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名著阅读(7分) 1..《 》、《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

名著阅读(7分)

1..《      》、《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诗集,以“爱的哲学”为主题,她认为(       )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例如: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2..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读好书更是一种享受。下面是一张好书推荐卡,请你向同学推荐名著《西游记》,与同学共享。(内容、感受的概括要精练)(5分)

好  书  推  荐  卡

时间

11月3 日

作品

《西游记》

作者

 

朝代

 

作   品

主要内容

 

我   的

读后感受

 

 

 

1.《繁星》 母爱 (每空1分) 2.作者、朝代共1分,内容和读后感各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10分)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乙)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含义。(4分)

①不亦乎?                              ②不习乎?                                              

知也                                 ④出神                                   

2..选出下列选项中“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学而时习之

B.故时有物外之趣

C.观之,兴正浓

D.鞭数十,驱之别院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6分)这学期学习时间已过半,你一定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好多次语文活动吧,下面请展示一下你的活动情况。

(1)“这就是我”—--请用几句精彩的语言介绍你自己,尽量表现你的个性,让人过目不忘哦:(2分)

(2)“感受自然”—--古诗词中有不少咏“春”的诗句,请你参照示例,写出连续的两句诗句:(2分)

示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3)“漫游语文世界” —--请你参照示例,为下面校园公共场所,写一句温馨提示语(句式不拘,字数不超过15个)。 (2分)

示例:图书馆——来也轻轻,去也轻轻。

①草坪——                                                     

②洗碗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8分)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niàng。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宛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yùn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节选朱自清《春》

1..请将下面句子正确、工整地抄写在方格内。(2分)

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宛转的曲子。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⑴酝niàng        ⑵黄yùn         ⑶应和       (4) 披着蓑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4分)

卖弄                                                                   

烘托                                                                 

 

查看答案

古诗文积累(8分)

1..子曰:“温故而知新,                       。”(《论语》)

2..绿树村边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

3..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4..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君问归期未有期,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6..我们有些同学,自己不愿意被别人叫绰号,却总热衷给别人起外号,对这些同学,我们应该用孔子的“                                        ”劝诫他们。

 

查看答案

                                 第十一位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有一所小学校,因为各方面条件极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了七八位教师。

当村民和孩子们依依不舍地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留下来。

乡里实在派不出人来,后来只好请了一位刚刚毕业等待分配的女大学生来代一段时间课。不知女大学生当初是出于好奇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很快和孩子们融洽地生活在一起。

三个月后,女大学生的分配通知到了。村民们只好像以往十次那样带着各家的孩子去送这位代课教师。

谁知,无法预料的情形发生了——那天,在代课教师含泪走下山坡的那一瞬间,背后突然意外地传来她第一节课教给孩子们的古诗: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那背诵的声音久久回荡,年轻的代课教师回头望去,二十几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高的山坡——没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孩子们目光中蕴含的情感,顷刻间让她明白:那是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啊!

代课教师的脚步凝滞了。她重新把行李扛回小学校。她成了第十一位老师。往后的日子她从这所小学校里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去读初中、高中、大学……这一留就是整整二十年。

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正是女教师患病被送往北京治疗的期间。我一直想去探望她,

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行。

我终究没能见到这位乡村女教师。当我终于有机会来到这所小学校时,已有一位男教师来接她的班。新来的教师对我说:她患了绝症,从北京回来的只是她的骨灰。我看到她的骨灰装在一个红色的木匣里,上面没有照片。

临行时,这位男教师还告诉我,这所学校没有第十二位教师的说法。无论以后谁来接班,永远都是第十一位。这是所有能在这里工作的教师的光荣,他说。还有就是这所小学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他没有立即告诉我,当时他只是微笑着对我说:明天早晨,你就会知道。

第二天,我早早从距小学校几里远的乡招待所起来,刚刚爬到院墙外那座高高的山坡,就远远地听到白居易那首熟悉的诗句: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我想起,今天是新生开学的第一课。

1.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2.“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留下来。”“心寒”一词与文中哪句话照应?开头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

3.“无法预料的情形”指什么?(2分)

4.“没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改成问句为: (2分)

5.代课老师的脚步凝滞了,为什么?她作出了怎样的选择?(4分)

6.描写女教师骨灰时,为什么强调“上面没有照片”?(2分)

7.这所小学“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2分)

8.你如何理解“第十一位”这个题目的含义?(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