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根据提示填写原句。(8分) 1. ▲ ,春分不度玉门关。 2.绿杨烟外晓寒轻, ...

根据提示填写原句。(8分)

1.   ▲    ,春分不度玉门关。

2.绿杨烟外晓寒轻,     ▲    

3.蒌蒿满地芦芽短,   ▲   

4.路漫漫其修远兮,    ▲    

5.下面歌词是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写的,请默写出相对应的诗句。

歌词: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险又长。

诗句是“        ▲                 ▲          

6.王国维借北宋柳永的词句“     ▲         ▲     ”来概括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的第二境界——追求。

 

1.羌笛何须怨杨柳 2.红杏枝头春意闹 3.正是河豚欲上时 4.吾将上下而求索 5.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有4个错别字,一一找出并改正在格子里。(4分)

拮据   销声匿绩  郑重其事   浮想联翩  一愁莫展    言简意赅

吝啬   心往神驰  肃然起劲   融会贯通  如愿以偿    囊荧映雪

 

查看答案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红荷湿地景区景色宜人,妩mèi多姿。一泓曲水宛如锦带,如飘如拂,别有一种俊yì的神韵。亭台花木点缀于窈tiǎo曲折的碧水岸边,yǎn然一幅次第展开的国画长卷。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春天到了,家园前的草坪露出了红红绿绿的生机。一位新搬来的中年人回家不忍心践踏那片草坪,便绕了点路。没想到刚上楼时,邻居老太太微笑着迎上来,一番话让中年人颇感意外:“我整天都在想,很有点担心,新来的邻居是个怎么样的人?”顿了一下,老太太又说,“当你刚才绕过那片草坪时,我算了解了你,知道我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生活常常是这样,刻意为之往往不能缩短彼此的距离,而偶尔发生的一个细节、一个举动,却会开放人的心灵,让我们倍感温馨。

请以“      ,温暖了我的心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⑴将题目补充补充完整,所补充的内容可以是学习、交往、校外活动等日常生活中的一朵很小的“浪花”(如:一个鼓励的微笑,一次友好的搀扶,一句热情的问候……)。⑵要有必要的细节描写。⑶要能就所记叙、描写的内容发表议论,抒发感受。⑷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名称和人物姓名。

 

查看答案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千古说韩愈》,回答文后小题。(20分)

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因为中学课本上就有他的《师说》、《进学解》。课外阅读,各种选本上韩文也随处可见。他的许多警句,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跨越了一千多年,仍在指导我们的行为。

有这样一段故事。唐代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导下国内佛事大盛,公元819年,又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就是将据称是佛祖的一块骨迎到长安,修路盖庙,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劳民伤财,一场闹剧。韩愈对这件事有看法,他当过监察御史,有随时向上面提出诚实意见的习惯。这种官职的第一素质就是不怕得罪人,因提意见获死罪都在所不辞。所谓“文死谏,武死战”。韩愈在上书前思想好一番斗争,最后还是大义战胜了私心,终于实现了勇敢的“一递”,谁知奏折一递,就惹来了大祸;而大祸又引来了一连串的故事,成就了他的身后名。

韩愈是个文章家,写奏折自然比一般为官者也要讲究些。于理、于情都特别动人,文字铿锵有力。他说那所谓佛骨不过是一块脏兮兮的枯骨,皇帝您“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岂不盛哉!岂不快哉!”并说:这佛如果真的有灵,有什么祸殃,就让他来找我吧(“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这真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大气和献身精神。但是,这正应了我们现时说的,立场不同,感情不同这句话。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利害表忠心,宪宗就越觉得他是在抗龙颜,揭龙鳞,大逆不道。于是,大喝一声把他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

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因为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一般的不顺,比之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要严重得多。他们不过是登山无路,韩愈是已登山顶,又一下子被推到无底深渊,其心情之坏可想而知。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被赶出长安,年仅12岁的小女儿也惨死在驿道旁.当他到了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就气候水土而言这里还算富庶,但由于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极重。农耕方式原始,乡村学校不兴。当时在北方早已告别了奴隶制,唐律明确规定了不准没良为奴,这里却还在买卖人口,有钱人养奴成风。于是他到任之后,就如新官上任一般,连续干了四件事。一是驱除鳄鱼。当时鳄鱼为害甚烈,当地人又迷信,只知投牲畜以祭,韩愈“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大除其害。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耕作技术。三是赎放奴婢。他下令奴婢可以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就给人自由,不抵者可用钱赎,以后不得蓄奴。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甚至还“以正音为潮人诲”,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推广普通话。八个月就干了这四件事。我们且不说这事的大小,只说他那片诚心。当其获罪海隅,家破人亡之时,尚能心系百姓,真是难能可贵了。

人生的逆境大约可分四种。一曰生活之苦,饥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遇;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处绝境。处逆境之心也分四种,一是心灰意冷,逆来顺受;二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三是见心明志,直言疾呼;四是泰然处之,尽力有为。韩愈是处在第二、第三种逆境,而选择了后两种心态,既见心明志,著文倡道,又脚踏实地,尽力去为。只这一点他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层高明,没有只停留在蜀道叹难,江畔沉吟上。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显,只是奉献于民,求成于心。有人研究,韩愈之前,潮州只有进士3名,韩愈之后,到南宋时,登第进士就达172名。是他大开教育之功。

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历史绝不会陪你哭泣,而它只认你的贡献。悲壮二字,无壮便无以言悲。

1.试分析“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4分)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韩愈的逆境比“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要严重得多”?(4分)

3.作者为什么说韩愈“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层高明”?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6分)

4.文章结尾说“悲壮二字,无壮便无以言悲”,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