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记夜游承天寺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下面对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
C.怀民亦未寝(睡觉) |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
2..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2分)
3..这段文字叙事、描景、抒情集为一体: (事),这是事之雅者; (景),这是景之美者; (情),这是情之深者。
4.整段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根据提示,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应的诗句。(5分)
1.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抒发词人一生中的事业与抱负的句子是:了却君王天下事, 。
2.《鱼我所欲也》中点明中心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 。
3.锦江春色来天地, 。(《登楼》杜甫)
4.《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
5.朋友一生一起走。有了朋友的真诚关怀,人生的旅途就不会孤独。在古代诗歌中,有许多劝勉慰藉好友的名句。请写出古诗词中有关劝勉朋友的句子: , 。(写出连续的两句)
阅读下面的《醉花阴》答题:(3分)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这首词以“ ”贯穿全文。
2.简析词的上下片所写的主要内容。
上片写 ;下片写
课内文言文翻译、诗词阅读、古诗文积累(12分)
翻译句子(4分)
1.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课内文言文阅读
(甲)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乙)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将军宜枉驾顾之 |
B.时先主屯新野屯大泽乡 |
C.遂许先帝以驱驰高可二黍许 |
D.咨臣以当世之事愚以为宫中之事悉以咨之 |
2.下列句中的“以”与“先帝不以臣卑鄙”的“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咨臣以当世之事 |
B.扶苏以数谏故 |
C.遂许先帝以驱驰 |
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 )
A.“臣本布衣”中的“臣”指诸葛亮;“君谓计将安出”中的“君”指徐庶。 |
B.甲乙两段叙了同一件事,但两段内容叙述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前者重在表现诸葛亮人物的不同凡响,后者重在表现刘备对诸葛亮的知遇之恩。 |
C.“时先主屯新野”说明刘备当时的处境极其困难,需要贤人来帮助他。 |
D.“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此句是刘备前半生经历的概括,也表明他向诸葛亮问计的诚恳态度。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 )
A.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卒:终于) |
B.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以:同“已”,已经) |
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加:虚报) |
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