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诗文作品阅读(15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沉香花已尽,日晚卷梳头。物事人非事...

古诗文作品阅读(15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沉香花已尽,日晚卷梳头。物事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请结合写作背景,说说词人忧愁的原因有哪些?(3分)

2.赏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2分)

 

1.诗人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 2.愁”和“恨‘本是无形无影的东西,作者却借用巧妙的比喻,化虚为实,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写得生动真切,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照下面的例句,选择某一事物,通过情境表达自己的感情。(2分)

例句: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就小了。

 

查看答案

下列表述、诗文书写全对的项是:(3分)

A.“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B.“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是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

C.司马迁的《陈涉世家》中表明陈胜远大抱负的句子是:雁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D.“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写出了词人出猎时的雄姿和壮观场面。

E.唐雎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F.《破阵子·为陈同辅赋壮词以寄之》中“可怜白发生”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

 

查看答案

.选出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赏析不当的一项(   )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作者直接倾述了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强烈不平,让读者了解和同情他的痛苦经历。

B.颔联用典贴切,感情深沉,表达了对受害战友的悼念,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C.颈联不仅是作者感叹身世的愤激之语,而且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尾联看似平淡,其实是点睛之笔,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

D.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

阅读下面的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查看答案

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三色槿、金鱼草这些只在春天才会开的花儿,也在寒冷的天气里绽开美丽的笑颜,

                             

②四周一片寂静,我用心灵去谛听,可以听见竹枝伸展、竹叶舒张、根须蠕动的声响,

                            

A.①冬日的西湖被装点得春意盎然。②难道不会获得精神上的无限愉悦吗?

B.①将冬日的西湖装点得春意盎然。②难道不会获得精神上的无限愉悦吗?

C.①冬日的西湖被装点得春意盎然。②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无限愉悦。

D.①将冬日的西湖装点得春意盎然。②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无限愉悦。

 

查看答案

下面对联赞颂的人物,对应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②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篙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③缅想忠贞,补阙拾遗犹昨事;何来环佩,清辉香雾替诗魂。

④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A.屈原韩愈李清照李白

B.屈原陶渊明杜甫李白

C.屈原李白诸葛亮陆游

D.屈原文天祥辛弃疾岳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