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书写(3分) 全卷书写3分。卷面整洁,字迹清楚,得满分;字迹潦草,随意涂改等酌情...

书写(3分)

全卷书写3分。卷面整洁,字迹清楚,得满分;字迹潦草,随意涂改等酌情扣分。

 

略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写作(60分)根据要求作文。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我们曾关注天上星星的命运,猜想浩瀚宇宙的奥秘,还有堆沙、玩水、痴想……纯粹而真实。少年的心里住着童心,不经意间,你会发现枝头的花儿在匿笑,墙角的蟋蟀在欢唱……

  大人的心里藏着童心,不信你看,爷爷与你的忘年之交,严谨的老师天真的一笑……

  让我们用眼睛去“听”,用耳朵去“看”,童心可以装下整个世界。

  以“                童心”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补全题目,可以填入"拥有""发现""久违了""美丽的""爸爸的""啊!"等;

        ②文体自选;

        ③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16行);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三)(10分)

刘桢以石自喻

刘桢性敏善辩。曹丕尝请诸文学,使甄夫人出拜。坐者皆伏,桢独平视如故。武帝闻之,大怒,命收之。后免死,输作磨工。武帝尝辇至尚方观作者,见桢匡坐正色,磨石不仰。武帝问曰:“石何如?”桢因得喻己,跪对曰:“此石出自荆山,外有五色之章,内含卞氏之珍。磨之不加莹,调之不增文。天性坚贞,受之自然。”武帝顿悟,顾左右大笑,即日还宫赦桢,复其官。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 ①敏:聪明。②文学:文学上有造诣的人。③甄夫人:指曹丕妻子。④武帝:魏武帝曹操。⑤收:逮捕。⑥辇:用人推的车。⑦尚方:官署名,专为宫中制作器物。⑧荆山:在楚国境内,相传卞和氏在荆山得璞,后琢成和氏璧。⑨章:花纹。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刘桢性敏善辩      ▲           (2)武帝闻之      ▲       

(3)跪对曰      ▲                 (4)顾左右大笑      ▲     

2..找出与下面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   )(3分)

例句:外有五色之章

A.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B. 辍耕之垄上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 长跪而谢之

3..武帝为什么“还宫赦桢,复其官”?请结合文意回答。(3分)

 

查看答案

(二)(14分)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2)故不错意也      ▲       

(3)长跪而谢之曰      ▲                 (4)徒以有先生也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3..根据文意,用课文原句填空,使语意连贯,句式整齐。(3分)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  , 免冠徒跣,以头抢地;

士之怒,      ▲      ▲  

4..秦王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样写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什么作用?(3分)

 

查看答案

(一)(4分)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1..诗歌巧妙地通过一件似乎有违常理的小事来刻画江村情事。这件小事指什么?用诗歌原句回答。 (2分)

2..诗中渲染了江村水景宁静优美的氛围,反映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2分)

 

查看答案

(二)(14分)

(七)年轻时应该去远方漂泊   肖复兴

①寒假的时候,儿子从美国发来一封E-mail,告诉我他要利用这个假期,开车从他所在的北方出发到南方去,并画出了一共要穿越的11个州的路线图。出发后的第三天,他从德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打来电话,兴奋地对我说,那里有写过《最后一片叶子》的作家欧•亨利的博物馆,而在昨天经过孟菲斯城时,他参谒了摇滚歌星猫王的故居。

②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我羡慕他,也支持他。漂泊,会让他见识到他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让他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得更宽更远。

③我也想起我自己,在比儿子还要小的年纪,驱车北上,跑到了北大荒,自然吃了不少的苦。北大荒的大风一刮,就先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天寒地冻,路远心迷,仿佛已经到了天外,漂泊的心如同断线的风筝,不知会飘落到哪里。但是,它让我见识到了那么多的痛苦与残酷的同时,也让我触摸到了那么多美好的乡情与故人,收获了只有在年轻时才能够拥有的收获。

④其实,也只有年轻时才有可能去漂泊。没错,年轻时心不安分,不知天高地厚,想入非非,把远方想像得那样好,才敢于外出漂泊。漂泊,需要勇气,也需要年轻的身体和想像力。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作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⑤年轻时,不应该将自己的心锚一样过早地沉入窄小而琐碎的泥沼里,沉船一样跌倒在温柔之乡,在网络的虚拟中和在甜蜜蜜的小巢中,酿造自己龙须面一样细腻而细长的日子,消耗着自己的生命,让自己未老先衰变成一只蜗牛,只能够在雨后的瞬间从沉重的躯壳里探出头来,望一眼灰蒙蒙的天空,便以为天空只是那样的大,那样的脏兮兮。青春,就应该像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借着风力也要飘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处女地。

⑥漂泊,是年轻的梦的张扬,是年轻的处女作的书写。尽人皆知的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17岁就曾经随其父亲和叔叔远行到小亚细亚,21岁独自一人漂泊整个中国。奥地利的音乐家舒伯特,20岁那年离开家乡,开始了他维也纳的贫寒的艺术漂泊。我国的徐霞客,22岁开始了他历尽艰险的漂泊,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当然,我还可以举出如今被称为“北漂一族”——那些生活在北京农村简陋住所的人们,也都是在年轻的时候开始了他们的最初漂泊。哪怕那漂泊如同舒伯特的《冬之旅》一样,茫茫一片,天地悠悠,前无来路,后无归途,铺就着未曾料到的艰辛与磨难,也是值得去尝试一下的。 

⑦我想起泰戈尔在《新月集》里写过的诗句:“只要他肯把他的船借给我,我就给它安装一百只桨,扬起五个或六个或七个布帆来。我决不把它驾驶到愚蠢的市场上去……我将带我的朋友阿细和我做伴。我们要快快乐乐地航行于仙人世界里的七个大海和十三条河道。我将在绝早的晨光里张帆航行。中午,你正在池塘洗澡的时候,我们将在一个陌生的国王的国土上了。”那么,就把自己放逐一次吧。只有年轻时去远方漂泊,才会拥有这样充满泰戈尔童话般的经历和收益,那不仅是他书写在心灵中的诗句,也是你镌刻在生命里的年轮。

(文章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说说为什么“年轻时应该去远方漂泊”?(4分)

2..阅读第⑥段,仿照示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人物

事迹

马可•波罗

21岁独自一人漂泊中国

舒伯特

(1)

徐霞客

(2)

北漂一族

年轻时开始在北京的漂泊生活

3..第⑦段引用泰戈尔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

4..阅读下面的材料,并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年轻时应该去远方漂泊”这句话的理解。(3分)

材料一:曾有记者问作家何立伟:你觉得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他的回答是:“经历。”

材料二:一位作家访问美国,问旅美作家钟阿城这一个月要跑哪些地方为好。钟阿城说:“多跑,乱跑,遇意外之人,遇意外之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