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以貌相
①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其实,在很多时候,人是可以貌相的。佛教经典《无常经》里说“相由心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心境,就有什么样的面相。一个人的修养、境界、胸怀、见识与作为可以从一个人面相中看出来。
②相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信息,或者说,相貌与能力等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度。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往往暴露了他的人生密码。人因性情之别,在天长日久的岁月磨砺中,必然因习惯性的表情重复,而在面部留下难以隐藏的痕迹。人生的种种际遇,久而久之会作用于人的容貌气质,加重一个人相貌上的优势和劣势。对此,有许多成语形容这种外在的表象,如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笑容可掬、冷若冰霜、贼眉鼠眼、鬼头鬼脑、凶相毕露、杀气腾腾等等,不一而足。一个面如核桃,愁眉不展的人,他的人生之路必然不会如意到哪里去,他的心境也一定很糟糕。相反,一个人如果红光满面,气宇轩昂,他的事业之途一定平坦遂意——这决不可能是上帝的特别眷顾——他的表象正透露着他的人生密码。
③南朝的刘义庆在他的《世说新语·容止篇》里,讲了一则故事,魏王曹操将要接见匈奴的使者,自认为自己形貌丑陋,很难在远方来的使者面前称雄,便让魁梧英俊的崔季珪代替自己坐着,他本人则握着刀站在坐榻旁边。接见完毕,派人去问使者:“你看魏王怎么样?”匈奴使者答称:“魏王严正的仪容,令人非常敬仰。然而坐榻边握刀站立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曹操作为英雄豪杰,志向高远,尽管扮为侍卫,但其眉宇间流露的逼人英气,仍然无法遮掩。
④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人的外表是表现内心的图画,相貌表达并揭示了人的整个性格特征。” 诚然,芸芸众生,性情各异,相貌有别。简单地以貌取人有失偏颇,但在一定程度上讲,一个人,有一颗什么样的心,就有一张什么样儿的脸。林肯说,在四十岁以前,相貌是父母给的,到四十岁以后,人就要对自己的容貌负责。
⑤既然我们无法改变先天的相貌,那么,就让我们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改变心境。与其通过借助衣着打扮化妆整容来费尽心机地修身,不如用知识、智慧以及仁慈、爱心、宽容、教养等美德修心。这种由内而外所散发出来的优雅高贵气质,会让你成为一个充满魅力的人。
1.本文借“相由心生”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请用简洁语言加以概括。(3分)
2.第④段加点的词“在一定程度上讲”能去掉吗?为什么?(3分)
3.对本文举例论证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第②段举例都用概述,第③段举例则详细叙说了曹操的故事,这样不同的举例表达形式,使行文富有变化。 |
B.第③段之所以详细叙说曹操故事,是因为曹操是历史名人,家喻户晓,具有典型性,增加说服力。 |
C.第③段详细叙说曹操故事,生动有趣地证明了“相由心生”的观点。 |
D.议论文的举例是很有讲究的,举例论证时,只能用概述性语言表达。 |
4.林肯说“在四十岁以前,相貌是父母给的,到四十岁以后,人就要对自己的容貌负责。”林肯这句话想强调什么?(3分)
5.你能举我们学过的鲁迅先生作品中一个例子来证明作者的“相由心生”的观点吗?(4分)
(12分)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guǒ)。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1)。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2),寇不可玩(3)。一之谓甚(4)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5),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6),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7),是以不嗣(8)。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9);为文王卿士(10),勋在王室,藏于盟府(11),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幅乎?亲以宠幅,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
冬,十二月丙于朔(12)。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13)。师还,馆于虞(14),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膳秦穆姬(15),而修虞祀(16),且归其职贡于王(17)。
注:(1)表:屏障。(2)启:启发。这里的意思是助长。(3)玩:轻视。(4)甚:过分。(5)辅:面颊。车:牙床骨。(6)宗:指祖先。(7)大伯:周太王的长子。虞仲:周太王的次子。昭:宗庙里左边的位次。从:依从。(8)嗣:继承。(9)穆:宗庙里右边的位次。(10)卿士:执掌国政的大臣。(11)盟府:主管盟书的官府。(12)朔:每月初一。(13)虢公丑:虢国国君,名丑。(14)馆:住宿。(15)膳(yin):陪嫁的人或物。秦穆姬:晋献公的女儿,秦穆公的夫人。(16)修虞祀:不废弃虞国的祭祀。(17)职贡:赋税和劳役。
1.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限断二处,停顿处用“/”隔开。(2分)
桓 庄 之 族 何 罪 而 以 为 戮 不 唯 幅 乎?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1)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 (2)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
(3)是以不嗣 ( ) (4)勋在王室 ( )
3.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意思。(3分)
亲以宠幅,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4.宫之奇劝谏虞公引用了谚语,现在已成为哪个成语?宫之奇引用了谚语的用意是什么?(3分)
《曹刿论战》(10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句子中划线词。(4分)
(1)肉食者鄙( ) (2)牺牲玉帛( )
(3)小惠未徧( ) (4)公将鼓之( )
2.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意思。(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第③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2分)
忆少年
朱彝尊 清代
飞花时节,垂杨巷陌,东风庭院。
重帘尚如昔,但窥帘人远。
叶底歌莺梁上燕,一声声,伴人幽怨。
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
注: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字锡鬯,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
1.本词描写的景色是什么季节?(1分)
2.本词表达诗人朱彝尊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4分)核污染物未来3日对中国无影响
12日22时,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发布消息:由于我国位于日本的西部,日本核泄漏发生地区近日风向盛行由西向东,其核泄漏放射性污染物未来3天对我国没有影响。
该组织称,受天气条件影响,日本福岛核泄漏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物在中低层大气主要朝东北方向扩散,在高层放射性污染物在未来60小时内主要向东南方向扩散,60小时后转向北方扩散。产生的放射性物质主要影响区域为日本东部及其以东的西北太平洋区域。
中国位于日本国的西部,可能放射的污染物主要向日本东部及以东区域扩散,距离中国较远。经综合分析,日本核泄漏放射性污染物未来3天对中国没有影响。
中国气象局发布天气预报称,预计13日至14日,日本震区、核泄漏区(东京、仙台、福岛)以多云天气为主,15日将转为阴有小雨,大部时间段内以西南风为主。
世界气象组织认定的8个可承担环境应急响应职能的区域专业气象中心分别设在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澳大利亚、中国、日本和俄罗斯。当大气环境可能或已经受到核辐射、火山爆发或有害气体扩散等污染时,各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负责承担污染监测、预报及产品发送等职责。
国内从事核物理研究的一位专家也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大规模核泄漏的风险并不高,也更不可能给中国境内造成核辐射威胁,我国民众无需担心辐射会波及中国本土。
专家解释说,放射性物质只有扩散到大气层上方才能远距离传播,就此次事故而言,只在低空大气中传播的放射性物质不会威胁到中国境内
据报道,目前已有日本市民受到核污染,专家称可能是核裂变产物素铯和碘扩散到周边所致,这些物质如果长期接触有一定含量才可能致病,但随蒸汽散播到空气中的剂量还不至于造成严重伤害。(本文来源:《新京报》)
1.阅读文章,概述“核污染物未来3日对中国无影响”的理由。(4分)
2.“据报道,目前已有日本市民受到核污染,专家称可能是核裂变产物素铯和碘扩散到周边所致,这些物质如果长期接触有一定含量才可能致病,但随蒸汽散播到空气中的剂量还不至于造成严重伤害。”这段话中哪些词语的运用相当准确?请列举2——3个并说说理由。(4分)
3.“专家解释说,放射性物质只有扩散到大气层上方才能远距离传播,就此次事故而言,只在低空大气中传播的放射性物质不会威胁到中国境内。”其中“此次”具体指什么?(2分)
4.下面是关于核能的一些资料,请结合你所学过的知识,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人类开发利用核能的认识。(4分)
(1)核能是人类最具希望的未来能源,核能发电不像化石燃料发电那样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质到大气中,因此核能发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也不会产生加重地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目前人们开发核能所需要的重元素铀,轻元素氘、氚,在海洋中都有相当巨大的储藏量。
(2)人类四十年代开始发展核能, 用于军事和和平目的。核反应堆、核武器、核垃圾和同位素容器一旦发生事故,泄露出放射性物质, 可以造成严重的后果。剂量大的辐射瞬间杀死任何生命, 残留的长期辐射能诱发癌变, 引起白血病、骨髓病, 同时遗传给后代而生下畸形儿。核武器试验是最大的污染源, 核电站发生过9次重大事故, 核武器、核燃料制造厂及其扬弃的垃圾正在不断泄毒。
上帝用这种方式疼你
余天
10年间,你接受了4次手术。前两次是因为意外骨折。2000年秋,大夫将总长26公分的3枚钢钉植入你的体内。2002年夏,大夫又将钢钉们请了出来。第三次大夫为你清除了一个将近拳头大的肌瘤。这回是第四次了,昨天你出院时,颈部多了一块白纱布。这是你挨的第四刀。每每要挨刀了,你就会告诉自己,上帝又在疼你了。你曾在文章里说过:你是那转个不停的陀螺,而鞭子,就在你自己手里。所以,当上帝让你这个陀螺停止旋转时你就会对自己说,仁慈的上帝不忍让你太累了呢,逼着你歇息了呢。呵呵,感谢上帝!你感谢上苍给了你那么多的体验。而你一直喜欢体验。有一次你在电话中庆贺波波骨髓移植成功,你说人生的一切都可以体验。波波当即表示,这样的体验还是不要的好。但是,没有办法。你还是喜欢将一切不管你是否想要的只要是你必须面对必须接受的,统统视为可以拿来体验甚至可以拿来享受的一段人生之旅。你感谢上苍让你将一辈子活成了几辈子。你感谢上苍让你如此热爱活着的每一分每一秒以及由此而来的每一种感觉每一份体验。
尽管你的第四次手术,似乎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来得“凶险”。你依然想着,这是上帝在疼你。你在单位组织的体检后被告知,你患病了,而且病得不轻。你甚至被怀疑肺癌转移了。你接到了类似于死缓的判决。那天下午,你先生去医院查询体检报告。大约半小时后先生来电命令你赶紧打车去医院做CT检查。在你询问之下被告知“转移”。当时你正与学生通话。你居然在接电话之后没有立即“转移”去医院,而是将那个尚未通完的电话给通完了,将房间收拾了,将睡衣换了,将自己的眉描了唇点了。然后将医保卡就诊卡病历卡连同手机等一一装进挎包。然后你才出门。做这一切时你居然还能冷静地考虑需要自己面对的种种,除了下一步需要做些什么检查与治疗、如何让亲人朋友同事学生的忧虑乃至悲痛降到最低之外,你还想着无论如何要把那些来不及做的事情给做了,除了工作上的了断之外,要去尽情地K歌,尽兴地云游。可以不带相机,可以不再将自己的痕迹留下,只让那些心仪很久了的色彩、气息与形态,一并鲜活地原生态地在自己的内心一一穿越。你竟然还想着,你的那些美丽的衣衫该去往何处?那些尚未开启但依旧可以让女人感知的散发着可以将一个女人抚慰到内心的幽香的品牌化妆品,又可以赠送给谁?想着浪费了真是可惜。又想着,有没有人敢接受这样的馈赠……
在去放射科的路上,你居然还能笑着请求先生:如果转移了,也就没有必要治疗啦,趁着俺现在还好好儿的还很有些劲儿,就让俺将一直想做但一直未做的事情做了。这头一件就是云游,先将丝绸之路走了…… 突然之间,会下意识地将许多事情当作最后一件来做了。
随后的一系列检查证明,这基本上是一场虚惊。但是你必须接受第四刀。这一刀你逃不掉。
那些日子你喜欢在日记里跟自己说话。你准备挨第四刀了,刀锋所指处,便有喉返神经。于你而言,是将嗓子看得和命一样重的。27年前失声时,曾经想到过愿意用一条胳膊来换的。现在,如果现在需要你选择,你准备拿什么来换呢?今后,你还能念想齐豫、蔡琴、关牧村、德德玛、腾格尔、沈小岑、苏小明、罗天婵、叶佩英们吗?今后,你还敢让脖子走光么?你能不怕“出丑”么?你能不害怕术后的一切后遗症么?不怕乏力,不怕畏寒,不怕血脂血糖升高,甚至不怕皮肤萎缩,不怕那如同可怜的早衰症患儿的容颜?想想,你还是需要更勇敢一些的!什么都需要面对,什么都可以面对,什么都必须面对。你躲不过,所以,你需要体验。就这么简单!
还想到了要不要出第三本书。先前出的两本,一本被称为专著,一本被称为教材。而这第三本,原是想了已有些年月的,当是真正蘸着从灵魂里、骨髓里、心儿里淌出来的汁儿,将一页一页的空白,一笔笔涂满的那种书。总觉着明天的太阳依旧会新新鲜鲜地升起来。生活并未改变。所有的晨课、日课、晚课都是一如既往。只是多了一项功课,那就是为即将到来的手术做准备。好喜欢这样的状态以及感觉。一直在忙这忙那,忙得顾不上紧张害怕。呵呵,这不是上帝疼你,又是什么呢。术后第二天,可以简短地会话了。你对一直陪护在旁的梅子说:从前晚正式住院到昨天上手术台,居然从未考虑过生与死,良性与恶性,手术成与败。或许,这辈子真的什么都体验过了,就此结束体验,也没什么可以遗憾的了。骨子里,喜欢把每一天当做自己的最后一天来过。与生命的长度比起来,宽度与厚度,真的更重要……
不料梅子却说:你真是自私!你为什么不想想,如果你提前离开,你身边的人,会多么地痛!哦,这是你始料未及的。现在,在你走出死缓阴影之后,在术后的疼依旧时时提醒着你,活着,有许多事你依旧无能为力的时候,你告诉自己:有一点你还有能力做到,那便是,你还得更加在乎所有在乎你的人儿的感觉。你还得在感知上帝疼你的时候,让你爱着的在乎着的人儿,一并觉得被上帝疼着。你可记住了。
1.本文中的“你”是谁?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式写作,请说说你的理解。(4分)
2.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你”的形象。(4分)
3.标题《上帝用这种方式疼你》,如何理解?(4分)
4.本文引起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一谈。(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