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作文(50分) 拥抱,对我们来说是那样熟悉,她曾经伴随着我们生命的成长,我们在一...

作文(50分)

         拥抱,对我们来说是那样熟悉,她曾经伴随着我们生命的成长,我们在一个个拥抱中渐渐长大;拥抱,有时又是那样陌生,离我们仿佛很遥远。拥抱,她无言,然而我们从中可以读到温暖,读到希望,读到歉疚,读到包容……太多太多的内涵,都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请以“拥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

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③字数在600~1000之间;

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按中考评分标准给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从山麓分手在山顶汇合》,完成下面问题。(共8分)

从山麓分手在山顶汇合

①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玉良曾对笔者说,每次我读《滕王阁序》,总是心潮澎湃,能看到一幅优美的画面。科学讲的是理性精神,但仅仅有理性精神还不够,还需要有想像力。科学大师哪一个不具有汪洋般的想像力,否则,如何创新呢?杨院士的一番话告诉我们:文学修养与科学创新有着密切的联系,它能够促进科学创造。

②法国数学家塞尔是迄今为止数学界惟一获得阿贝尔奖、菲尔兹奖、沃尔夫奖的“三冠王”。在童年时代,读书就是他的一大爱好。60岁的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举出了一长串他喜欢的各国作家的名字,令人惊叹。世界著名华裔科学家丘成桐在谈到中国古典文学对他的影响时曾说过:“从《诗经》我看到比兴的方法对找寻数学方向的重要性,吟诵《楚辞》和《史记》激发起我对数学的感情,激发起我向大自然追寻真和美的热情。” 科学家正是从文学作品中汲取养分,增加文学修养,培养和提高想像力,从而促进了自己的科学创造。李政道有句名言:“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连接它们的是创造力。”由此可见,文学修养对培养创新思维,促进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③科学创造和文学创作具有不同的特点,科学创造要受严格的逻辑和事实的框架限制,文学创作却是自由的,但二者的最高境界是相通的,科学创造揭示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而文学创作活动同样具有巨大的洞察力。因此,“两者从山麓分手,后来又在山顶汇合”(福楼拜)。当现代科学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日益加深时,更要求科学家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的独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说,想像力决定创造力,没有想像就没有创造。

④诚然,【甲】科学创造,【乙】创新能力,自然有多条途径,有多种方法,但无论如何,不断拓展文学阅读面,努力积累文学修养,不失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因此,青年朋友们,热爱文学吧!那里有自然之美,科学之美,创造之美。

(作者:赵畅 选文有删改)

1.作者所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2.请你简要分析第②段的论证过程。(4分)

3.根据文意,选择恰当的词语分别填入文中【甲】【乙】处。(2分)

         A. 引发                      B. 激发            C. 提高                      D. 培养

         【甲】处应填:____________              【乙】处应填: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面对激烈的竞争,你是懦弱地等待机遇?还是勇敢地应对呢?

B.城市河流的主要污染物有石沙类、挥发酚、氨氮和汞等。

C.以前小镇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如今的这里烟尘四起,污水横流。

D. 我认为《朝花夕拾》中的“狗·猫·鼠”一文,最为晦涩难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在人世间,勃发的青年一旦开始堕落,便会让人深恶痛jí说明: 6ec8aac122bd4f6e;但相反的,时间却把jiǎo说明: 6ec8aac122bd4f6e健的身姿,ruì说明: 6ec8aac122bd4f6e智的神韵,成功的guì说明: 6ec8aac122bd4f6e冠,添加在那些追寻善良的人身上。

 

查看答案

作文部分:(30分)

生活中,小小的幸福之花时时地在你身边静静悄悄地绽放。幸福就是如此简单,它蕴藏在你生活的点滴之中。也许是睁开眼睛,用力嗅嗅满室阳光和早晨的味道;也许是来到学校,聆听到亲切温暖的呼唤声的感动;也许是回到家里,感觉到餐桌上腾腾热气萦绕在你眼前的温馨……让我们一起来寻觅幸福,聆听生活中每一滴幸福的水声,收藏生活中每一缕幸福的阳光,那么,我们的内心一定会变得生机盎然。

请以“我的幸福点滴”为题,书写自己的幸福生活。立意自定,字数5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四)一只乌鸦口渴了(15分)

他是听着《乌鸦喝水》的故事长大的。

三岁多的时候,他听到的第一个故事是《乌鸦喝水》。

一只乌鸦口渴了……

他会想问题了。讲完,他问妈妈:为什么乌鸦不一下子叼个大石头呀?那样不是一下子就能喝到水了吗?妈妈笑了:傻孩子,旁边只有小石子呀!你看,你爸爸就是我们家的乌鸦,每月都给我们寄钱,就像这小石子,一颗一颗的,攒起来,攒多了,咱们家就有水喝了。

那时候,他的爸爸在矿区工作。在他印象里,爸爸的脸总是黑的,像乌鸦。

一开始,他听故事很兴奋,越听越精神。听完一个,总缠着妈妈再讲一个。妈妈的故事很有限,妈妈越来越疲于应付。后来,妈妈有了主意。妈妈专讲《乌鸦喝水》,讲到故事最后,就教他数数,数石子。乌鸦开始叼了,一颗、两颗、三颗……数着数着,他仰着小脸儿就睡着了,梦里全是乌鸦,满天飞。

再后来,妈妈接到了一个通知。妈妈接到通知急急忙忙地将他寄放在姥姥家,一个人去了爸爸工作的地方。回来时,妈妈的眼睛肿得像桃子。姥姥说,那是哭的。

从那天起,他就再也没有见过爸爸。

爸爸走后,妈妈没再嫁人,矿上给妈妈安排了个打扫卫生的活儿,靠每月几百块钱维持生计,供他上学。妈妈成了家里的乌鸦。妈妈的脸也越来越黑,头发却越来越白,像乌鸦,又像白头翁。

他长大了。

大学毕业,他在爸爸生前工作的矿区参加了工作。本来,妈妈死活不愿让他再干这一行的,但是,现实往往和人想象的不一样。有了工作的他,成了家中的乌鸦。他听过“乌鸦反哺”的故事,他发誓,要让妈妈后半生过上好日子,“喝”上最好喝的“水”。

几年后,他当上了副矿长

他不满足每月的那点“小石子”,就和别人合伙开了个私人小煤矿。他是大矿副矿长,开个小煤矿,在当地算不得稀罕事儿。他的小矿,除了工人,其他一切所需都可以从大矿调来,他有条件。有人背后偷偷叫他“公私合营”。他以低廉的成本逐渐击败了一个个同行,一跃成为当地首富。他仍不满足,进一步扩展他的“事业”。

妈妈现在已经不愁喝不到水,但妈妈的头发比以前更白了,脸则更黑了。妈妈看他整天忙得连喝水的工夫都没有,就一声接一声地叹气。

眼看他的小煤矿规模就要撵上他所在的大矿,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他的煤矿由于安全措施不到位,致使发生大规模冒顶事故,死亡78人!这件事,成了许多报纸的头条新闻。

作为事故第一负责人,他被公安机关拘捕,正赶上国家集中整治私人小煤矿的风口上,他一审被重判死刑。

狱中,白发黑脸的妈妈来看他,他发现,妈妈真的老了,像一只行将就木的老乌鸦。

对着话筒,他流着眼泪说:妈,儿不孝,没能让您过几天舒心日子。爸爸死后,您一手把我拉扯大,吃尽了苦头。现在,儿却不能为您尽孝送终了。临走前,儿有个要求,再给儿讲个故事吧。

妈妈哭了,流着泪讲了他熟悉的故事——

一只乌鸦口渴了,下来找水喝……乌鸦将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投进瓶里,水面在慢慢升高。但是乌鸦着急了,它是一只性急的乌鸦。它这会儿渴得厉害,不愿意慢慢地等水涨高。乌鸦飞到别处,拣了一块大石头叼了回来,一下子将大石头投到瓶里。结果,砰的一声,瓶破了,乌鸦一口水都没喝着。

听完,他失声痛哭起来,回荡在整个囚室。

1.、贯穿全文的线索是                                    。(2分)

2.、概括文中妈妈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2分)

3.、体会下面句子中外貌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3分)

狱中,白发黑脸的妈妈来看他,他发现,妈妈真的老了,像一只行将就木的老乌鸦。

4.、从下面三句话中提炼出这里“乌鸦”一词的共同含义。(2分)

(1)你看,你爸爸就是咱们家的乌鸦。

(2)妈妈成了家里的乌鸦。

(3)有了工作的他,成了家中的乌鸦。

5.、儿子在狱中,妈妈最后一次讲“《乌鸦喝水》故事新编”,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

6.、听完故事,儿子为什么会“失声痛哭起来”? (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