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0分) 水葫芦之灾(10分) 李洋 水葫芦学名凤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0分)

水葫芦之灾(10分)

李洋

水葫芦学名凤眼蓝,别称水浮莲、假水仙等。原产于南美委内瑞拉.后传播到世界上60多个国家。水葫芦外表并不丑:它浑身碧透,绿得醉人.簇簇紫花绽放若热带兰,花瓣上偶尔可见黄、蓝斑点,作为盆景置于庭院,不比荷花逊色。

它生命力旺盛,在15℃~40℃的气温下,只要置于水中便能疯狂繁殖开来。每株分出多支匍匐茎,茎端再长新株,八九天翻一番,90天内可分出25万棵新株。但养分低。猪吃

了饿不死也不长膘。

自上世纪60年代,水葫芦在国外已经声名狼藉,到处遭到斩杀。孟加拉人将引自德国的水葫芦称“德国恶草”。南非的引自美国佛罗里达,人称“佛罗里达恶魔”。斯里兰卡的引自日本,被骂作“日本烦恼”。印度则称它为“紫色恶魔”。

水葫芦在各地抢占水面,影响航运.窒息鱼类,危害健康。泰国湄南河一发洪汛,一座座盘根错节的水葫芦“岛屿”浮游而下,猛冲桥洞,直接威胁首都曼谷的安全。维多利亚湖是非洲第一大湖.20世纪80年代水葫芦泛滥成灾,覆满湾口。一些船只夜泊开阔水面.夜间起风,一早起来就开不动了,四周被几万平方米的水葫芦团团包围.许多航线瘫痪。未经处理的各种废水排入湖中.湖水富营养化,水葫芦疯长成半人高的“森林”,致使鱼类死亡,湖水发臭。当地水产锐减,渔民失业。人们生活用水也发生困难,用湖水洗澡还会导致皮肤瘙痒。

深受水葫芦之害的各地都已向它宣战。南亚各国采用人工捞取、火焰喷射;药剂喷杀、炸药爆破等手段加以销毁,可是过了三个月它依旧欣欣向荣。雏多利亚湖畔人们采用生物防治法,在湖区放养吃水葫芦的象鼻虫.但以繁衍100亿只象鼻虫计算,起码也要日夜不停吃上20年,才能吃光水葫芦。象鼻虫吃水葫芦还可能酿成更严重的虫灾。

上世纪60年代.我国曾将水葫芦当作度荒青饲料引入,后泛滥成灾,以闽台粤为甚。福建的水葫芦覆盖面积达300平方千米,盘踞了全省四分之一的湖塘库沟水域。目前,福建已打响了专项整治水葫芦的战役。

漂洋过海远道而来的水葫芦,竟然酿成了当今最大的绿色污染,这可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啊!

1.根据一、二两段内容,概括水葫芦的三个特点。(每点不超过3个字)(3分)

2.人们为什么用“恶魔”一类的词称呼水葫芦?(2分)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只要在水中,水葫芦就能疯狂地繁殖,不到10天就能翻一番。

B.在河中形似岛屿,在湖中状如森林,都说明水葫芦的观赏性强。

C.起码经过20年,才能繁衍出吃光水葫芦的100亿只象鼻虫。

D.上世纪60年代以后,亚非部分地区成了水葫芦肆虐的重灾区。

4.“绿色污染”已经成了当代世界性的难题。请结合文章内容与下列资料,说说你对“绿色污染”的理解。(3分)

资料一:上世纪20年代,来自美洲的仙人掌盘踞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24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与农作物、牧草争地,致使畜牧业的发展严重受挫。

资料二:来自亚洲的葛藤,上世纪70年代一度占领了美国南部283万公顷的土地,挤占了公路,给农业、交通业造成巨大损失。

 

1.外表美、繁殖快、养分低 2.水葫芦影晌航运,窒息鱼类,危害健康;销毁难,难以根冶。 3.D. 4.外来植物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产、生活。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5分)

“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我不但浇灌了禾苗,荡涤了灰尘,也浸润了古今中外文人墨客多情的心,所以我的身影一再出现在各类文学作品中。

“雨的诉说”这次综合性学习,想必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结合这次综合性学习所开展的活动,完成下列各题。

①活动一:猜谜语,写成语。请根据下列诗句打一成语。(1分)

杜甫《白帝》中有诗云“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       )

②活动二:说功过,明观点。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利与弊总是密切关联。自然界的雨也是如此,它有时温柔多情,有时狂暴肆虐;有时文静如女孩,有时剽悍如野马。有了雨我们的世界才变得瑰丽多彩,有了雨我们的生活才变得滋润甘甜。某班同学针对雨的利与弊展开辩论,你赞成哪一方观点?请写出理由。(2分)

正方观点:雨的利大于弊。            反方观点:雨的害大于利。

选( ▲ )。理由:    ▲                                                     

③【活动三:读精神,写对联】平凡的雨蕴含着一种伟大,无生命的雨蕴含着深邃的内质与精神。有同学在这次综合性学习结束时想撰写一幅对联来赞赞雨对人类作出的贡献,现已想好上联,请你补出下联。(2分)

上联:春雨润物长城内外气象新,

下联:     ▲               

 

查看答案

根据题意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八百里分麾下炙,    ▲                  

2.受任于败军之际,    ▲                  

3.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   ▲              。

4.浊酒一杯家万里,   ▲               

5.《沁园春·雪》中最能表达诗人豪情壮志的主旨句是  ▲            ▲    

6.《陈涉世家》中表现陈涉远大志向的句子是“     ▲             ”!

 

查看答案

下列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  )(2分)

A.《陈涉世家》————西汉——司马光

B.《隆中对》—————晋朝——陈寿

C.《渔家傲·秋思》——北宋——范仲淹

D.《武陵春》—————南宋——李清照

 

查看答案

填人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儿那么柔和, ① ,给人一种清新、神爽、舒适之感。烟雨迷蒙,使所有的景色若隐若现,若幻若真, ②  !

A.①飘在脸上,凉沁沁的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B.①凉沁沁的,飘在脸上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C.①软绵绵的,飘在脸上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D.①飘在脸上,软绵绵的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藤野先生(14分)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A.“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B.“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C. “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段“我”和藤野先生相处的三件事。  (3分)

2.从出文中A、B、C三处语言描写中任选两句,分别指出其所表现的藤野先生的品质。(3分)

3.品味下列语句。(4分)

(1)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句中加点的词语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状态?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2)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句中“这样”指什么?)

4.“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藤野先生的话要是说出来,会是怎样的?请你以藤野先生的口吻写下他想说的话。(50字左右)(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