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通过此次班团课,让我懂得了同学之...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通过此次班团课,让我懂得了同学之间要互相谦让。

B.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C.在节能环保型社会里,人们的低碳意识正在进一步增强。

D.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C (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2分)

A.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

B.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

C.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D.等到雏鸟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地长大以后,我更爱它们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词语。(2分)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  niàng ▲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liáo  liàng ▲    的响着。

 

查看答案

作文(30分)

人,总在变化——从待人接物到处事态度,从言谈举止到心理状态,从衣着打扮到气质风度,从兴趣爱好到目标追求。当人生开始一个新阶段的时候,这种变化来得更猛。现在,你已走进初中的校门了,你发觉自己在不经意之间已悄然发生变化了吗?

请你选择某一方面,与你小学时进行比较,以“我在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查看答案

(二)齐人攫金(8分)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yù,出售)金者之所(地方),因(乘机)攫(juú,抢)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徙见金。”

1.、解释下列划线词:(2分)

① 清旦衣冠而之市        ② 鬻金者之所      

③ 因攫其金而          ④ 见金     

2..下列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清旦衣冠而之市     B. 吏捕得之     C. 学而时习之     D.驱之别院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4..齐人大胆攫金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原话回答)(2分)

 

查看答案

(一) 论 语   (8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1),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解释下列划线词。(2分)

① 人不知而不      ② 不习乎       ③ 知也     ④ 死而后   

2..请找出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2分)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吾日三省吾身。

C.由,诲女知之乎?          D.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2分)                  

4..从选文中找出两个成语:            (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