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一)文言文阅读(共15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

(一)文言文阅读(共15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1..解释划线的词(每词1分,共4分)

晓雾将(    )              夕日欲(    )

百叫无(    )       望峰心(    )

 

2..下列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四时俱  犹得晨炊        B、沉竞跃  锦游泳

C、有时见  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D、横柯蔽  负势竞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6分)

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峰“高”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什么?【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消散 坠落 消失 平静 2.B 3. 4.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订正错别字(每句2分,共14分)

住足(     )    缕空(     )    潘龙(     ) 失之毫离(     )

因地治宜(     )  别具将心(     )  紧然有序(     )

 

查看答案

给加点字注音(每词2分,共16分)

匀称(     )    推崇(     )  媒介(     )     惟妙惟肖(     )

攒聚(     )    帷幕(     )  中轴线(     )   迥然不同(     )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每句1分,共39分)

(1) 青山横北郭,           。此地一为别,              。   

浮云游子意,            。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

(2)            , 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3)            ,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 ,            

霜落熊升树,           。人家在何许,               。(梅尧臣《鲁山山行》)

(4)          ,松间沙路净无泥,           。谁道人生无再少?(苏轼 《浣溪沙》)

(5) 僵卧孤村不自哀,         。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郦道元 《三峡》

(6) 总写三峡峰峦重叠,雄伟峻拔山势的句子是:___        __,___         ___。

侧面描写山势峻拔的句子是:___           ____                 _____。

(7) 写春冬之时三峡江水澄澈、风光妩媚的句子是:___      ___           _____。

(8) 渲染山间空旷,境界清幽寂寥的句子:___           ____            _____。

陶弘景 《答谢中书书》

(9) 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10) 文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境界清新的句子是                                       

(11) 文中描绘早晚景色变化的句子是                                                 

(12) 文中对这幅清丽自然、有声有色的江南山水画的赞美之句是:

                    

(13) 文中感叹世人追逐功名,无暇欣赏奇丽的山水,从而曲折的表达作者清高的句子是: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14) 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                                    

(15) 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                                

 

查看答案

作文(60分)

    某报曾以“什么样的人最快乐”为题,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最后从应征的八万多封来信中评出四个最佳答案:作品刚刚完成,吹着口哨欣赏自己作品的艺术家;正在用沙子筑城堡的儿童;为婴儿洗澡的母亲;在手术台边一站几个小时,坚持挽救他人生命的外科医生。

  由此我们知道,快乐来自成功,来自梦想,来自爱心,来自坚持。其实,在你生活中,也一定有过来自成功、梦想、爱心、坚持的快乐。正是因为享受了成功,胸怀着梦想,付出了无私的爱,无数次执着的坚持,你的快乐才那么鲜亮,那么真切,那么丰盈。

请以“快乐,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⑵文体:记叙文。

⑶要结合自身的经历来写,写出真实的自己。

⑷书写工整规范。(4分)   

⑸不少于600 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地名。

 

查看答案

阅读白夜的《我喜欢读书》一文,完成18—22题。(20分)

①题目叫“我喜欢书”,但是想起来,最初我看到书时,并不喜欢。

②大约在我4岁的时候,我的祖父教我念书。可真难受了,我坐在那儿念天地人,山水田,一点儿意思也没有,仿佛小鸟给关在笼子里。等到祖父说了声,出去玩一会儿吧!我就像脱缰的小马,高兴极了,跑到草地上,又是跳,又是唱。

③然而,我渐渐喜欢书了,大约在5岁时。有一天,我随父亲到9里以外的马厂街去。在街头地摊上,父亲买了一部石印绘图本《三国演义》。我拿起书,一面看,一面走,一面参加刘关张三兄弟的活动。当然,也碰到不少拦路虎,我就绕过去。一路上什么也没看到,一直走到家里,我才放下了书本,离开了三兄弟,我母亲说,这个孩子入了迷了。

④我是入了迷了,不看书,我在家里是个小孩子,不得参加各种大人的活动。然而,打开书,我就像个大人,可以走到各种各样人物面前,眼看他们表演,倾听他们谈话。我从他们那里学到各种各样的东西。

⑤后来,我在西南的塘沟集市上,买到一本石印的《千家诗》。我又入了迷了,又读了一路。书中每页皆有插图,同诗对照起来看,实在有意思。我完全进入诗配画的意境中去,什么烟雨楼台呀,红杏出墙呀,完全忘记了周围的生活了。

⑥到了上中学时,碰到的书太多了,要看得快,才看得完。我记得,我在半天内看完了一本《鲁滨孙漂流记》,真是走马看花了。古人能一目十行,我想,我大概也能一目十行,觉得很高兴。于是,我就喜欢一目十行读下去,读了好多书。

⑦年纪大了,我渐渐发现,有些书一目十行下去,没有真正读懂,必须仔细读下去才行。读一遍不行,再读二遍;读二遍不行,再读三遍。有些书甚至要常常读,越读越读出其中的味道来。《杜诗镜铨》,我就看了五遍;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我就看了五遍;曹雪芹的《红楼梦》,我就看了七遍,如此等等。自然,有些书是要读一辈子的

⑧要知道书中说些什么,这是比较容易的,然而,你要把书中的财富,变成自己的,那就要费功夫了。比如说吧,我把书合起来,复述书中的一段情节,只能复述大意,如果详细复述也不如书中的精彩。这就是说,我同书还有距离。要缩短这个距离,就得认真读啊,读啊。

⑨然而,书真是太多了,也不能光埋头在几本书中,又要多看。总之,既要多而博,又要少而精。我的读书经验是,多看要一目十行,而少看要十目一行

1.题目为“我喜欢书”,但最初我看到书时,“我”为什么“并不喜欢”?(2分)

2.从文中找出表现“我”对书“入了迷了”的两个情节,并加以概括。(4分)

3.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①当然,也碰到不少拦路虎,我就绕过去.

②多看要一目十行,而少看要十目一行

4.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6分)

①这就是说,我同书还有距离。

②自然,有些书是要读一辈子的。

5.文章中提到的“既要多而博,又要少而精”是一种读书方法。在你的读书生活中也一定有自己的读书方式,请结合具体的读书体验把你的读书方法和读书收获写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4分)

方法:

收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