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遥远的岛》,完成答题。(16分) 遥远的岛 (芬兰)别卡宁 在天气晴朗的日...

阅读《遥远的岛》,完成答题。(16分)

遥远的岛

(芬兰)别卡宁

  在天气晴朗的日子,辽阔的水面上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一座孤独的小岛。打从汉奈斯和别卡记事的时候起,他们就一直对那个岛怀着永不减退的兴趣。岛上密密层层长着一片茂密的、异常高大的松林,小岛因而宛若一束绝妙的花束,插在一望无垠的大海花瓶里。它从早到晚一直沐浴在阳光之中。当太阳的巨轮在东方天际刚一露头,转瞬间,阳光就已经在爱抚小岛上那些参天大树的树梢了;而当红日西沉的时候,它又仿佛依依惜别,用熊熊燃烧着的余晖把那些树染得红艳艳的。风和暴雨在小岛上比在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加猖獗。不管风从哪边吹来,无依无靠的小岛总是怀着快乐的轻信态度迎接它。风暴大作时,海浪撞击着岸边的岩石,浪花四溅,几乎一直飞上松树梢头。风在浓密的树冠间狂暴、凶狠地猖狂肆虐。阴雨的时候,小岛仿佛裹在一片灰蒙蒙的雾幕里,看起来神秘得像是一个谜。秋天,树林被红红黄黄的斑点装扮得绚烂多彩。渐渐地,树叶都落光了,小岛上挺拔俊秀的松树却依然像往常一样,在秋日浪花飞溅的寒波上巍然耸立着,朝气蓬勃,郁郁葱葱,青翠欲滴。而冬天,当大海冰封,雪为万物盖上一层白毡的时候,小岛就穿上一身冰霜的盛装,宛如披上豪华的王袍,上面缀满了千百万颗灿烂发光的钻石,变幻莫测,异彩纷呈。

  他们竭力探听小岛上的情况,常常向父亲提出一连串无穷无尽的问题,然而得到的却只是一些很简短的回答。小岛实在是太没有价值了,怎么能引起一个成年男人的兴趣呢?

  不过孩子们从远处用自己的眼睛眺望着小岛,他们绝不能相信,它是像父亲所断言的那样索然无味。他们从前就已发现,世界上有不少事物,它们的美不能打动父亲的心。

  孩子们的思想里片刻也忘不了这个小岛,直到有一天他们觉得:他们简直是非到那儿去一趟不可了——这是不足为奇的。

  不过怎么去呢?路很远,父亲极其严格地禁止孩子们用船,他们也不敢违抗他的命令。那么怎么办呢?因为要到那个小岛,只能从海上去——坐船或者是从冰上走过去。这么说,没有任何别的办法了——得等到冬天。

这期待已久的日子、实现理想的日子终于来到了。

两个孩子用因急不可耐而发抖的手拿出了滑雪板,偷偷地上路了,他们的心在战栗。一月的寒风冷彻骨髓,刺痛他们的面颊,使他们感到像火烧似的。遥远的太阳的寒光照得人眼花,可是毫无暖意。滑雪板滑得很顺利,孩子们看到前面就是在寒冷的闪光中变化万千的目的地,于是越来越鼓足劲头,继续向前滑去。他们所有的念头、所有的思想都集中到了那个奇迹的岛上,而随着每一次挥动滑雪杖,它离他们就越来越近了。

  他们曾那样日夜梦想的奇遇,令人头晕目眩的童话中的奇遇,当他们的脚踏上小岛的一瞬间,这一切就都要实现了!所有他们读过的童话,所有他们梦想过的奇迹,千千万万的童话和奇迹,今天一定都会成为现实。他们的嘴笑得闭不拢,向太阳和灿烂发光的雪面冰凌微笑着,他们忘记了世界上的一切,只除了一点:今天是他们的节日,滑雪板正带着他们向遥远的小岛飞驰。

  当太阳的最后一束光线在遥远的小岛上逐渐熄灭的时候,孩子们回来了。他们回来的时候十分疲倦,神情严肃。虽然在深红色的夕照中,岛上寒冷的闪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耀眼夺目,但他们不再眺望了,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了真实情况,赤裸裸的、阴郁而令人痛苦的真实:遥远的神话般的小岛原来只不过是一片不成样子的可怜的荒野,遍地砾石,遍地都是暴风雨遗留下来的痕迹。那儿只有普通的泥土和石头,最常见的石头和泥土——和他们的脚每天踩着的泥土完全一样,甚至还要差一些,更加粗糙,更加贫瘠。岛上的树林里也是一些最普通的树木,最常见的松树,高大的褐色的树干耸立在乱石之间,生着弯曲的、被暴风雨折断的树枝。

  不,他们再也不想那个小岛了。无论是今天,还是旁的日子——永远,纵令生活突然变得千百倍阴郁、枯燥无味和毫无意义。

  这天晚上,他们躲在自己的床上悄悄地哭了,背着父母,甚至互相隐瞒着。他们伤心地痛哭,不能回答自己,为什么他们这么难过,为什么睡梦不肯来临。   

1.从全文看,标题“遥远的岛”指代哪些内容?(3分)

2.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不管风从哪边吹来,无依无靠的小岛总是怀着快乐的轻信态度迎接它。

3.品味下面这个句子的含义。(3分)

这天晚上,他们躲在自己的床上悄悄地哭了,背着父母,甚至互相隐瞒着。

4.文章第1段说遥远的神话般的小岛“变幻莫测,异彩纷呈”,第9段又说小岛“只不过是一片不成样子的可怜的荒野”。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5.你从两个小孩的故事中获得了哪些启示?(写出一点即可)(3分)

 

1.一是指水面上那座孤独的小岛;二是指梦想的地方(奇迹)。 2.轻信原意指轻易相信。这里指小岛快乐地迎接暴风雨的到来,轻松地以为这只是暴风雨对自己的又一次洗礼,不会给自己造成什么破坏。这个词语将小岛拟人化,写出了小岛的美丽与坚强。 3.孩子们从小岛回来后极度的失望与痛苦,但又不愿将它们表露出来。表现了孩子们害怕受责骂和不愿成为笑柄的天真。 4.不矛盾;通过强烈的对比,深刻地揭示小孩在得知真相后的痛苦心情。 5.学生可以从这些方面谈—— 怎样认识现实与梦想; 怎样了解事物的真相; 怎样对待父母的教诲; 怎样获得审美的情感等。 例如:要真正认识一个地方单靠远远的观望是不够的,还要到实地去走走。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答题。(13分)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 )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解释下列句子划线的词(4分)

⑴渔人甚之(         )   ⑵阡陌交通(        )

⑶颖脱不 (         )   ⑷时或无酒,亦雅咏不 (         )

2.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2分)

3.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有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分)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⑵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查看答案

阅读《渡荆门送别》,完成答题。(6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4分)

2.诗歌第四联抒写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2分)

 

查看答案

诗文填空(12分)

1.花草无语人有意。在文人笔下,花草常折射出人的精神魅力。请填出诗文名句。(8分)

①菊花里有陶渊明的隐士情怀:                                    

②小草里有白居易的进取力量:                                    

③莲花里有周敦颐的高洁品格:                                   

④落花里有龚自珍的奉献精神:                                   

2.中国古代关于清明、七夕、重阳节的诗词很多,请你选择其中两个节日,分别写出连续的两句。(4分)

①清明:                                                                   

②七夕:                                                                  

③重阳:                                                                  

 

查看答案

1.4月23日,是《堂·吉诃德》作者(西班牙)         和《哈姆雷特》作

者(英国)     的辞世纪念日。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这一天为“世界读书日”。

(2分)

2.“如果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诗的作者是(    )。(2分)

A.拜伦

B.雪莱

C.泰戈尔

D.普希金

3.古代男子年二十行“_______”礼,女子年十五行“_______”礼,以示成年,这时男子才能取“_______”。(3分)

4.传说中的“开天辟地”“炼石补天”“衔石填海”的神话人物依次是:         

    (3分)

5.根据提供的相关事件,在横线上填入小说的人物姓名。(4分)

            醉打蒋门神               大战流沙河

           单刀赴会                  焚烧诗稿

6.“入则孝,出则悌。”“孝”指善待_____,“悌”指善待_____。(2分)

7.“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添一度春秋。”这是一幅写给        岁老人的寿联。(2分)

 

查看答案

作文(50分)

请以“面对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补充题目:题目写在第一行!

(2)要写出真情实感

(3)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