃得越烫,口腔黏膜会越增厚。如此恶性循环,人会不由自主地接受越来越严重的灼伤刺激。这种刺激带来的损伤还有可能引起久治不愈的食管炎,这种食管炎有时伴有间变细胞,有人提示这有可能是癌前病变之一。研究人员发现,食管癌往往合并有食管炎,食管炎往往比食管癌早10年。

热饮热食不但与肿瘤的发生有关,而且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也不利。食物太烫,在口腔存在时间偏短,刺激唾液分泌减少,以及唾液与食物混合过程不充分,这不利于饮食的消化吸收。另外,温热刺激能掩盖味觉的充分体验,往往难以细细品味各种食物的美味。

饮食过烫,不论从防癌或一般饮食卫生角度看,都属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应努力纠正,尤其是那些有食管贲门癌家族史的人,更应早日改弦易辙。

清淡温凉吃美味,食不过烫保平安。

1.、文章用四句诗开头,有什么作用?(2分)

2.、细读全文,说一说“热饮热食”对人体有哪些危害?这些结论是通过什么途径得出的?(5分)

3.、划线处各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任选一处说明它的作用。(4分)

4.、文章句子“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一些地区食管癌,贲门癌、口腔癌又可能与热饮热食”中“可能”能不能删去?为什么?(2分)

 

1.(2分,意近即可酌情给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概括了热饮热食的危害,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2.(5分):危害有:容易发生癌变(1分);不利于饮食的消化吸收(1分);难以细品食物的美味(1分)。 途径(2分):调查发现、病理研究 3.(第一问2分):①举例子、②列数字 (第二问2分。选项不给分,但不写选项扣0.5分)答案略 4.(3分):不能删去(1分)。因为“可能”一词说明癌症除了与热饮热食有关外,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果去掉“可能”就排除了其他因素,与原文不符(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二)阅读《桃花源记》中的文段,完成11-14题。(10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逐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2分)

A.屋舍俨然

B.仿佛若有光:

C.便还家: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根据文中画曲线的句子,“皆叹惋”的原因是(  )(2分)

A.为渔人费了这么多的周折才找到自己而叹惋。

B.为自己信在这里消息闭塞,竟不知道外界有这么大的变化而叹惋

C.为外界社会的动乱、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

D.没有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都已经是晋朝了。

3.、翻译句子: (4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4.、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的理想境界?联系作者的生平简要分析。(2分)

 

查看答案

(一)诗歌阅读(4分)

                       黄鹤楼

                      [唐]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1..这首诗的前四句中,“黄鹤”三见,“空”字重出,是否有重复之嫌?为什么?(2分)

2..五、六两句写登楼所见的实景,请用自己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2分)

 

查看答案

请你作为“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组长,要带领全组同学进行这次活动,你计划怎样完成这个任务?请你写出你们小组的主要活动过程,并自拟一个新颖,恰当的主题(4分)

主题:                                            

活动过程:①                                                 

                                         

                                          

 

查看答案

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2分)

本报西昌10月1日电(记者赵永新)10月1日18时59分57秒,长征三号丙火箭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把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探月工程二期任务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嫦娥二号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是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与嫦娥一号卫星相比,二号卫星进行了多项技术改进,将验证直接地月转移发射、近月100公里制动、环月轨道机动与定轨、X频段测控、高精度对月成像等多项关键技术,为实现成功落月积累经验。

发射约25分钟后,星箭分离,卫星顺利进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这是我国首次运用火箭发射技术将卫星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这一技术的突破,为嫦娥二号铺就了一条“快速路”,奔月时间由嫦娥一号的12天减为5天。

标题:

 

 

 

 

 

 

 

 

 

 

 

 

 

 

 

 

 

 

 

 

 

 

 

 

 

 

 

 

 

 

 

 

查看答案

作家作品及古诗文填空(6分)

(1)“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3分)

这段话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它出自___   ___________(书名),作者是       (国籍)的                   (作者),文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

(2)少壮不努力,                。《长歌行》(1分)

(3)树树皆秋色,                 。《野望》(1分)

(4)迷津欲有问,                   。《早寒江上有怀》(1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