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列夫·托尔斯泰》文段,回答下列问题(8分)
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仪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人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 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1.你知道列夫·托尔斯泰作品吗?请写出两部作品。(2分)
2.概括文段所描写的内容。(2分)
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本段对眼睛的描写很成功,你认为作者描写的成功之处是
。(2分)
4.你是怎样理解“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2分)
阅读《藤野先生》中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甲)①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②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③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全是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④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⑤“万岁!”他们(A)都拍掌欢呼起来。
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⑦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B)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
⑧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乙)这一学年没有完业,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摘自《呐喊·自序》
1.(甲)文中两个“他们”各指的是什么人?(2分)
A B
2.(甲)段中的第⑧句“那时那地”指的是 ,“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指的是 。(2分)
3.作者为什么感到“这一声特别听得刺耳”?选择正确的解释( )2分
A.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 |
B.对噪音特别反感。 |
C.听不惯日本学生的疯狂欢呼。 |
D.认为课堂上不应该大声吹呼。 |
4.(乙)段中“那一回”指的是 2分
5.从(乙)中看“我的意见都变化了”的原因是什么?2分
6.从表达方式看(甲)段以 为主,(乙)段以 为主。2分
名著阅读( 4分)
胡适《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角儿。只有一次我做史文恭,被花荣一箭从椅子上射倒下去”请说说“诸葛亮、刘备”是哪部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并写出有关他们的两个成语或典故。
1.诸葛亮、刘备是:《 》里的人物;史文恭、花荣是:《 》里的人物 (2分)
2.关于诸葛亮(刘备)成语或典故: 、 (2分)
班级准备开展“寻觅春天的踪迹”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用行动来参加吧!
1.请写出一首你最熟悉的歌颂春天的歌曲名称。(2分)
2.请你写出含“春”字的成语两个。(2分)
3.请你写出一联描写春天的诗句。(2分)
阅读下面语段(8分)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的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然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息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的火蛇,在大海里wānyán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之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1.第二自然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加以订正。(2分)
改为 改为
2.给加横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深渊( ) wānyán( )
3.“高傲”原是 ,在文中是 。(从感情色彩分析 2分)
4.仿造例句:用“这是 ,在 ,在 ”造句。(2分)
古诗默写(5分)
1. ,松柏有本性。
2.海内存知己, 。
3.念天地之悠悠, 。
4.《终南别业》中表现诗人悠闲超然的句子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