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12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舜发于...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12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益其所不能。

③人过,然后能改;困于心,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1)曾:      (2)恒:         (3)衡:        (4)喻: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3..文中第①段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事迹,其共同点是(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2分)

4..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2分)

5..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警示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名言能引起你什么样的共鸣?(3分“)

 

1.(2分)(1)曾:现在写作“增”,增加。 (2)恒:常常。 (3)衡:阻塞,不顺畅。(4)喻:明白,知道。 2.(3分)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 3.(2分)经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4.(2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3分)如“磨难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要有忧患意识,不要贪图安乐”等。(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填空(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

(1)待到重阳日,              。 (孟浩然《过故人庄》)

(2)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4)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范仲淹《渔家傲》)

(5)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6)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7)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8)兴,百姓苦;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9)何夜无月?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0)青树翠蔓,                                  。(柳宗元《小石潭记》)

(11)留得青山在,            。(课外积累)

 

查看答案

阅读《绿色建筑》,完成小题。(共8分)  

绿色建筑

    ①201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两会”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投入,积极推进新建建筑节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该报告让我们看到了绿色建筑在未来5年发展的广阔前景和商机。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   

②绿色建筑首先要求采用节能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绿色建筑还要求节约资源。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节约水资源,包括绿化的节约用水。回归自然也是绿色建筑的基本要求。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③目前各具特色的绿色住宅产品已经进入市场,使得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一般说来,人们对于绿色建筑的需求与所在城市的发达程度成正比。但调查发现,生活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消费者,在绿色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需求。南方地区,气候炎热潮湿,西晒问题明显,而且阴霾天的比重逐年加大。这些地域性的因素也使得地处南方的人们对于绿色居住的需求更加迫切。

④绿色建筑是一个广泛的概念,绿色并不意味着高成本。比如,一家公司援助的一项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政府给每户出3000元钱,住户自己出2000元钱,公司援助2000元,总共一户投资7000元钱,对建筑进行了从外保温到供热、智能、玻璃、门、天花板和水循环系统的全面改造。改造后,住户一年所减少的开支就达到3000元以上。即使7000元完全由住户自己投入,3年内就可以收回成本。可见,广大居民的投资回报率是很高的。

    (据有关资料整理)

1.结合第⑨段划线句子的内容,说出“生活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消费者”这些字不能删去的两条理由。(2分)

2. 阅读第④段,这一段所举的例子说明了什么?(2分)

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文章相关内容,判断材料中所说的小区是否为绿色建筑,并说明理由。(4分)   

    住在某小区的A女士:“这个小区可不错,背靠青山,小河环绕,鲜花绿草,喷泉水池,自然美观,环境宜人。另外,我们的生活没有污染,电磁炉、空调、热水器等电器齐全,方便干净。更主要的是,我们的生活用水好,是就地取材的地下水,没有水碱,跟矿泉水一样,可以随便用。我们这儿可真是绿色小区!”

    同住这个小区里的一位老人闲聊时说:“这里有山有水,有花有草,空气新鲜,在这里住着,还真是挺好。可是也有点遗憾,这小区建好了以后,附近的河水不如以前干净了,有些小鱼我再也钓不着了。”

 

查看答案

阅读说明文选段,完成小题。(共3分)

    大气灰霾现象可以控制,而且可以预防。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节能减排:推广节能技术,采取措施提高水力、风力、太阳能及核能的利用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逐步减少矿物燃料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加强全民的环保意识,倡导节约能源的生产生活方式等等。国家还大力倡导植树造林,制定了还林还草的政策。大量事实证明,城市绿化除了可以减弱噪音、美化环境,还可以调节城市气候、减少城市灰霾现象,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空气环境和居住场所。此外,当气象部门制作和发布灰霾天气预报和警报之后,有关方面据此充分利用大气的自净功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控污染物的排放,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灰霾现象。

1.请依次填写出我国控制与预防灰霾天气的具体措施。(3分)

6ec8aac122bd4f6e

6ec8aac122bd4f6e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共23分)

阅读《寒冷的味道》,完成小题。寒冷的味道

黄明山

    ①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②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热了。还有人说,这是厄尔尼诺现象。对此,我说不出个子

丑寅卯来。我只感觉到,曾经是多么可怕的寒冷,现在似乎变得可爱了起来,就像一个被误

会了的擦肩而过的老朋友。

    ③也许我对寒冷还只是一知半解。是的,我仅仅接触过南方的寒冷。说得具体一点,是

在过去,是在江汉平原。

    ④树是江汉平原不可多得的景致,树的旁边有湖或者河流。我想起来了,冬天的水面结

了厚厚的冰。我们在河上行走。干净的树枝上也结了冰——不,是穿上了漂亮的琼衣,朔风一吹,发出有如碎玉的声响。那是一种不可复制不可言状的绝响。我在冰上驻足仰望,在体

验寒冷的厚度的同时,又领略到了寒冰的高度。冷!我的一双手冻成了两个肉包子,脚后跟早冻穿了,分别有一个洞,洞里有凝固的血,用棉絮裹着。我总是想奔跑,疼痛便在后面拼命地拽我。糟了,好像是哪根筋断了……我几乎要跌倒下去。

    ⑤寒冷培育的疼痛真是刻骨铭心啊!

    ⑥冬天也看露天电影。通常要到五里以外的地方去看。那天晚上雪刚刚停下,听说要放

《冰山上的来客》,我来不及吃饭就跑了去。上身穿的是棉袄,下身穿的是绒裤,脚上穿的是胶鞋。跑了一路,身上发热。开始,人不觉得冷,渐渐,寒气陡生,看到中间,便招架不住了,肚子饿得咕咕叫,浑身冻得打哆嗦。那真正是饥寒交迫啊。我咬着牙,坚持把电影看完。脚已没有了知觉,就稀里糊涂地往前走。一路上,我是弹跳着回去的。我一下子发现了自己的脆弱,又一步步变得坚强起来。

    ⑦寒冷,每每使我们的精神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从这一点说,寒冷似乎有了酒的成分。

    ⑧最幸福的时刻,是围着树墩烤就的一堆火,炖着狗獾肉(从雪森林的狗獾洞里猎获的战果),或者鸡子、粉条、霉渣巴、干豆角、大白菜……端着暖手的碗香喷喷地吃着,看那门外的雪轰轰烈烈地下着,这时的寒冷又有了一种别样的滋味。

    ⑨现在不同了,风也刮得没有了规律,雪也下得没有了条理。瞧,都立春了,雪不知还

在哪里开小差。冬天,失却了原来的寒冷。

    ⑩可孩子们却一个劲地喊冷。冷从何来?上上下下穿得规规矩矩,裹得严严实实,帽子、围巾、耳套、手套,应有尽有。晚上睡觉,要么铺好电热毯,要么灌上热水袋,条件好的,空调一开,暖气就来。本来寒冷就那么一丁点,还把它拒之门外,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生活。孩子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寒冷,又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下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不知冷,何识暖?如此下去,孩子们生命的潜质何以得到发挥,又何以像草木那样蓬勃成人间壮丽的风景?

    ⑾不仅仅是孩子们。

    ⑿我们已经有了太多的安逸,不让汗水流出来,不让寒冷苦心志,把自己装在五彩缤纷

的温室里,然后长成一朵朵精美的花朵,我不知道会有什么好结果。

    ⒀我真担心,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将在不知冷暖的状态下变得弱不禁风。寒冷,

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

   ⒁寒冷还会来的。

1.根据文章内容,将有关“寒冷”的三件往事和作者的体验感受补充完整。(3分)

 

往事

体验感受

第一件

冰河上行走

(1)

第二件

(2)

饥寒交迫让“我”亢奋坚强

第三件

围火吃炖菜

(3)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认为“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的后果是什么。(2分)

3. 第④段中的划线句子描写生动,请作简要赏析。(3分)

4. 第⒀段中,“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一句富有深意。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0字左右)(4分)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三峡》选段,回答小题。(共8分)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6ec8aac122bd4f6e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艮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2分)

(1)至于夏水陵       (2)引凄异(   )

2.下列划线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三峡七百里中       康乐以来

B. 6ec8aac122bd4f6e多生怪柏       沿溯阻

C. 春冬时             实是欲界仙都

D. 未复有能其奇者    相步于中庭

3.请把“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这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4.文章结尾处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