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名著阅读(5分) 1.《童年》是 (作者名)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

名著阅读(5分)

1.《童年》是         (作者名)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讲述的是       (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       (国家名)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2.《童年》中奥夫相尼科夫家的三个孩子玩捉迷藏时,阿廖沙看到老三________,就与_____________    救了上来,于是他们成了好朋友。

 

1.高尔基;  阿廖沙;   俄罗斯; 2.掉到井里 ;与老大老二一起把老三救了上来。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对有关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词名句填写(6分)

1.《春夜洛城闻笛》是诗人在客居洛阳的一个夜晚,诗中听到笛子吹奏《折

杨柳》曲调,引起自己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情的一句是           ,           。

2.《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

3.《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是:               。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20分)

谁也不能施舍给你未来

①那只是一条非常普通的围巾,可对于贫困的玛娅和她的妈妈来说,它是那么的漂亮,那么的可望而不可即。那天,玛娅望着母亲的手轻轻掠过那条围巾时,有一个声音在心底告诉她,妈妈需要那条围巾。

②货主是个满脸慈祥的老人。岁月染白了他的头发和胡须,也在他脸颊上刻满了年轮的印迹。如果他穿红色衣服,再戴顶红色的圣诞帽一定像极了传说里的圣诞老人。玛娅心想,跟这样的老人一定很好打交道。

③每次走进店里,玛娅都会情不自禁地盯着那条围巾看一会儿.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像是在观摩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货主老人留意到了她,和蔼地问:“小姑娘,你想买下它吗?我可以便宜一点卖给你。”玛娅摇摇头窘迫地跑开了,因为她口袋里连一个硬币也没有啊!

④那年的冬天越来越冷了,暴风凛冽,雪花漫天。可玛娅的妈妈仍要天天出去到地里干农活。望着妈妈肩上披着的雪花,玛娅心疼极了。要是妈妈的脖子上有条围巾,也许就不会那么冷了。

⑤玛娅手里紧紧地攥着妈妈送给她的那串珍珠项链,在雪地里跑了很远很远的山路。听妈妈说,那串项链是妈妈的妈妈的妈妈一辈一辈传下来的宝贝,能值不少钱。但玛娅只想用它换回一条围巾给妈妈。风雪中,她不知道摔了多少跤,多少次跑掉了鞋子。

⑥玛娅颤抖着双手把那串珍珠项链放到货主老人手里,说:“我想要那条围巾,因为我妈妈实在是太需要它了。我把项链押在您这儿,等我有钱了,再把它赎回去行吗?”

⑦“要是让你妈妈知道了你把这么贵重的项链押给我了,她会伤心的。你知道吗?”货主老人说。

⑧玛娅急了:“那您赊给我一条围巾吧,求求您了,我有钱了一定会把钱送来的。”说完,她可怜地盯着货主老人,等待他的怜悯。

⑨货主老人轻轻地抚摩着她的脑袋,和蔼地微笑着说:“爷爷知道你是个很有爱心的好姑娘。可是,这围巾我还是不能赊给你。不过我答应你,这条围巾会一直为你留着,等你凑够钱了来买走它。”

⑩玛娅走出小铺,风暴般的忧伤充斥着她的心,眼泪一下子也就流了出来。她开始有一点恨那个货主老人。他真的是太小气了。

⑾整个漫长的寒假,玛娅都非常忙碌。忙着在垃圾堆里找那些废塑料和旧报纸,忙着在山坡上采一些可以做药材的野草。这一切,都是瞒着妈妈干的。她努力地为得到那条围巾付出辛勤的汗水,冬天很快就过完了,可她攒的钱还是不能把它买回来。

⑿第二年春天,上初一的玛娅意外地收到了一个包裹。里面是那条让她魂牵梦萦的美丽的围巾,还有一封信。信是货主老人的孙女写来的,她在信里说:“寄这条围巾和写这封信给你是我爷爷临终前的遗愿、爷爷说他不是不想赊给你一条围巾。他只是想让你明白,要想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和理想,要想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应该靠自己的双手,而不是靠别人廉价的怜恤或者施舍。爷爷说希望你能原谅他的无情。”

⒀看完信,玛娅潸然泪下。她终于明白,其实谁也不能施舍给我们未来,除了自己。 

1.通读全文,将玛娅对货主老人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括号内。(4分)。

(            )—— 怨恨 ——(           )

2.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4分)

(1)每次到店里,玛娅都会情不自禁地盯着那条围巾看一会儿,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像是在观摩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2)说完,她可怜地盯着货主老人,等待他的怜悯。

3.请分析第④段中画线句子“那年的冬天越来越冷了,寒风凛冽,雪花漫天”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4分)

4.有人认为货主老人不肯赊围巾给玛娅,是个冷酷无情的人,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4分)

5.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文题“谁也不能施舍给你未来”的含义,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感受(4分)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10分)

根据要求默写填空(每空2分)

1.、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3.、见贤思齐焉,                            。(《论语》)

4.、《论语》八则涉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个人修养,其中告诫我们学习和思考密不可分的一则是:子曰:“                            ,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明名医戴原礼尝至京,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见其迎①求溢户,酬应不暇。偶一求药者既去,走而告之曰:“临煎加锡一块。”原礼心异之,问其故。曰:“此古方尔。”殊不知古方乃饧②字,饧即糯米所煎糖也。嗟乎!今之庸医妄谓熟谙古方,大抵不辨锡饧类耳!

【注释】①迎:迎接他出诊的人。②饧:táng 同“糖”。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原礼心异之,问其(旧的)

B.走而之曰(忠告)

C.戴原礼至京(曾经)

D.偶一求药者既(回去)

2.下面“之”的用法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走而告之

A.我欲之楚

B.学而时习之

C.此非楚之路也

D.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

3.下面翻译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句子:原礼心异之,问其故。

A.原礼心中很诧异,询问他原因。

B.原礼心中对他的这种做法感到诧异,询问他原因。

C.原礼心中很诧异,询问其中的原因。

D.原礼心中对他的这种做法感到诧异,询问其中的原因。

4.下列评价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医家”是一位好心的人,但又是一位贻笑大方的人。

B.来“医家”求医的人络绎不绝,“医家”应接不暇。

C.“医家”不识字,不懂装懂,胡乱用药,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D.戴原礼很欣赏这位有医德,善用“古方”,医术高超的“医家”。

 

查看答案

下面的短语分类,全属于并列短语的是

①我的老师 ②冥思苦想 ③方正质朴 ④又酸又甜 ⑤四季如歌 ⑥夏天的旋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