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23分) 桐花声里燕子飞 郑小琼 ①院子里有数棵梧...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23分)

桐花声里燕子飞

郑小琼

①院子里有数棵梧桐树、榆树、槐树,以及几株苦楝树,春天来了一段时间了,那些榆、槐、楝早已舒展开已绷了一个冬天的愁容,只有临近水井的那几株梧桐树还没有一点儿绿意。春风又吹过了几天,那些树早已盛装了,这时梧桐树才像一个姗姗来迟的女子一样,慢慢从闺房里探出头来。牙瓣儿的楝花已洒满了整个院子,淡嫩淡嫩地铺着,你拿起扫帚开始清扫它们,等你清扫干净的时候,在不经意的抬头间,你发现井台边那几株桐树已露出了花骨朵儿了。又下了一场春雨,几个暖暖的春风天,那些桐花便一簇簇一束束的开了。

②村子里人忙着到庄稼地里去了,给隔冬的小麦锄草,或是准备牵牛耕田,浸种下泥,没有一个人有空闲去注意井边那几株桐树开花了。它们站在井台边,默不作声,寂寞地开着,老去,落下。幸好去年相识的几只燕子飞回了,它们落在那桐树上喃喃说个不停,出了一趟远门,见了一些世面,燕子们有很多路上有趣的事儿同这位老友说。

③六岁那年,一个不小心,我的腿让开水烫伤,疼痛难忍。惊动了正在梧桐树下洗衣的母亲,她飞快地跑了过来,顺手从树枝上捋了一把桐花,放在手中揉搓,从那嫩嫩的花瓣儿搓出一些汁来,母亲把它敷在我伤口上,那尖酸的疼痛渐渐淡了下去。如今隔母亲在千里之外,离屋后梧桐也有千里之遥,再深的疼痛也没有母亲与梧桐了,只能自己贴上那没有一点人情味的创可贴了。

④ 在故乡,无论谁家,只要生了个女儿,便总会在屋前屋后栽种数棵梧桐,以求女儿成凤凰时,将有梧桐栖,或者女儿们长大以后,用梧桐木做嫁妆。母亲说,我家的井边的那几棵便是生我之时种的,它们在家里院落里开开落落有二十多年了。一直没有引来凤凰栖,却引数只燕子在上面筑巢安家。母亲一直说,燕子是奔波命,年来年去,南来北往地奔波着,我何尝不是一只奔波的燕子,但是人在异乡,也没有梧桐可栖。前些时候收到母亲的来信,说我的年龄不小,家里的那几株梧桐树也有那么大了,是不是该砍了做嫁妆了。我没有回答母亲,只是在电话中问她梧桐树上的燕子们可好。

⑤昨夜又是一场春雨,想来在昨夜风雨中,故乡井边那几棵梧桐树又有多少桐花让风雨捋落下来,它们该顺着那涓涓细雨汇成的流水,入河,入江,入海,消融在世界的尽头。那在风雨中的燕子是否安好?

1.在“我”的故乡,为什么有些人家会在房前屋后栽种一些梧桐树?(3分)

2.细读全文,说说“我”和燕子有何相似之处,为何作者说“我何尝不是一只奔波的

燕子”?(4分)

3.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面语句的妙处。(5分)

春风又吹过了几天,那些树早已盛装了,这时梧桐树才像一个姗姗来迟的女子一样,慢慢从闺房里探出头来。

4.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一幅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5.最后一段文字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试分析文章这样结尾有何深刻含义。(5分)

 

1.以求女儿成凤凰时,将有梧桐栖,或者女儿们长大以后,用梧桐木做嫁妆。(3分) 2.燕子每年都要迁徙一次,“我”家的梧桐树成了它们归来的家;(2分)“我”长年奔波在外,故乡的家是“我”能够停歇的地方。(2分) 3.运用了比喻、对比、拟人的修辞手法,(2分,只要答出两种修辞即可)突出了梧桐树花期之迟,令人难以察觉。(3分) 4.写出了燕子迁徙归来后在梧桐树上兴奋和鸣的情景。(3分)表达作者对这些活泼燕子的喜爱之情。(3分) 5.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作者运用想象,再加上深情的询问,表达了对燕子的关切,也含蓄的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同事也起到了言尽而意无穷的效果。(5分,分析得有道理即可)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6分)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注释:①诗作于王昌龄贬龙标尉时。②潇湘:潇水在零陵县与湘水会合,称潇湘。

1.说说第二句中的“凉”字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3分)

2.这首诗在艺术构思上虚实结合,请简要分析这种艺术手法的作用?(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20分)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gǔ lì)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jiào  huì),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A大而言之,       ,             。……每当夜间(pí   juàn),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B(抑扬顿挫、欲扬先抑)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C(深恶痛疾、痛心疾首)的文字。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2.在横线A处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1分)

A处的标点是_______________。

3.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成语分别填人B、C两处。(2分)

B处应填_______________,C处应填_______________。

4.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经典作品走进学生的生活。闽江中学九年级(3)班决定于3月14日下午2点在本班教室举行“让经典伴随青春一起成长”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闯关任务。

第一关:破译通关密码(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东临碣(jié)石,                    。(曹操《观沧海》)

(2)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4)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jiào  huì),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A大而言之,          ,                    

(5)面对困难,我们应该像李白在《行路难》中写的那样:“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永不放弃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6)我国历代文人中,许多人具有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杜甫的“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就是这种高尚情操的具体体现。

第二关:发布通关文书(请你替该班拟写一下活动通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关:才智大比拼(请你从给定的名著人物中选择一个并为他(她)写一段推荐语,把他(她)介绍给大家。)(3分)

格列佛  孙悟空  藤野先生   祥子   保尔   阿长

                                                                         

                                                                         

 

查看答案

作文(60分)

时年55岁的陈玉蓉是湖北武汉一位平凡的母亲,但是最近这位母亲的故事却感动了无数国人。据央视网报道,陈玉荣的儿子患有先天性肝功能不全,为了给儿子捐献肝脏,患有重度脂肪肝的陈玉荣每天暴走10公里,在短短七个月的时间里她的脂肪肝竟然奇迹般的消失了。2009年11月3日上午,这对母子在武汉同济医院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经过13个小时的接力手术,从母亲身上割下的肝脏成功植入了儿子体内。

“暴走母亲”的行为,实际上是母爱的一种极致表达方式。其实生活中,不同的人之间表达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读完上面一段材料后,请以“爱,可以这样表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

作文。

 

查看答案

阅读韩愈《马说》(节选)和岳飞《论马》(节选),完成小题。(16分)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节选自韩愈《马说》)

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节选自岳飞《论马》)

注:①啖:吃. ②介:披上战甲。③比:等到。④自午至酉:相当于现在从中午11时到晚上7时。

⑤褫(chǐ):解除。

1.解释划线的词语。(4分)

①才美不外(                     )              ②且欲与常马不可得(              )

啖豆至数斗(       )      ④褫鞍甲而不息、不(      )

2.与例句中的“然”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例句:若无事然

A、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B、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C、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D、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3.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然  非  精  洁  则  宁  饿  死  不  受 。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安求其能千里也?

⑵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5.在第二段文字中,直接描写作者的马“才美”“外见”的句子是                                  

6.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它们都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杜甫的《送韩十四江东觐省》一诗,完成第6题。(6分)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1.从这首诗内容看,“万事非”中的“万事”是指哪些事?(2分)

2.这首诗的第三联运用了不少表现手法?写出其中一种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2分)

3.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中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