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4 分)
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展示了他那苦难而难忘的童年生活。 |
B.母爱、童真和对自然的赞美,是《繁星》和《春水》的主题歌。 |
C.《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乘“冒险号”救出了土著黑人“星期五”。 |
D.《朝花夕拾》原题叫《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优美的散文珍品。 |
2.打扮好了,一共才花了两块二毛钱。近似搪布的一身本色粗布裤褂一元,青布鞋八毛,线披儿织成的袜子一毛五,还有顶二毛五的草帽。脱下来的破东西换了两包火柴。拿着两包火柴,顺着大道他往西直门走。没走出多远,他就觉出软弱疲乏来了。可是他咬上了牙。他不能坐车,从哪方面看也不能坐车:一个乡下人拿十里八里还能当作道儿吗,况且自己是拉车的。这且不提,以自己的身量力气而被这小小的一点病拿住,笑话;除非一交栽倒,再也爬不起来,他满地滚也得滚进城去,决不服软!今天要是走不进城去,他想,我便算完了;他只相信自己的身体,不管有什么病!
这段文字选自《 》,作者是 (2分)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 ,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2.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3.日出而林霏开, 。(欧阳修《醉翁亭记》)
4.龚自珍《己亥杂诗》和温庭筠《望江南》中任选一首默写。(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每小题3分,共9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对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凄神寒骨凄:凄凉 |
B.隶而从者隶:跟随 |
C.如鸣佩环鸣:发出的声音 |
D.佁然不动佁然:呆呆的样子 |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 |
B.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久居 |
C.以其境过清先帝不以臣卑鄙 |
D.乃记之而去。 思而不学则殆 |
3.下面对本文内容和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把地处幽僻的小石潭作为描写对象,意在借荒远之景,寓贬谪之怨,倾抑郁之情。 |
B.首段文字,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 |
C.作者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如鸣佩环的水声、参差披拂的枝头蔓、空游无依的鱼儿、斗折蛇行的小溪、竹树环合的四周,把小石潭绘就成一幅美妙的图画。 |
D.本文语言凝练。写卷石的形态各异,仅用了“坻”“屿”“嵁”“岩”四字刻画;写小溪的曲折蜿蜒,也只用了“斗折蛇行”四字描述;写环境的清新和心绪的烦躁,仅用了“过清”二字加以揭示。 |
4.将文言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昨天下午的活动中,来自各班的同学推波助澜,使毕业联欢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
B.他们熟悉那地下的世界,在迷宫般的坑道中探索道路,直到或是了解或是参与地下深处的工作,并乐此不疲,甚至忘记了岁月是怎样逝去的。 |
C.随着经济的发展,这座沉寂了许多年的边陲小城,一到夜晚也会灯红酒绿,热闹非凡,呈现一派繁华景象。 |
D.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 |
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我生性执拗,急燥;我的情人却坚忍而有耐心。 |
B.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泄万里。 |
C.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询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
D.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
根据语境,下面划线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多么宁静的世界哟,万籁(lài)俱寂,没有百鸟啾啾(jiū),没有树叶沙沙…… |
B.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xiān)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xiāo)魂! |
C.“日薄(báo)西山,气息奄奄(yān)”。就连我们的古人不也留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 |
D.眉毛也是粗粗黑黑的,嘴巴棱(léng)角分明,模(mú)样有点像男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