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共23分)
阅读《寒冷的味道》,完成小题。寒冷的味道
黄明山
①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②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热了。还有人说,这是厄尔尼诺现象。对此,我说不出个子
丑寅卯来。我只感觉到,曾经是多么可怕的寒冷,现在似乎变得可爱了起来,就像一个被误
会了的擦肩而过的老朋友。
③也许我对寒冷还只是一知半解。是的,我仅仅接触过南方的寒冷。说得具体一点,是
在过去,是在江汉平原。
④树是江汉平原不可多得的景致,树的旁边有湖或者河流。我想起来了,冬天的水面结
了厚厚的冰。我们在河上行走。干净的树枝上也结了冰——不,是穿上了漂亮的琼衣,朔风一吹,发出有如碎玉的声响。那是一种不可复制不可言状的绝响。我在冰上驻足仰望,在体
验寒冷的厚度的同时,又领略到了寒冰的高度。冷!我的一双手冻成了两个肉包子,脚后跟早冻穿了,分别有一个洞,洞里有凝固的血,用棉絮裹着。我总是想奔跑,疼痛便在后面拼命地拽我。糟了,好像是哪根筋断了……我几乎要跌倒下去。
⑤寒冷培育的疼痛真是刻骨铭心啊!
⑥冬天也看露天电影。通常要到五里以外的地方去看。那天晚上雪刚刚停下,听说要放
《冰山上的来客》,我来不及吃饭就跑了去。上身穿的是棉袄,下身穿的是绒裤,脚上穿的是胶鞋。跑了一路,身上发热。开始,人不觉得冷,渐渐,寒气陡生,看到中间,便招架不住了,肚子饿得咕咕叫,浑身冻得打哆嗦。那真正是饥寒交迫啊。我咬着牙,坚持把电影看完。脚已没有了知觉,就稀里糊涂地往前走。一路上,我是弹跳着回去的。我一下子发现了自己的脆弱,又一步步变得坚强起来。
⑦寒冷,每每使我们的精神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从这一点说,寒冷似乎有了酒的成分。
⑧最幸福的时刻,是围着树墩烤就的一堆火,炖着狗獾肉(从雪森林的狗獾洞里猎获的战果),或者鸡子、粉条、霉渣巴、干豆角、大白菜……端着暖手的碗香喷喷地吃着,看那门外的雪轰轰烈烈地下着,这时的寒冷又有了一种别样的滋味。
⑨现在不同了,风也刮得没有了规律,雪也下得没有了条理。瞧,都立春了,雪不知还
在哪里开小差。冬天,失却了原来的寒冷。
⑩可孩子们却一个劲地喊冷。冷从何来?上上下下穿得规规矩矩,裹得严严实实,帽子、围巾、耳套、手套,应有尽有。晚上睡觉,要么铺好电热毯,要么灌上热水袋,条件好的,空调一开,暖气就来。本来寒冷就那么一丁点,还把它拒之门外,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生活。孩子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寒冷,又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下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不知冷,何识暖?如此下去,孩子们生命的潜质何以得到发挥,又何以像草木那样蓬勃成人间壮丽的风景?
⑾不仅仅是孩子们。
⑿我们已经有了太多的安逸,不让汗水流出来,不让寒冷苦心志,把自己装在五彩缤纷
的温室里,然后长成一朵朵精美的花朵,我不知道会有什么好结果。
⒀我真担心,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将在不知冷暖的状态下变得弱不禁风。寒冷,
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
⒁寒冷还会来的。
1.根据文章内容,将有关“寒冷”的三件往事和作者的体验感受补充完整。(3分)
|
往事 |
体验感受 |
第一件 |
冰河上行走 |
(1) |
第二件 |
(2) |
饥寒交迫让“我”亢奋坚强 |
第三件 |
围火吃炖菜 |
(3) |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认为“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的后果是什么。(2分)
3. 第④段中的划线句子描写生动,请作简要赏析。(3分)
4. 第⒀段中,“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一句富有深意。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0字左右)(4分)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三峡》选段,回答小题。(共8分)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艮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2分)
(1)至于夏水襄陵 (2)属引凄异( )
2.下列划线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康乐以来
B. 绝多生怪柏 沿溯阻绝
C. 春冬之时 实是欲界之仙都
D.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相与步于中庭
3.请把“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这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4.文章结尾处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2分)
综合性学习。(共7分)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初二(1)班准备在这天下午3点,在本班教室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李明,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7分)
1.为营造活动氛围,教室里需要张贴一条宣传语。请你从下面句子中找出一副合适的对联,工整地抄写下来。(2分)
无益身心事莫为 养心莫若寡心欲 世上几百岁旧家 有关家国书常读
天下第一件好事 人求上进多读书 至乐无如读好书 鸟欲高飞先振翅
2.“小演说家”小刚准备在活动中作“我是如何读书的”主题演讲。他为撰写演讲稿搜集到以下三则材料,但有一则不符合演讲的主题要求。请你帮他找出来,并说明不符合要求的理由。(2分)
材料一:现在常听人说:“多读杰作,学取技巧。”这话是不错的,但倘使他读杰作的时候,心里总惦记着,“快学技巧呀!”他在杰作的字里行间时时都发生“这是不是技巧”的问号,那他绝学不到什么技巧。
——茅盾
材料二:那些有学问对我有用处的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徐徐品味;那些有学问然而对我用处不大的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阅读,啜其甜汁,吐其渣滓。
——李国文
材料三:最近,东方图书市场内各类包装精美的高价图书特别畅销,不少人买了是作为礼品送给亲戚朋友的。对此现象,有关学者认为,将包装精美的图书作为礼品送给别人,虽然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对文化的重视,但如果仅限于此,就会流于形式,导致读书浮华风气的蔓延。
——《今日早报》
3.4月22日下午,你去邀请王校长参加这次班会活动。请你将对王校长说的话写出来。
默写。用课文原文填空。
1.《三峡》中体现山连绵不绝特点的句子是: , , 。
2. 《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月光澄澈、竹柏倒影交错的句子是: , , 。
3.《归园田居》中体现诗人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的诗句是: , 。
4.《使至塞上》一诗中展现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诗句是: , 。
5.《渡荆门送别》中描绘月映水中、云霞飘飞美景的诗句是: , 。
6.洞庭之东江水西, 。登临吴蜀横分地,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
7. 青山横北郭, 。此地一为别, 。(李白《送友人》)
8. ,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 。(梅尧臣《鲁山山行》)
9.山下兰芽短浸溪, , 。(苏轼《浣溪纱》)
10.僵卧孤村不自哀, 。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三峡》的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有《水经注》。
B. 《苏州园林》的作者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C. 《湖心亭看雪》的作者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末清初人。出身仕宦世家,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D. 《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苏轼,字子美,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东坡志林》。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好的一句是:( )
“木桶理论、短板效应”的意思是“一个由很多木板箍成的木桶,如果一块木板很长并不能多盛水,而有一块木板很短的话,它的最大盛水量就只能达到最短木板的上沿”。著名教练陈运鹏把制约游泳成绩的八个因素比作木板, 。
A. 只有八个因素都突出,才能迅速地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B. 如果有一个因素欠缺,那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C. 只有一个因素很突出,并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D. 如果八个因素都欠缺,必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