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限20字以内) 他们感动着古城襄樊...

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限20字以内)

他们感动着古城襄樊,他们的故事传颂在襄江两岸。2011年3月25日晚由襄樊市委宣传部主办的2010年度感动襄樊十大人物评选结果揭晓。

被评选出的感动襄樊2011年度十大人物是:年复一年的抚养、教育40多个“问题孩子”的江建军;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地成就一番事业的王国良;重病在身,却把最后的能量献给山区教育的肖永才;面壁十载,临摹永乐宫壁画的“画痴”刘庸之……他们身份各异,经历不同,但都有共同的一点,那就是拥有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

 

 

2010年度感动襄樊十大人物评选结果揭晓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练习写作文,要多读,多写,日子久了,自然熟能生巧

B这些一千多年前的石雕作品,件件都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

C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中国女排的姑娘们一鼓作气,又连胜两局,将金牌收入囊中。

D台独分子别出心裁的修改中学历史教科书,企图“去中国化”。

 

查看答案

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句中划线字的读音。(2分)

论英雄不计成败,( )风流可鉴兴亡。中华近代,国难当头,百年忧患,敌( )同仇。聚散沙城塔,变弱者为健儿。东方巨人如睡狮惊醒,民族魂魄化为凤凰涅磐。

 

查看答案

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2分)诵读古诗,领汇意境,揣磨语言。

 

查看答案

写作50分

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作文

1: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有欢乐,有忧伤;有振作,也有迷惘;有师长的叮咛和教诲,有同学的宽容和赞赏……一件件往事记忆犹新、一幕幕场景历历在目,这些犹如人生长中泛起的朵朵浪花,这里的每一朵浪花都是美丽的。请结合自己的人生成长经历,以“一朵美丽的浪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题目:        之乐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600字的文章,力求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与真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面问题。(12分)

给最爱的他们安全感

沈奇岚

①每个孩子都被父母指责过不懂事,那句“都是为了你好”听过千遍万遍,“知道,知道,我都知道”也答了千遍万遍。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一直在发生?

②我们的父母有个有趣的标准,听话的就是好孩子,不听话的就是坏孩子。换言之,就是停留在父母框架里的就是父母喜欢的孩子,任何突破框架的企图都是叛逆、不听话、不懂事甚至不孝顺。

③你想自己做决定,想过自己的人生。但是,在父母的框架里,你常常碰壁。他们希望你留在那个框架里面,因为他们怕你出去了会不安全。

④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父母的框架都是保护性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饭前要洗手”、“听老师的话”,等等。那是他们的人生经验,他们用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来为我们筑起保护墙。但是任何框架都可能陷入一种惯性。他们习惯了这种保护你的方式,却还没有习惯你已经长大,世界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你想要空间,不得不和这个框架发生冲突。你没办法责怪他们,他们的框架都是出于爱。你在他们的框架之内,他们才觉得你是安全的,他们才有安全感。

⑤很多年以后,你会发现,父母对我们人生的横加干涉,无非是怕我们做了糟糕的选择——他们心里没有安全感,对框架之外的世界没有信心。

⑥如果你希望父母尊重你的选择,你必须要给他们安全感——你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可以从小事做起,甚至从妥协做起。独立从来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用脚踏实地的行为挣来的。让父母有安全感有两条路,一条是最方便的听话之路,父母要求你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条路在你长大之后会越来越难走,你会分不清楚“他们想要什么”和“你想要什么”。

⑦一条就是有些难度的独立之路,你要比他们更强大。这句话的意思不是你要通过压倒他们来达到强大,而是你要通过理解他们和保护他们变得更强大,强大到他们能够意识到你能照顾好自己了,甚至能照顾他们了。不要等他们老了,你才觉得该照顾他们了。说到这里,你会不会笑——给父母安全感?

⑧真的,试试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你们的关系,就会明白许多的冲突并不是他们不尊重你,而是他们没有安全感,他们不知道你已经长大。他们的横加干涉可能是一种过度的担心,是一种婉转但是失败的爱的表达。

⑨坦白地说,期待父母因为你而有所改变,恐怕是种奢望。所以你要更努力,试着去理解自己的父母,理解他们的怕与爱,理解他们的局限、他们的爱好、他们的愿望。

⑩其实当父母是世间最辛苦的工作,为了保护他们的孩子,哪怕自己碰得鼻青脸肿也要努力强大。他们为你提供了那么长久的爱和安全感,现在,轮到你了。长大吧!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本文所说的“父母框架”是指什么?(2分)

3.第②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4.作者认为,要给父母以安全感,必须理解他们。我们应该怎样理解父母呢?请用文中的原话回答。(2分)

5.文章说,让父母有安全感有两条路可走。你赞成走哪条路?说说你的理由。(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