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7分) 烘焙心情 尤今 ①隔壁住了一户爱尔兰籍的夫妻,一...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7分)

烘焙心情

尤今 

①隔壁住了一户爱尔兰籍的夫妻,一住13年。两年前移居澳洲,临走之际,我“敝帚自珍”地在家做了几道菜,为他们饯行。

②酒酣耳热之际,夫妻俩忽然以半开玩笑的口吻说道:“这番远去,最怀念你家两样东西,我们担心,少了它们,可能短期内睡不着觉。”

③受宠若惊,忙问是啥。

④双眸笑意闪烁的珍妮慢条斯理地说道:“约翰很习惯在你电脑打印机发出的那种富于节奏的声音里入睡;我呢,常常在蛋糕飘出的香味里进入梦乡。”顿了顿,又说,“不过,有时,也挺懊恼的,夜半被那诱人的香味侵袭,醒来之后,只闻其香,不见其形,怔怔忡忡,数多少绵羊去你家把蛋糕衔过来哪!”

听懂了话中之话,哈哈大笑之余,从善如流。次日,立刻将家中24针的老打印机换成操作无声的激光机;但是,夜半烘焙蛋糕的老习惯却改不掉,老实说,也不想改。

⑥说是烘蛋糕,其实,烘焙的是心情。

⑦有时,心情发霉,百事无心。坐立难安之际,索性撇下多如蝼蚁的琐事,一头钻进厨房,专心致志地烘蛋糕。烘出一个好蛋糕,绝对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般的直截了当。把各种配料准确无误地称好备妥,像攀爬高峰那般小心,像校对文稿那样的细心,像教导孩子那般的耐心,翻搅、调弄、拌和,最后,满怀爱心地送进烘炉。个性全无的面糊,白着一张令人生厌的面孔,静静地等待热气的蹂躏。随着面糊的膨胀,那种让人口舌生津的香气,像泛滥的洪水,在夜半无人私语时,放肆地流满了天和地。这时,背上的重压、心里的焦躁,全都像被扎了一针的气球,慢慢地消了。烘好后,橘子蛋糕澄亮如金,香兰蛋糕翠绿似玉,香蕉蛋糕状如满月,乳酪蛋糕貌似丝绸。凌晨时分坐在桌边大块朵颐的我,好似一个苦尽甘来、事业有成的富翁,大口大口地吃着时,觉得这样实实在在的人生真是快乐,刚才究竟为了什么事烦恼,竟不复记忆了。

⑧许多时候,心情发亮,我便抱着“独乐不如众乐乐”的心态,烘焙各式蛋糕,分送亲戚、朋友、邻居、同事。她们脸上的笑意,是我心情永远的釉彩。

⑨吃过蛋糕后,有人戏谑地劝我改行,哇,想到日后我家门口或将有人排起长龙抢购每天新鲜出炉而“限量供应”的蛋糕,顿觉前景灿烂,兀自微笑。

1.文中第⑤段划线句“听懂了话中之话,哈哈大笑之余,从善如流。”你觉得珍妮说的“话中之话”是指什么呢?(2分)

2.指出句中划线字在文中的含义。(4分)

①有时,心情发霉,百事无心。

②许多时候,心情发亮,我便抱着“独乐不如众乐乐”的心态,烘焙各式蛋糕,分送亲戚、朋友、邻居、同事。

3.联系全文,说说“说是烘蛋糕,其实,烘焙的是心情”,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4分)

4.作者是借“烘蛋糕”来“烘焙心情”的,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是如何“烘焙心情”的?(3分)

5.文章行文流畅,语言出彩。请从文中摘抄一个你最喜欢的句子并加以品析。(从语言表达、修辞手法、思想情感等方面任选一角度。)(4分)

示例:

我喜欢的句子:把各种配料准确无误地称好备妥,像攀爬高峰那般小心,像校对文稿那样的细心,像教导孩子那般的耐心,翻搅、调弄、拌和,最后,满怀爱心地送进烘炉。

我的品析: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烘焙蛋糕其实是一个精雕细琢、满怀爱心的过程,正如文中所说,“绝对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般的直截了当”。

 

1.打印机的响声、蛋糕的香气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邻居的休息。(2分) 2.“心情发霉”是情绪低落、心情晦暗的意思。(2分) “心情发亮”是情绪高昂,心情舒畅的意思。(2分) 3.作者是想通过烘蛋糕的这一过程,享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从而把晦暗的心情、不快的事情忘却了,说到底是自我调节、自我缓解、自我改变的过程。另一方面通过送蛋糕,把自己成功的喜悦和快乐的心情带给他人,使别人也分享这份快乐。(2分) 这句话的作用:①承上启下,引出下文。②点明文章中心。(2分) 4.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逆境时,可通过欣赏音乐、逛书店、写日记等形式自我调节、自我缓解、自我改变;顺境时,我们与朋友诉说,共同分享。(没有标准答案,合情合理即可。)(3分) 5.略(4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小题。(10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今齐地方千里

2.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

(1)服:(       .  )         (2)孰:(          )

(3)私:(          )         (4)间:(          )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本文邹忌劝说齐王广开言路,用了什么方法?最后齐国走向了强盛,从整个故事来看,我们能够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9-10题。(4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哪个字点明了秋天边塞风景的特点?揭示本词主旨的是哪句?(2分)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2分)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①张悟本掀起的所谓“绿豆治病”热,与过去出现的“鸡血”热、“红茶菌”热等,都是骗子利用人们重视保健的心理,以偏概全、以假乱真制造的种种养生鬼话。

②对于假冒伪劣的东西,质疑精神是“防被骗”的利器。

③比如,说绿豆汤对一切人都具有包治百病的功效,那么,中医赖以立命的“辩证论治”“阴阳平衡”等原理,不统统被推翻了吗?

④质疑精神,就是不轻信,不盲从,遇事多动脑筋,想一想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

⑤戳穿这些鬼话并不难,只要带点质疑精神去考察一下,就会发现它们的破绽,发现它们都是“皇帝的新装”。

A.④②①⑤③

B.④②①③⑤

C.①④②③⑤

D.①④②⑤③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2分)     (    )

A.原句:他们应该有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新生活。

改句:他们应该有新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B.原句:难道日本福岛核泄漏只是偶然事件吗?

改句:日本福岛核泄漏是偶然事件。

C.原句:苏轼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因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

改句:儒、道、佛各方面对苏轼都有影响,使得他思想比较复杂,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

D.原句:在法国网球公开赛上,李娜夺得女子单打冠军。

改句:在法国网球公开赛上,女子单打冠军被李娜夺得。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B.看到眼前的毕业照,小新不由想起三年来大家一起玩耍,同桌共读。

C.“十一”期间,滔滔不绝的游客使庐山风景区热闹非凡。

D.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我们学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