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根据所给拼音写出汉字。(2分)
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fù) 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jiàn) 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这就是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刘伟,他说:“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刘伟10岁时因一场事故而被(jié) 去双臂,19岁学习钢琴,一年后就达到相当于用手弹钢琴的专业7级水平; 23岁他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舞台,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男孩的奇迹。“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陆小华说:脚下风景无限,心中音乐如梦。刘伟,用事实告诉人们,努力就有可能。今天的中国,还有什么(lì) 志故事能赶上刘伟的钢琴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
我们常想拥抱一下自己的亲人,但总是等适当的时机;我们常想写封信给最好的朋友,表达一下浓郁的情谊,但总是告诉自己不急;我们常想完成自己的一项创意,但总是说“找机会”;我们常想……很多美妙的想法就这样被搁置了。其实每天早上我们睁开眼睛时,都要告诉自己这是特别的一天,是多么可贵的一天,要做的事就从现在开始。
请以“就从现在开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四)李世民畏魏征(8分)
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①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②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③。尝谒告④上冢,还,言于上日:“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日:“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⑤,自臂⑥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⑦久不已,鹞竞死怀中。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回:回转,扭转。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③霁威:息怒。④谒告:请假。⑤鹞:猛禽。⑥臂: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⑦固:故意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3分)
⑴善回人主意 ▲ (2)故中辍耳 ▲ (3) 上尝得佳鹞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3..魏征向皇上奏事时,为什么故意久久不停止?请作简要分析:(3分)
(三)唐雎不辱使命(8分)
《战国策》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2分)
(1) 长跪而谢之 ▲ (2)寡人谕矣 ▲
2..下列各组划线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
B.以头抢地耳徒以有先生也 |
C.仓鹰击于殿上何至于此! |
D.长跪而谢之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4..唐雎以“士之怒”回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2分)
(二)给最爱的他们安全感(12分)
沈奇岚
①每个孩子都被父母指责过不懂事,那句“都是为了你好”听过千遍万遍,“知道,知道,我都知道”也答了千遍万遍。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一直在发生?
②我们的父母有个有趣的标准,听话的就是好孩子,不听话的就是坏孩子。换言之,就是停留在父母框架里的就是父母喜欢的孩子,任何突破框架的企图都是叛逆、不听话、不懂事甚至不孝顺。
③你想自己做决定,想过自己的人生。但是,在父母的框架里,你常常碰壁。他们希望你留在那个框架里面,因为他们怕你出去了会不安全。
④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父母的框架都是保护性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饭前要洗手”、“听老师的话”,等等。那是他们的人生经验,他们用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来为我们筑起保护墙。但是任何框架都可能陷入一种惯性。他们习惯了这种保护你的方式,却还没有习惯你已经长大,世界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你想要空间,不得不和这个框架发生冲突。你没办法责怪他们,他们的框架都是出于爱。你在他们的框架之内,他们才觉得你是安全的,他们才有安全感。
⑤很多年以后,你会发现,父母对我们人生的横加干涉,无非是怕我们做了糟糕的选择——他们心里没有安全感,对框架之外的世界没有信心。
⑥如果你希望父母尊重你的选择,你必须要给他们安全感——你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可以从小事做起,甚至从妥协做起。独立从来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用脚踏实地的行为挣来的。让父母有安全感有两条路,一条是最方便的听话之路,父母要求你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条路在你长大之后会越来越难走,你会分不清楚“他们想要什么”和“你想要什么”。
⑦一条就是有些难度的独立之路,你要比他们更强大。这句话的意思不是你要通过压倒他们来达到强大,而是你要通过理解他们和保护他们变得更强大,强大到他们能够意识到你能照顾好自己了,甚至能照顾他们了。不要等他们老了,你才觉得该照顾他们了。说到这里,你会不会笑——给父母安全感?
⑧真的,试试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你们的关系,就会明白许多的冲突并不是他们不尊重你,而是他们没有安全感,他们不知道你已经长大。他们的横加干涉可能是一种过度的担心,是一种婉转但是失败的爱的表达。
⑨坦白地说,期待父母因为你而有所改变,恐怕是种奢望。所以你要更努力,试着去理解自己的父母,理解他们的怕与爱,理解他们的局限、他们的爱好、他们的愿望。
⑩其实当父母是世间最辛苦的工作,为了保护他们的孩子,哪怕自己碰得鼻青脸肿也要努力强大。他们为你提供了那么长久的爱和安全感,现在,轮到你了。长大吧!
(选自2010年第19期《读者》)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本文所说的“父母框架”是指什么?(2分)
3..第②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4..作者认为,要给父母以安全感,必须理解他们。我们应该怎样理解父母呢?请用文中的原话回答。(2分)
5..文章说,让父母有安全感有两条路可走。你赞成走哪条路?说说你的理由。(3分)
综合性学习(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年级组长就“学习习惯与学习效果之关系”对初中三个班(每班40人)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
效 果 习 惯 |
进入年级前50名 |
进入年级前50到100 |
排在100名之后 |
一班:讨论学习 |
6人 |
9人 |
25人 |
二班:安静学习 |
14人 |
10人 |
16人 |
三班:时讨论,时安静 |
7人 |
21人 |
12人 |
(1)根据上表,你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
(2)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简要分析产生上述结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