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三)唐雎不辱使命(8分) 《战国策》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

(三)唐雎不辱使命(8分)

《战国策》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2分)

(1) 长跪而     ▲       (2)寡人     ▲      

2..下列各组划线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而安陵以五十里地存者 夫专诸刺王僚也,

B.头抢地耳徒有先生也

C.仓鹰击殿上何至此!

D.长跪谢之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4..唐雎以“士之怒”回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2分)

 

1.(1)道歉(2)明白,懂得(2分。每个解释1分。) 2.C(2分) 3.(1)韩、魏灭亡了,安陵却凭五十里地保存了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2分。关键词“以”、“徒”、“以”各0.5分。) 4.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二)给最爱的他们安全感(12分)

沈奇岚

①每个孩子都被父母指责过不懂事,那句“都是为了你好”听过千遍万遍,“知道,知道,我都知道”也答了千遍万遍。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一直在发生?

②我们的父母有个有趣的标准,听话的就是好孩子,不听话的就是坏孩子。换言之,就是停留在父母框架里的就是父母喜欢的孩子,任何突破框架的企图都是叛逆、不听话、不懂事甚至不孝顺。

③你想自己做决定,想过自己的人生。但是,在父母的框架里,你常常碰壁。他们希望你留在那个框架里面,因为他们怕你出去了会不安全。

④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父母的框架都是保护性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饭前要洗手”、“听老师的话”,等等。那是他们的人生经验,他们用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来为我们筑起保护墙。但是任何框架都可能陷入一种惯性。他们习惯了这种保护你的方式,却还没有习惯你已经长大,世界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你想要空间,不得不和这个框架发生冲突。你没办法责怪他们,他们的框架都是出于爱。你在他们的框架之内,他们才觉得你是安全的,他们才有安全感。

⑤很多年以后,你会发现,父母对我们人生的横加干涉,无非是怕我们做了糟糕的选择——他们心里没有安全感,对框架之外的世界没有信心。

⑥如果你希望父母尊重你的选择,你必须要给他们安全感——你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可以从小事做起,甚至从妥协做起。独立从来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用脚踏实地的行为挣来的。让父母有安全感有两条路,一条是最方便的听话之路,父母要求你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条路在你长大之后会越来越难走,你会分不清楚“他们想要什么”和“你想要什么”。

⑦一条就是有些难度的独立之路,你要比他们更强大。这句话的意思不是你要通过压倒他们来达到强大,而是你要通过理解他们和保护他们变得更强大,强大到他们能够意识到你能照顾好自己了,甚至能照顾他们了。不要等他们老了,你才觉得该照顾他们了。说到这里,你会不会笑——给父母安全感?

⑧真的,试试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你们的关系,就会明白许多的冲突并不是他们不尊重你,而是他们没有安全感,他们不知道你已经长大。他们的横加干涉可能是一种过度的担心,是一种婉转但是失败的爱的表达。

⑨坦白地说,期待父母因为你而有所改变,恐怕是种奢望。所以你要更努力,试着去理解自己的父母,理解他们的怕与爱,理解他们的局限、他们的爱好、他们的愿望。

⑩其实当父母是世间最辛苦的工作,为了保护他们的孩子,哪怕自己碰得鼻青脸肿也要努力强大。他们为你提供了那么长久的爱和安全感,现在,轮到你了。长大吧!

(选自2010年第19期《读者》)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本文所说的“父母框架”是指什么?(2分)

3..第②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4..作者认为,要给父母以安全感,必须理解他们。我们应该怎样理解父母呢?请用文中的原话回答。(2分)

5..文章说,让父母有安全感有两条路可走。你赞成走哪条路?说说你的理由。(3分)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年级组长就“学习习惯与学习效果之关系”对初中三个班(每班40人)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

            效  果

习 惯           

进入年级前50名

进入年级前50到100

排在100名之后

一班:讨论学习

6人

9人

25人

二班:安静学习

14人

10人

16人

三班:时讨论,时安静

7人

21人

12人

(1)根据上表,你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                   

(2)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简要分析产生上述结论的原因。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7分)

(1) 只恐双溪舴艋舟,    ▲            。

(2)             ▲         ,只有香如故。

(3) 鸡声茅店月,        ▲            。

(4)《观刈麦》中表现炎炎烈日下,丁壮妇孺辛勤劳作的句子是      ▲           ▲         

(5)《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品格的语句      ▲               ▲     

 

查看答案

请将下面诗句用楷书写在下列方格中,相信你一定能写得准确、工整、美观。(3分)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查看答案

写作(30分)

请你以“温暖的味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班级名字和校名;

④6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