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2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2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译文: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2..用原文语句作答:(3分)

(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加横线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

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3分)

 

1.(1)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2)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2.(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避秦时乱 3.A 4.表达诗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宁静淳朴的和谐生活环境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不管有多大能nài(     )的说谎者都不可能把谎言编得天衣无fèng(     ),他们在真理面前都显得那么地张皇失cuò(      ),而且都将受到真理的制cái(       ),最终,一切荒miù(      )的论谈都将dàng(       )然无存。

 

查看答案

书写题

(1)、卷面书写(3分)

请你在答题中努里做到书写正确、工整。评卷者将根据卷面书写给你几分。

(2)、请将下面的字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 (2分)

品味精彩文章,抒写智慧人生。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写作:(40分)    

题目:这样做,值得

或许是一次选择,或许是一种坚守,或许是一个尝试……当我们回眸时,因为它表现了真我,磨炼了意志,增加了勇气,丰富了我们人生的阅历,从而让我们铭记,并为之深深回味。

要求:①以记叙为主,兼用多种表达方式;②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行文流畅;③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19题。(11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①屋舍俨然      ②便还家      ③其丈夫担粪灌园      ④余而慕之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3..【甲】【乙】结合文中内容说说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的共同之处。(3分)

 

查看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问题。(4分)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补充点评。

诗人搬家作别久住的湖上亭,亭边柳条、藤蔓轻展,枝头黄莺鸣声悠悠,一“系”一“啼”别有意味,仿佛是它们                          之情的自然流露。(2分)

2..完成随感。

花草本是无情物,但诗人笔下的一草一木却多情多义,那是因为                            

                                     。(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