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8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曹刿(3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2分)
①又何间焉 ②牺牲玉帛
2.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你认为“公”回答“何以战”的三个理由中哪一个最重要?为什么?(3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选出下列划线字用法相同的一项:(1分)
A.困于心苛政猛于虎也 |
B.苦其心志帝感其诚 |
C.出则无敌国外患者肉食者谋之 |
D.舜发于畎亩之中何陋之有 |
2.选出下列划线词词义相同的一项:(2分)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上使外将兵 |
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在乎山水之间也 |
C.人恒过,然后能改还过岳殿东 |
D.征于色,发于声野芳发而幽香 |
3.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第一、二段主要论证了古往今来受大任、成大业的人都是在困境中造就的观点。 |
B.本文第三段从人应有“生于忧患”的心态角度,对上述观点进一步加以阐发。 |
C.本文第四段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不可沉迷于安逸享乐。 |
D.从全文看,主要是从“生于忧患”的角度来论证的。 |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日光下澈[注],俟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注]澈,又作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1.解释下面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以其境过清 (2)乃记之而去 (3)窥谷忘反
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3.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
4.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荀巨伯探病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1.、解释文中加点词(3分) ⑴值: ⑵既: ⑶全:
2.、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友 人 有 疾 不 忍 委 之 宁 以 我 身 代 友 人 命。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败义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
4.、用简明的语言评价荀巨伯的行为(3分)
请以“难忘的决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名、人名。
你在作文中出现过类似的病句吗?请改正。(在原句上改)(4分)
1.经过大家热心帮助,使她终于摆脱了困境。
2.老师绘声绘色地经常给我们讲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