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写作(45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化解生活难题,跨...

写作(45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化解生活难题,跨越学习高度,迎接机遇挑战,架设心灵桥梁,独辟创新蹊径,领略人生风景,常常需要“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不懈努力。少走一步,也许功亏一篑;再走一步,可能柳暗花明。

请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60分)

题目二.题目: 这一天,让我___________(请在横线上补充题目,然后作文)

要求:⑴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⑵不限文体(诗歌除外)。⑶不少于600字。⑷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按中考评分标准给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课文内容默写(6分)

1.《观沧海》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的诗句是: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富有哲理意味的诗句是:                                   

3.《钱塘湖春行》中最能体现早春景象的诗句是:                                          

4.《天净沙秋思》的最能体现主旨的诗句是:                                                                     

5.《过故人庄》赞美了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是:                                         

6.《夜雨寄北》以想象笔法抒写别后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查看答案

下列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痴想廖阔猝然轻飞漫舞

B.遗撼喧腾蹂躏获益非浅

C.嶙峋聒噪贮蓄忍俊不禁

D.玷污涰泣澄清险象叠生

 

查看答案

给下列一段文字注音或写汉字。(2分)

大概,春日rángráng(         ),秋波dàndàn(          ),而夏呢,总是浸在苦(     )的汗水里。有闲情(     )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的要求,任选其中一题作文。

(1) 《美丽的意外》

(2) 《华丽的挑战》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②文体自定,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③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6分)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乙】李贺字长吉,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 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名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每旦日出,骑弱马,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于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女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呕出心始已耳。”

① 皇甫湜:(公元777—835),唐代散文家。②素:平时,向来。③《高轩过》:题目名。意思是高贵的车子来临,指韩皇二人来访。④通眉:两眉通连。

1.解释画线词的意思。(6分)

(1)父异焉 (       )          (2)日仲永环谒于邑人(      )

(3)指物作诗立(         )   (4)稍稍宾客其父(           )

(5)暮归(   )     (6)自有名    (     )

2.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1)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2)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

3.选出下列“于”字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分)

A舅家见之     B贤材人远矣      C厅事之东北角    D书投囊中。

4.后人从“是儿要呕出心始已耳”中引申出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          (2分)

5.仲永的最后结局是“泯然众人矣”,而李贺则成了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童年时的相同点和成年后的不同结果,给你的启发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