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B.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

C.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

D.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芳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D 【解析】D中芳草萋萋形容草木茂盛,不能用来形容幽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

A、确(záo )    蝉 (duì)     息 (xùn)      笑(shān)

B、歌 (lì)        溅(jiān)   收(liàn)     谷(bǐ)

C、菜(qí)      胡(jì)     花(pǔ )    古(gèn)

D、狂(lán)     成(cuán)   步(dù)     倜傥(tìdǎng)

 

查看答案

按要求作文。

春雨蒙蒙,万物苏醒,大地写满诗意;夏雨初歇,池蛙欢唱,纸船处处飘荡;秋雨点点,敲打残荷,声声落进心里;冬雨无声,苍白大地,渴望张开眼睛。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多少故事在雨天生动演绎,多少欢乐在嬉戏中尽情绽放,多少温情在伞下默默传递,多少憧憬在静寂中悄然孕育……

雨天,适合回忆与联想,可以漫溯过去,也可以遥想未来。雨天,仿佛有很多蓝色的精灵,赋予这个世界以新的生命。

请以“下雨天,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字数在600字至800字之间;

②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班级、老师、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查看答案

江  上(宋•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1.“晚云含雨却低徊”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江上怎样的特点?(2分)

2.从后两句来看,本诗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蕴涵了怎样的哲理?(2分)

 

查看答案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江革①幼而聪敏,早有才思,六岁便属文,柔之②深加赏器,曰:“此儿必兴吾门。”九岁丁父艰③,与弟江观同生④,少孤贫,傍无师友(读书没有师友指点),兄弟自相训勖⑤,读书精力不倦。十六丧母,以孝闻。服阕⑥与观俱诣太学,补国子生,举高第。谢朓⑦尝宿卫⑧,还过江革,时大雪,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嗟叹久之,乃脱所著襦,并手割半毡与革充卧具而去。(节选自《梁书·江革传》)

【注释】①江革:人名 。 ②柔之:江革之父,江柔之。③父艰:父亲去世。④同生:

孪生兄弟。⑤训勖:督促、勉励。⑥服阕:服孝期满。

⑦谢朓:南朝宋著名诗人。⑧宿卫:值夜班。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稍稍宾客其父(以宾客之礼相待)    B、六岁便文(写)

C、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采和道理)    D、少贫(孤独)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2分)        (     )

A、泯众人矣   尘气莽莽      B、是指物作诗立就   为其名

C、与革充卧具而   待君久不至,已  D、脱所著襦    后乃至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②十六丧母,以孝闻。

4.江革和方仲永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你最受启发的是什么?(3分)

 

查看答案

母 亲    肖复兴(13分)

①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八岁,弟弟才三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不大的小姑娘。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拧着脖子闪开,说就是不让她摸。

②望着这陌生的娘俩儿,我首先想起了那无数人唱过的凄凉小调:“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两三岁呀,没有娘呀……”我不知道那时是一种什么心绪,总是用忐忑不安的眼光偷偷地看她和她的女儿。

③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学校开家长会,我愣是把她堵在门口,对同学说:“这不是我妈。”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娘示威。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向她大声喊道:“你别碰我的妈妈。”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挂着吧!”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④孩子没有一盏是省油的灯,大人的心操不完。我们大院有块平坦、宽敞的水泥空场,那是我们孩子的乐园,我们没事儿便到那儿踢球、跳皮筋,或者漫无目的地疯跑。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重重地摔在了水泥地上,立刻昏了过去。等我醒来,发现自己已经躺在医院里了。大夫告诉我:“多亏了你妈呀!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遗症,长大了可得好好孝顺呀……”

⑤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就伏下身摸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脸。我不知怎么搞的,我第一次在她面前流泪了。

⑥“还疼?”她立刻紧张地问我。

⑦我摇摇头,眼泪却止不住。

⑧“不疼就好,没事就好!”

⑨回家的时候,天早已经全黑了。从医院到家的路很长,还要穿过一条漆黑的小胡同,我一直伏在她的背上。我知道刚才她就是这样背着我,跑了这么长的路往医院赶的。

⑩以后的许多天里,她不管见爸爸还是见邻居,总是一个劲埋怨自己“都赖我,没看好孩子!千万别落下病根呀……”,好像一切过错不在那硬梆梆的水泥地,不在我太调皮,而全在于她。一直到我活蹦乱跳一点儿也没事了,她才舒了一口气。

⑾没过几年,三年自然灾害就来了。只是为了省出家里一口人吃饭,她把自己的亲生闺女,那个老实、听话,像她一样善良的小姐姐嫁到了内蒙,那年小姐姐才十八岁。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一天,天气很冷,爸爸看小姐姐穿得太单薄了,就把家里唯一一件粗线毛大衣给小姐姐穿上了。她看见了,一把就给扯了下来,“别,还是留给她弟弟吧。啊?”车站上,她一句话也没说,在火车开动的时候,她才向女儿挥了挥手。寒风中,我看见她那像枯枝一样的手臂在抖动。回来的路上,她一边走一边叨叨:“好啊,好啊,闺女大了,早点儿寻个人家好啊,好。”我实在是不知道人生的滋味儿,不知道她一路上叨叨的这几句话是在安抚她自己那流血的心,她也是母亲,她送走自己的亲生闺女,为的是两个并非亲生的孩子,世上竟有这样的后母?

⑿望着她那日趋隆起的背影,我的眼泪一个劲儿往上涌。 “妈妈!”我第一次这样称呼了她。她站住了,回过头,愣愣地看着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又叫了一声“妈妈”,她竟“呜”地一声哭了,哭得像个孩子。多少年的酸甜苦辣,多少年的委曲,全都在这一声“妈妈”中融解了。

⒀母亲啊,您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这么少……

⒁这一年,爸爸有病去世了。妈妈她先是帮人家看孩子,以后又在家里弹棉花,攫线头,妈妈就是用弹棉花、攫线头挣来的钱,供我和弟弟上学。望着妈妈每天满身、满脸、满头的棉花毛毛,我常想亲娘又怎么样?!从那以后的许多年里,我们家的日子虽然过得很清苦,但是,有妈妈在,我们仍然觉得很甜美。无论多晚回家,那小屋里的灯总是亮的,桔黄色的火里是妈妈跳跃的心脏,只要妈在,那小屋便充满温暖,充满了爱。

⒂我总觉得妈妈的心脏会永远地跳跃着,却从来没想到,我们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妈妈却突然地倒下了,而且再也没有起来。

⒃妈妈,请您的在天之灵能原谅我们,原谅我们儿时的不懂事,而我却永远也不能原谅自己。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什么都可以忘记,却永远不能忘记您给予我们的一切……

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写不完的,那便是母亲

6ec8aac122bd4f6e1.本文是以“我”对继母的感情变化为行文线索的,请根据这条线索在方框内填上恰当的词语。(2分)

 

2.第③自然段写到:“我”和继母生活在一起,却还要挂出生母的照片。这是为什么?(2分)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⑾自然段的主要内容。(2分)

4.阅读第⑿自然段,联系全文,分析“我的眼泪一个劲儿往上涌”的原因。(3分)

5.

本文中的母亲有什么特点?作者在文末说:“世上有一部书永远写不完,那便是母亲”

面对母亲这部“永远写不完的书”,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