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选自司马迁《陈涉世家》)

【乙】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庸,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俛起阡陌之中,率疲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嬴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肴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选自贾谊《过秦论》)

【注】①殊俗:指边远少数民族地区。②瓮牖绳枢:极言陈涉出身贫寒。③甿隶:指出身微贱。④山东:即原六国之地。⑤曩时:以往。⑥絜大:用绳子量物体周围的长度。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必须停顿之处)。(4分)

①上 使 外 将 兵

②则 不 可 同 年 而 语 矣

2.写出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① 天大雨(    )      ②今以吾众 (    )

③ 始皇没 (     )       ④斩木为(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吴广以为然

                                                                           

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4.【甲】文中陈胜说,“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乙】文能证明这句话的句子是“                                                                  ”(2分)

5.从【甲】文看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是“                         ”。【乙】文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原因是“                           ”。(4分)

 

1.①上 /使外将兵②则/ 不可同年而语矣(2分) 2.①适逢,恰巧遇到②果真③以后④兵器(4分) 3.①吴广认为他说的对②没有施行仁义,而进攻与防守的形势不同了。(4分) 4.天下云集而响应,嬴粮而景从,山东④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2分) 5.天下苦秦久矣;仁义不施。(4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老骥伏枥,                          。(曹操《龟虽寿》)

2.竹外桃花三两枝,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3.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纱》)

4.从流飘荡,                        。(吴均《与朱元思书》)

5.《桃花源记》中“                                        ”描写了桃花源人的幸福生活。

6.面对未来,我们激情满怀,不由得想起李白《行路难》中的“               

                      。”

 

查看答案

有人在评论《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时说:祥子最后堕落了,由人变成了“鬼”。结合作品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这个观点。(3分)

                                                                           

                                                                           

                                                                           

                                                                           

 

查看答案

下面是2011年5月22日《黑龙江晨报》刊登的一则新闻,阅读后完成小题。(12分)

中铝青海分公司惩罚跳槽员工

丈夫辞职后

16名妻子被安排扫地

据新华社电 因为丈夫的调离或辞职,今年4月底,16名同在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不同岗位工作的妻子,被集中调离到公司清扫队工作。她们当中大部分是专业技术人员,还有的是企业“科技明星”、高级工程师等。

1.这则新闻标题有明显语病,请加以改正(或分析语病原因)。(2分)

                                                                           

                                                                            

2.请用一句话评论企业的这种行为。(2分)

                                                                              

3.下面是一组从有关报刊杂志中选出来的文章标题,其中有的有错别字,有的有语病。请找出其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2分)

(1)李娟 贫脊仍可美丽   (《南方人物周刊》)

(2)事非经过方知难 (《语文月刊》)

(3)让劳模精神永远漂扬——写在800名劳模北戴河休养之时(《光明日报》)

(4)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把中国走向光明的未来。(《学习时报》)

①任找出错别字并加以改正。(2分)

    句,改正:                                                        

    句,改正:                                                        

②结合《新人文读本》中“热爱汉字,关爱母语”有关文章的阅读,针对上述媒体大量存在错别字、病句的现象,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走进初三,我们的生活似乎就只剩下了学习,变得苍白起来。但在经历了困难与挫折,不安与彷徨之后,我们学会了勇敢面对,学会了努力拼搏,学会了与别人合作,收获了亲情、友情、师生情……总之,在历练之后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了理想之帆,发现我们的初三生活竟然是如此的美好、灿烂。

请回首自己的初三生活,以“另一种灿烂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捕捉生活细节,写出自己生活的灿烂之处;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个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23分)

桐花声里燕子飞

郑小琼

①院子里有数棵梧桐树、榆树、槐树,以及几株苦楝树,春天来了一段时间了,那些榆、槐、楝早已舒展开已绷了一个冬天的愁容,只有临近水井的那几株梧桐树还没有一点儿绿意。春风又吹过了几天,那些树早已盛装了,这时梧桐树才像一个姗姗来迟的女子一样,慢慢从闺房里探出头来。牙瓣儿的楝花已洒满了整个院子,淡嫩淡嫩地铺着,你拿起扫帚开始清扫它们,等你清扫干净的时候,在不经意的抬头间,你发现井台边那几株桐树已露出了花骨朵儿了。又下了一场春雨,几个暖暖的春风天,那些桐花便一簇簇一束束的开了。

②村子里人忙着到庄稼地里去了,给隔冬的小麦锄草,或是准备牵牛耕田,浸种下泥,没有一个人有空闲去注意井边那几株桐树开花了。它们站在井台边,默不作声,寂寞地开着,老去,落下。幸好去年相识的几只燕子飞回了,它们落在那桐树上喃喃说个不停,出了一趟远门,见了一些世面,燕子们有很多路上有趣的事儿同这位老友说。

③六岁那年,一个不小心,我的腿让开水烫伤,疼痛难忍。惊动了正在梧桐树下洗衣的母亲,她飞快地跑了过来,顺手从树枝上捋了一把桐花,放在手中揉搓,从那嫩嫩的花瓣儿搓出一些汁来,母亲把它敷在我伤口上,那尖酸的疼痛渐渐淡了下去。如今隔母亲在千里之外,离屋后梧桐也有千里之遥,再深的疼痛也没有母亲与梧桐了,只能自己贴上那没有一点人情味的创可贴了。

④ 在故乡,无论谁家,只要生了个女儿,便总会在屋前屋后栽种数棵梧桐,以求女儿成凤凰时,将有梧桐栖,或者女儿们长大以后,用梧桐木做嫁妆。母亲说,我家的井边的那几棵便是生我之时种的,它们在家里院落里开开落落有二十多年了。一直没有引来凤凰栖,却引数只燕子在上面筑巢安家。母亲一直说,燕子是奔波命,年来年去,南来北往地奔波着,我何尝不是一只奔波的燕子,但是人在异乡,也没有梧桐可栖。前些时候收到母亲的来信,说我的年龄不小,家里的那几株梧桐树也有那么大了,是不是该砍了做嫁妆了。我没有回答母亲,只是在电话中问她梧桐树上的燕子们可好。

⑤昨夜又是一场春雨,想来在昨夜风雨中,故乡井边那几棵梧桐树又有多少桐花让风雨捋落下来,它们该顺着那涓涓细雨汇成的流水,入河,入江,入海,消融在世界的尽头。那在风雨中的燕子是否安好?

1.在“我”的故乡,为什么有些人家会在房前屋后栽种一些梧桐树?(3分)

2.细读全文,说说“我”和燕子有何相似之处,为何作者说“我何尝不是一只奔波的

燕子”?(4分)

3.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面语句的妙处。(5分)

春风又吹过了几天,那些树早已盛装了,这时梧桐树才像一个姗姗来迟的女子一样,慢慢从闺房里探出头来。

4.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一幅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5.最后一段文字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试分析文章这样结尾有何深刻含义。(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