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4分)
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群众物质生活极大改善,①但也出现了“重经济、弱文化”,人文精神的塑造力度不够。②当前,人们普遍往往崇尚科技的力量,重视经济发展,这是正确的选择。但是,文化建设的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信仰苍白、文化迷失、道德失范、心灵空虚等亚文化现象。
其实,经济的发展在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发达的资讯也让人们看到了不少社会的弊端。此时,一部分人会抱怨,甚至对我们发展的信念、目标产生疑惑,而看不到这些弊端其实是改革不够彻底的结果。③这种心态反映到文化上,就可能造就人们的迷茫。同时,④文化领域出现了娱乐至上的一种倾向,“80后”、“90后”的年轻人,受到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经典教育不够,也急需“补课”。
1.第①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
2.第②处词语赘余,应删去 。
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
给划线的字注音,依据拼音填写汉字。(4分)
黝黑 文绉绉______ 冥思xiá( )想 翻来f ù( )去
默写。(10分)
1.《与朱元思书》中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凝炼地表现出富春江水疾速奔腾之势。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中,哲理性地揭示了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向前发展的诗句是 , 。
3.《水调歌头》中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美好祝愿的句是 , 。
4.小明给远方的朋友写信,引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他与朋友间心心相印,仿佛近在咫尺的感情。
5. ,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附加题(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4题(10分)
马价十倍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卖骏马者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1.、解释加线词语在句子的意思。(2分)
(1)愿子还视之 愿:_____ (2)去而顾之 去:______
2.、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臣请献一朝之贾。
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用:“/”断句。(2分)
臣有骏马欲买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
4.、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哪些启示?(3分)
以下二题,任先一题作文。
(1)、把“我记忆深处的________”,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
(2)、美丽,是一抹炫目的色彩;美丽,是一道绮丽的风景;美丽,是一生不懈的追求。有人重视外表的美丽,有人歌颂心灵的美丽,有人却总是在忽视美丽……你认为什么是美丽?你追求什么样的美丽?你有过遭遇美丽的经历吗?
试以“美丽”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除诗歌、戏剧外自选,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试卷中的阅读材料。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题目。(11分)
书中自有黄金屋
①“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生命飞翔的羽翼。读书使人睿智,读书可以怡情,读书可以享受和丰富人类文化的成果。因此,我们应该广泛深入、持之以恒地读书。
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本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读书是为了更好地获取更多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帮助自己创造,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战国时期,苏秦去秦国以“连横”进行游说,多次给秦惠王上书也未被采纳。回到家中,父母妻嫂都不理睬他,于是他找来许多与治国相关的书籍发奋研读,终于以“合纵”之策而身佩六国相印。21世纪教育网
③“活到老学到老”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不断提高,与他始终如一的学习态度是密不可分的,这种学习态度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庄子说:“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人活得再长也总有死去的一天,但是知识的海洋却永不停歇的奔流着。坚持学习让人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但若不能不断补充知识和积累知识,便会被时代的步伐所抛弃。著名作家歌德认为:谁落后于时代,必将承受那个时代所有的痛苦。在21世纪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里,若不能不断供给自己新的知识,将会被时代所淘汰。
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读书最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一本好书能使一个人思维缜密,见解精辟,道德高尚,从而塑造自己的性格。那些内容粗糙的“劣制品”完全可以省略不读。在这一方面,伟大的导师恩格斯就是一个典范。恩格斯虽然只上过中学,但是他发奋研读许多有价值的好书,因此十九岁就会用十二种语言说话和写文章。在参加工作后依然多年如一日地勤奋学习更多的知识,终于成为一个知识广博的人,在后来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准确传播科学,研究共产主义理论中作出了很大贡献。21世纪教育网
⑤“学而不思则罔。”在读书的过程中,要给思考留下余地。你在求知时,学进来的东西,如果没有同你原有的知识碰头,就只能摆在那里,不发生“化学作用”,无法变成你自己的养料。人的胃能够处理各种食物,自动地把它们划分为营养和废料,再根据人体的需要,分别输送给不同的器官。读书者需要动脑思考,吸收书本上的知识,为增长学问所用,这也和胃功能的原理是一样的。读书而能消化,书本知识就能与原有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产生化学变化,然后把需要补进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学问,把不需要的东西排除掉,当做垃圾处理。
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可见,读书能开发人类的智慧,增长知识和才干。我们只有博览群书,融会贯通,才能与时俱进。(选自星育网,有删改。)21世纪教育网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阐述中心论点的?(4分)
2.文章第③自然段中画线的部分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2分)
3.联系上下文,解释第⑤自然段中加点的词“消化”的含义。(2分)
4.学习中,你也一定有过“学而不思则罔”的体验,请联系自己的读书实践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