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

1.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①非独贤者有(   )心也            ②故(    )有所不辟也

(   )尔而与之                   ④所识穷乏者(     )我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2分)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作者在文中赞扬和批评了怎样的人?(2分)

 

1.(1)这,这样(2)祸患、灾难(3)用脚踢(4)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4分,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给分) 2.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就放弃生命而选择正义。(2分,意思对即给分) 3.赞扬舍生取义;批评苟且偷生(见利忘义)。(2分,意思对即给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4分)  

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进云深处亦沾衣。

1.首句中“弄”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查看答案

作文(60分)

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

我们曾关切蚂蚁王国的命运,猜想浩瀚宇宙的奥秘,还有堆沙、玩水、痴想……纯粹而真实。少年的心里住着童心,不经意间,你会发现枝头的花儿在匿笑,墙角的蟋蟀在欢唱……

大人的心里藏着童心,不信你看,爷爷与你的忘年之交,严谨的老师天真的一笑……

  让我们用眼睛去“听”,用耳朵去“看”,童心可以装下整个世界。

  以“                童心”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补全题目,可以填入“拥有”“发现”“久违了”“美丽的”“爸爸的”“啊!”等;

②文体自选;

③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16行);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不龟手之药(13分)

宋人有善为不①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②。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技百金,请与之。”

客得之,以吴王。越有难③,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

能不龟手一也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释疑:①不龟手之药:防治皮肤冻裂的药。龟:jūn,通“皲”,皮肤受冻开裂。②以洴澼洸为事:把在水中飘洗棉絮作为职业。③难:发难,入侵。这里指越国对吴国有军事行动。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4分)

①聚族而曰:(  )                ②今一朝而技百金:(  )  

③客得之,以吴王:(   )         ④以封:(    )

2.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3分)

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句子(3分)

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

4.读完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启示呢?(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题目。(14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6ec8aac122bd4f6e,子知之乎?夫鹓6ec8aac122bd4f6e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6ec8aac122bd4f6e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以梁国而吓我邪?                                                      (节选自《<庄子>故事两则》)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1)故患有所不也(       )        (2)欲代子 (         )

(3)故不为苟得也(         )        (4)于是鸱得腐鼠(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这个句子的意思。(3分)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3.庄子在文中将自己比作        的“鸩鶵”,将惠子比作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鸱”,把“腐鼠”比作        ,巧借鸩鶵的故事辛辣地讥讽了惠子。(2分)

4.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孟子《鱼我所欲也》中“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也体现了这种追求。(2分)

5.《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三篇文章中孟子的思想主张与《<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庄子的思想主张有很大不同。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孟子与庄子思想主张的不同点。你赞同哪种思想主张?简谈你的理由。(3分)

 

查看答案

忘记玄奘是可耻的(13分)

周国平  

⑴在中国历史上,世界级的精神伟人屈指可数,玄奘是其中之一。玄奘不但是一位伟大的行者、信仰者,更是一位伟大的学者。在他身上,有着在一般中国学者身上少见的执著求真的精神。去印度之前,他已遍访国内高僧,详细研究了汉传佛教各派学说,发现它们各执一词。用已有的汉译佛经来检验,又发现译文很多模糊之处,不同译本意思大相径庭。因此,他才“誓游西方,以问所惑”,到佛教的发源地寻求原典。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求取和翻译佛教经典。其中,取经用了17年,译经用了19年。他是一个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的人,有极其明确的目标,因而能够不为任何诱惑所动。取经途中,常有国君挽留他定居,担任宗教领袖,均被他坚辞。回国以后,唐太宗欣赏其才学,力劝他归俗,“共谋朝政”,也遭他婉谢。

⑵超常的悟性加极端的认真,使玄奘在佛学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他所翻译的佛经,在量和质上皆空前绝后,直到一千三百多年后的今天,仍无人能够超越。他的佛学造诣由一件事可以看出:在印度时,戒日王举行著名的曲女城大会,请他讲大乘有宗学说,到会的数千人包括印度的高僧大德全都叹服,无一人敢提出异议。以访问学者身份成为外国本土文化首屈一指的大师,这在中国历史上找不出第二个例子。作为对比,近百年来,中国学者纷纷谈论和研究西学,但是,不必说在西学造诣上名冠欧美,即使能与那里众多大学者平起平坐的,可有一人?

⑶世界知道玄奘,则多半是因为《大唐西域记》。这本书其实是玄奘西行取经的副产品,仅用一年时间写成,记述了所到各地的概况和见闻。西方考古学者根据此书在新疆、印度等地发掘遗址,皆得到证实,可见玄奘治学的严谨。这本书为印度保存了古代和七世纪前的历史,如果没有它,印度的历史会是一片漆黑,人们甚至不知道佛陀是印度人。正因为如此,玄奘之名在印度家喻户晓,而《大唐西域记》则成了学者们研究印度历史必读的经典。其实,不但在印度,而且在日本和一些亚洲国家,玄奘都是人们最熟悉和崇敬的极少数中国人之一。

⑷我由此想到,这样一位受到许多国家人民崇敬的中国人,今天在自己的国家有多少人真正知道他?今天许多中国人只知道电视剧上那个娱乐化的唐僧,不知道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懂得他的伟大的人就更少了。一个民族倘若不懂得尊敬自己历史上的精神伟人,就不可能对世界文化作出新的贡献。应该说,忘记玄奘是可耻的。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作者认为玄奘“是一个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的人,有极其明确的目标,因而能够不为任何诱惑所动”,请细读第一段,说说哪三处地方能具体表现这一点。(3分)

3.第二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4.诚如文章末段所言,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精神伟人被电视剧等形式“娱乐化”了,对此等现象,人们看法不一:有人认为这是对伟人的亵渎与不敬,不该提倡;但也有人认为,以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介绍伟人未尝不可。你赞成哪一种看法?请结合文章说说理由。(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