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 ▲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1.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2分)
(1)卖弄( ▲ ) (2)应和( ▲ )
2.请分别给这三段文字拟写一个小标题。(3分)
(1) ▲ (2) ▲ (3) ▲
3.在第三自然段横线处填上唐朝志南和尚的一句诗 ▲ 。(2分)
4.仿照示例,体会下面句子中划线字的表达效果。(3分)
示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钻”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
▲花下成千上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5.文中写道:“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是什么感觉?你觉得春风还像什么呢?(4分)
综合性实践活动。(4分)
告别六年的母校和同窗好友,现在上了中学,为促进同学间的相互了解,老师决定组织一个自我介绍的综合性活动,希望你积极参与,并出谋划策。
1.活动一:制作档案显个性。这一活动中需要有一句名言来反映你的人生追求,你用的名言是 ▲ 。(2分)
2.活动二:向同学推荐一本你喜欢的好书,并说说推荐的理由: ▲ 。(2分)
把第一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阅读《曹刿论战》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小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玉帛;衣食所安,弗敢专(个人专有)也 |
B.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倒下);肉食者鄙(鄙视,小看),未能远谋 |
C.公将鼓(击鼓进军)之;小惠未徧(通“遍”遍及,普遍),民弗从也 |
D.且焉(哪里)置土石;惩(苦于)山北之塞 |
2.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齐师伐我伐竹取道 |
B.又何间焉其间千二百里 |
C.小大之狱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D.牺牲玉帛,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 |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夫战,勇气也”意思是大丈夫打仗,靠的是勇气。“一鼓作气”在选文中的意思是鼓足干劲,一口气把事情完成。 |
B.“彼竭我盈”中,“竭”和“盈”意思相对,揭示了敌我双方士气的对比,“彼竭我盈”之时正是反攻的有利时机。 |
C.选文第二段写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的言行,表现出曹刿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善于把握有利战机。 |
D.选文刻画人物精练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仅八个字就刻画出了鲁庄公急于求成、轻率寡谋的特点。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小题
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
①按照我们一贯的理解,沙漠地区缺乏生命所需的水,所以鲜有生命能在那里生存。最近,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却发现,不少沙漠地区并非干得不能生长植物,而是肥力不够,因为沙漠土壤中缺乏植物赖以生存的氮。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气候不断变暖,沙漠地区土壤中含量可怜的氮还会不断挥发,以气体的形式大量流失。
②研究人员在美国莫哈韦沙漠地区选了几处试验点,通过精密测量仪器了解土壤中的氮是如何随着气温升降而变化的。研究发现,不管有没有阳光照耀沙漠,当土壤温度达到400C~500C的高温时,土壤中的氮会以气体形式从土壤中迅速释放出来。而在沙漠中,每天都有数小时的地表高温。研究人员还发现,地表温度越高,沙漠土壤中释放氮的速度越快。因此,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沙漠的气温和地表温度也将越来越高,土壤中的氮也将越来越少,沙漠也将变得越来越贫瘠和荒凉。
③近年来让农林科研人员头疼的现象也由此找到了原因,他们在干旱地区种植实验田地,虽然保障了充分的水和肥料,但是土地的出产还是不尽如人意。原来,干旱地区土壤的肥力本身不如气候温和地区,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和气候温和地区有相同的农林物产。
④以往的研究表明,土壤中的氮是植物生长过程中除水之外的第二大必需营养物质。虽然全球气候变暖可让沙漠和其他干旱地区的降水比以往稍微增多一点,但是这只能带来临时性的草芽萌生,并不能阻止沙漠化进程的加快,更不可能带来多样化的绿洲生态,气候变暖在沙漠地区导致的损失比收获要巨大得多。
⑤干旱地区的氮不但从土壤中偷偷溜走,而且很难再回到土壤之中。在气候温和地区,氮在土壤和大气中的循环是平衡的:当地土壤中的一部分氮虽然也会通过分解或植物收割流向大气,但是在雷雨天,空气中的氮气会在雷电的作用下变成氮肥回到土壤中。闪电时,电流高达10万安培,空气的温度会骤然增高,空气分子被加热到3万度以上(等于太阳表面温度的3~5倍),致使大气中不活泼的氮和氧化合,变成二氧化氮。大雨又将二氧化氮溶解成为浓度很低的硝酸,并随雨水降到地面,很快与土壤中的矿物质化合变成很好的化肥——硝石。然而,干旱地区很少会有雷雨天气,也就很少会有氮再返回到土地中。因此,干旱地区的氮平衡被恶劣的气候所打破,而进入一种恶性循环中。
⑥正是因为干旱地区氮的流失是不可逆转的,我们花再大的代价,也不可能让沙漠变成绿洲。除非,我们可以让沙漠地区的气温及地表温度降下来。
⑦今天如果我们不能有效遏制气候变暖的发展趋势,代表着沙漠未来希望的零星绿色将越来越少,直至完全绝迹,沙漠的扩张也将变得气势汹汹而且肆无忌惮。那样令人绝望的未来,并非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选自《青年文摘》2010年第11期,有删改)
1.对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
B.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 |
C.沙漠缺乏植物赖以生存的水 |
D.沙漠地区的恶劣气候 |
2.下列说法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
A.沙漠地区土壤中的氮含量很少,气候不断变暖导致它以气体的形式大量流失。 |
B.即使没有阳光的照耀,沙漠土壤中的氮也会随地表温度的升高而迅速释放出来。 |
C.如果能有充分的水,那么干旱地区土地的出产就会得到改善。 |
D.土壤中的氮是植物生长过程中除水之外的第二大必需营养物质。 |
3.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③段中“让农林科研人员头疼的现象”是指沙漠“变得越来越贫瘠和荒凉”的现象。 |
B.气候温和地区的氮在土壤和大气中能循环而达到平衡,功劳在于大雨。 |
C.如果能让沙漠地区的气温及地表温度降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减少干旱地区氮的流失。 |
D.如果能有效遏制气候变暖的发展趋势,那么沙漠扩张的势头将会减弱。 |
4.选出说法有误的一项( )
A.第①段加点的词语“可怜”,重在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 |
B.“在沙漠中,每天都有数小时的地表高温”中的“都”字表示全部. |
C.第⑤段用了作诠释、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
D.本文采用的结构方式是“总-分-总”,采用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清华大学采用网络测试的方式,让考生在网上与教授“高谈阔论”,然后由多名教授投票推荐,最后学校决定是否录取。 |
B.中国要加入WTO,参与国际竞争,急需把保护知识产权和执行商标法管理好。 |
C.微软拼音、双拼、全拼、五笔、智能ABC及郑码等输入法,是电脑用户中很受欢迎的中文输入法。 |
D.鲁迅十分重视少年儿童的文艺创作,他指出:儿童的命运便是将来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