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1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1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

   ⑴故时有物外之。(     )        ⑵项为之。      (    )

⑶徐喷烟。     (     )        ⑷使冲烟而飞鸣。(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⑴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⑵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3.. 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3分)

 

1.(1)情趣、意趣  (2)通“僵”,义为“僵硬” (3)用 (4)它,代蚊子 (每小题1分) 2.(1)(只要)见到微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查看它的纹理。(2分) (2)(我)暗暗把它们比作一群鹤在空中飞舞。(2分) 3.有很强的好奇心、有很强的观察力、有很丰富的想象力、有很好的观察习惯和对生活热爱的童心。(写出一点得一分,只要写出任意3点就得3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二)最美好的时刻(12分)

    

人,在他的一生中有一段最美好的时刻。

  记得我的这一时刻出现在八岁那一年。那是一个春天的夜晚,我突然醒了,睁开眼睛,看见屋子里洒满了月光,四周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温暖的空气里充满了梨花和冬青树丛发出的清香。如此宁静、平和的自然景致深深地吸引了我。

  我下了床,踮着脚轻轻地走出屋子,随手关上了门。母亲正坐在门廊的石阶上,她抬起头,看见我,笑了笑,一只手拉我挨着她坐下,另一只手就势把我揽在怀里。整个乡村万籁俱寂,临近的屋子都熄了灯,月光是那么明亮。远处,大约一英里外的那片树林,黑压压地呈现在眼前。那只看门狗在草坪上向我们跑来,舒服地躺在我们脚下,伸展了一下身子,把头枕在母亲外衣的下襟。我们就这样待了很久,谁都不出声,内心也一片宁静。

  然而,在那片黑压压的树林里却并不那么宁静——野兔子和小松鼠、负鼠和金花鼠,它们都在那儿奔跳、欢笑;还有那田野里,那花园的荫影处,花草树木都在悄悄地生长。四周又都洋溢着生的气息。

  我还会注意自然世界里的生命成长。那些红的桃花,白的梨花,很快就会飘散零落,留下的将是初结的果实;那些野李子树因阳光和风雨的照料,会长出滚圆的、像一盏盏灯笼似的野李子,野李子又酸又甜;还有那青青的瓜藤,绽开着南瓜似的花朵,花朵里满是蜜糖,等待着早晨蜜蜂的来临,但是过不了多久,你看见的将是一条条甜瓜,而不再是这些花朵了。啊,在这无边无际的宁静中,生命——这种神秘的东西,它既摸不着也听不见,只有大自然那无所不能、温柔可爱的手在抚弄着它——正在活动着,它在生长,它在壮大。

  一个八岁的孩子也许还不知道自己正沉浸在这无边无际的宁静、和谐之中。不过,当他看见一颗星星挂在雪松的树梢上时,他痴迷了;当他听见一只小鸟在月光下婉转啼鸣时,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当他的手触到母亲的手臂时,他感到自己是那么舒坦。此时此刻,他就是自然,自然就是他了;人与四周的一切相融而合一了。

  这个夜晚的情景对他来说也许是莫名其妙的,也许已经使他模糊地意识到真正美好的生命的含义。

 

1..对于八岁时的“我”来说,哪些情景使我感受到这是一段“最美好的时刻”?根据文意,分点概括回答。(3分)

2..下面是两个写得生动传神的句子,它们好在哪里呢?请分别进行赏析。(6分)

①母亲正坐在门廊的石阶上,她抬起头,看见我,笑了笑,一只手拉我挨着她坐下,另一只手就势把我揽在怀里。

②那些野李子树因阳光和风雨的照料,会长出滚圆的、像一盏盏灯笼似的野李子,野李子又酸又甜。

3..读了上文,从作者对人与自然的情景描写中,你认为最后一段加点的“真正美好的生命”的含义是什么?(3分)

 

查看答案

(一)(13分)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从语段中找出描写“我”爬下悬崖时心理变化的词语,将其填入下面的框中,并说明其作用。(4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当我最后爬下了悬崖,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后,为什么我“先是啜泣了会儿,然后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3分)

3..“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右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这个句子中的“探”字能否改成“站”字?为什么?(3分)

4..对文中父亲的教育方法你赞成还是反对?请说出你的理由。 (3分)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两句子,使之构成一个语意相关的排比句。(3分)

希望,它是如此的神奇。它能让一个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              ,在             。只要我们自己不放弃,就没有力量能够摧毁我们心中的希望。

 

查看答案

根据下列语境理解言外之意(3分)

一作曲家带着自己创作的曲子向一位著名的音乐大师请教。在听演奏的过程中,这位大量不断地脱帽。演奏完毕,作曲家连忙问道:“大师是不是家里太热?”大师说:“不热,我有踫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中我碰到那么多熟人,不得不连连脱帽。”

这位音乐大师的言外之意是                       

 

查看答案

以下文学常识选项不正确的是(   )(3分)

A.《老王》作者杨绛,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

B.《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我们还学过他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风筝》以及小说《社戏》。

C.《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雨果,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等。

D.《背影》作者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现代散文家、诗人、教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