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落叶是疲倦的蝴蝶》一文,完成17~20题。
⑴夕阳老去,西风渐紧。
⑵叶落了,秋就乘着落叶来了。秋来了,人就随着秋瘦了,随着秋愁了。
⑶但金黄的落叶没有哀愁,它懂得如何在秋风中安慰自己,它知道,自己沉睡是为了新的醒来。
⑷落叶有落叶的好处,可以不再陷入爱情的纠葛了;落叶有落叶的美,它是疲倦了的蝴蝶。我甚至能感觉到落下来的叶子们轻轻的叫喊。那一刻,我的心微微一颤,仿佛众多纷纷下落的叶子们的一枚。
⑸我看到了故乡,看到了老家门前那棵生生不息的老树,看到了炊烟因为游子的归来而晃动。对于他乡的脚,对于飞上天空的翅膀,炊烟是永不能扯断的绳子。就像路口的大树,它的枝干指着许多路,而起点只有一个,每个离开村庄的人,都带走一片绿叶,却留下了一条根。
⑹我看到了故乡的山崖,看到石头在山崖上,和花朵一起争着绽放;看到了羊在山崖上,和云一起争着飘荡。
⑺我看到了我的屋檐,冬天时结满冰凌,夏天时蓄满鸟鸣,一串红辣椒常常被看作是穷日子里的火种。守着屋檐上下翻飞的麻雀,总是那么和谐的与庄户人家好好地过着日子。时时刻刻缠绕着那颗在路上的心的,就是那个屋檐。
⑻我看到了母亲,为了不让我们在冬天里挨冻,她拾起一节节的枯枝,犹如把那些破碎的日子一一点缀,然后,把温暖交到我们的手上。柴垛越码越高,母亲却越来越矮。母亲在灶炕里点燃的红色的昏暗的火焰,成了那些夜里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肩膀,唯一可以握住的暖暖的手。
⑼远行的人,是什么声音使你隐姓埋名?是什么风将你吹往他乡?秋天就是这样,把叶子纷纷抖落,把人的思念纷纷挂上枝头。是该回去了,去看看那棵生下我、让我因成长而绿又让我因成熟而黄的大树,还有落叶里沉睡着的母亲。母亲,我匆匆的脚步就是你密密缝合的针脚。母亲,背着破烂行李的我要归来,找到了天堂的我也要归来。
⑽一层层落叶铺在回家的路上,我要踩着温暖的地毯去看望母亲。母亲也像着落叶,从灿烂的枝头缓缓落下来,只是,她没有再醒来。
⑾这个世界,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岁月无法伸出一只手,替你抓住过往的云。如果一切还能重新拾捡回来,母亲,我要去拾取你的笑容、脚步和风,用你的爱做灯油,用你的善良做捻儿,我要点燃它,放到心里,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
⑿天冷了,树的叶子落下来,树离我很近。我似乎听见了它们在缓缓凝固。
⒀天冷了,它们一排排的站着,心中坚守着的秘密一阵阵地疼痛起来。但叶子落下来掩盖了一切。
⒁母亲去了,心灵没有了依靠,一下子就有了那种到处漏风的感觉。母亲的坟上有一棵树,那是我写给母亲的诗。每到秋天,叶子纷纷落下,把母亲的坟头遮盖得严严实实。那些在风中微微呻吟着的落叶,远远望去,像一群疲倦了的蝴蝶,静静地收拢着它们一生的美丽瞬间:一朵红晕,一个誓言,或者是简单的一声叹息。
1..“天冷了,树的叶子落下来,树离我很近。我似乎听见了它们在缓缓凝固。”句中的“凝固”是指 。(3分)
2..作者借落叶像“疲倦了的蝴蝶”来比喻什么?这样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3..请你写出⑻段中“柴垛越码越高,母亲却越来越矮”的含义。(4分)
4..第⑼段中画线句与我们“事业不成誓不回”的传统观念不相符合,请你结合上文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14~16题。
宣王好射
齐宣王好射,说①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②。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③之,中关④而止,皆曰:“此不下⑤九石,非王,其⑥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
(《吕氏春秋》)
[注]①说:同“悦”。②三石(dàn):石,重量单位,一石为120斤。③引:拉。④关(wān):同“弯”,指拉满弓。中关,指弓只拉了一半的弧度。⑤不下:不少于。⑥其:副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⑴齐宣王好射 (2)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
2..翻译句子。(4分)
①说人之谓已能用强弓也
②其孰能用是
3..文段结尾说:“岂不悲哉?”齐宣王究竟可悲在哪里?(2分)
古诗文背诵默写(8分)
1..根据要求默写。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空鸟鼠秋。(杜甫《秦州杂诗》)
⑵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木沧波无限悲。(陈与义《登岳阳楼》)
⑷春秋多佳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移居》)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⑹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2..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作者描写了边塞看到的奇特壮丽的风光,被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完成9~11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对上文划线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或者作法在先没有 |
B.有人 心情 在先 微小 |
C.或者 作法 在……之前 轻微 |
D.或许 心情 在……之前 没有 |
2..“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的句式特点是( )(3分)
A.宾语前置 |
B.判断句 |
C.介词结构后置 |
D.定语后置 |
3.. 对“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理解最好的一项是(联系全文来思考)( )(3分)
A.勉励滕子京以“古仁人”为榜样,做自己的好朋友。 |
B.表现作者自己学习“古仁人”崇高思想的抱负和决心。 |
C.表达了自己做人为官的追求,也期望友人与己共勉。 |
D.表现作者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感到惆怅。 |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6~8题。
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1.. 对以上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些人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创造力是伟人才具有的。 |
B.创造力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
C.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关键看他是否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
D.只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你一定会拥有创造力。 |
2.. 对以上两段文字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道理论证 |
B.对比论证 |
C.比喻论证 |
D.事实论证 |
3..下列观点不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要有创造力,关键是要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
B.要有创造力,就不能满足于一个答案,而要去探索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
C.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
D.创造力并不神奇,但无论怎样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拥有它。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如何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几个学校的领导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
B.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深刻的说明和详细的规定。 |
C.经过我再三解释,使他的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
D.只有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切身利益,就能保证钢铁基地征地工作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