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文中孔子教给我们,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语句是                       。(填原文)。

2.解释划线的词语。

①人不知而不(    )   ②学而不思则(    )

③知松柏之后(    )   ④死而后,不亦远乎(    )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指出文中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含义: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含义: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它是什么意思?请结合你的学习、生活经历,加上你的切身体验和独特感受来谈一谈你的认识?(2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分) 2.① 生气  ② 迷惑 ③ 凋谢   ④ 停止 (共4分) 3.①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2分)   ②自己所讨厌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2分) 4.①  说  通 悦    含义:愉快、高兴 ②    知  通 智  含义: 聪明    5.答:看见贤人就要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2分)言之成理即可(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初一、二班的教室门前被邻班同学倒了一堆垃圾,于是同学们纷纷对此发表看法。

同学甲气愤的说:                          

同学乙按捺不住报复的情绪说:                          

如果你是初一、二班的班干部,你劝导同学说: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请写出你所读过的一部文学名著的名称和作者,如“《繁星·春水》冰心”。

 

查看答案

默写填空。

1.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 兄女曰:“                    ”(《咏雪》)

2.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观沧海》)                              

3.几处早莺争暖树,                        。  (《 钱塘湖春行》)

4.                ,听取蛙声一片。   (《西江月》)

5.“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春》)                        

6.《次北固山下》的颈联                                       

7.《天净沙 秋思》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仿照例句,续写一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组排比句。

嫩绿的芽儿对青年说:“发展你自己”;淡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查看答案

选出作家作品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朱自清—现代作家—《济南的冬天》 

B.白居易—唐代诗人—《钱塘湖春行》

C.流沙河—现代诗人—《理想》       

D.沈复—清代文学家—《童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