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将下列句子填写在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2分)( ) 我往我的玻璃池塘里放进一些小小...

将下列句子填写在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2分)( )

我往我的玻璃池塘里放进一些小小的水生物,它们叫

食蚕。                            。这活动房子算得上是一个很精巧的编织艺术品。

①食蚕原本是生长在泥潭沼泽中的芦苇丛里的。

②确切的说,它们叫食蚕蛾的幼虫。平时隐藏在一个个枯枝做的小鞘中。

③那小鞘就是他的活动房子,也可以说是它旅行时随身带的简易房子。

④在许多时候,它依附在芦苇的断枝上,随芦苇在水中漂泊。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 ②③

D.②①④③

 

(2分)D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7——22题.(20分)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

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

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

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

翻了一番.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

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

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

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1.、 选文第一段的说明对象是       ,说明顺序是        。(2分)

2..第一自然段“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中,“隔”指的是_____________,“不隔”指的是_____________,“界”指的是____________“未界”指的是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4分)

3..匠师们设计成"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作用在于什么?(2分)

4.、“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此句中加点词“一切”、“决不”的作用是:                       (3分)

5..从第二自然段看,匠师们在阶砌旁边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地方点缀花草树木,让游览者得到美的享受.(2分)

6..第二自然段主要运用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结构顺序是________,具体说明苏州园林____________这一特征.(4分)

7..发挥想象,把上面两段文字看作两幅优美的图画,根据审美感受,你认为第一幅图画的特点是__________,第二幅图画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3分)

 

查看答案

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6题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

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

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

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

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

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

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桃花源记》的作者是        (朝代)著名诗人            。(1分)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含义 (2分)   

A.初极狭,通人 ()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便还家()

D.余人各复至其家()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 从选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在空格处填入短语。(2分)

发现桃花源——(           )——(           )—— 再寻桃花源

5..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2分)

6..作者在课文中给我们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理想社会?现在的你怎样看待这个社会?(2分)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10分)

(1)            ,猎马带禽归。乡泪客中尽,                   

(2)崔颢的《黄鹤楼》中最能表达思想感情的语句是:                  

(3)《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岳》一诗中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5)《春望》中诗人触景生情,移情于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大同社会中提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博爱精神的体现,可谓异曲同工。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官吏凶恶与老妪悲苦的鲜明对比中,流露出作者对安史之乱给老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的同情。(《石壕吏》)

(8)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同,莲花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被人们看做是“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象征。

(9)《长歌行》以百川归海,一去不回喻光阴易逝,以诗句                   劝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

(10)《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现洞庭湖的波澜壮阔的名句是                  

 

查看答案

近一段时间关于老人跌倒后,该不该去扶起来,成为了人们热议的一个话题,卫生部也发布了《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对老年人跌倒的多种情形所应采取的急救措施,进行了细致的说明。同学,假如当你面对一位跌倒的老人时,你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呢,还是担心被讹诈惹祸上身而退缩呢?请谈谈你的观点。(2分)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和平永驻?

(1)写出三个关于战争的成语。(3分)                                            

(2)写出描写战争的诗词两句。(2分)                                              

(3)你知道哪些文学作品是描写战争的?举两个例子。(2分)

(4)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题。请以一个中学生的名义给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写句话(不少于20字)表达自己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的愿望。(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