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课内文言语段,完成小题。(12分)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

阅读课内文言语段,完成小题。(12分)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

(1)曾不能毁山之一( ) (2)其不已也 ( )

(3)子子孙孙无穷也( ) (4) 无陇断焉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何苦而不平?

3.从课文学习中我们知道,"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如"河阳""汉阴"等。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请分别写明下列城市所处山水的位置。(2分)

(1)江(长江)阴

(2)衡(衡山)阳

4.比较愚公之妻与智叟对愚公移山提出的看法,说说有何不同之处。(2分)

 

1.(1)草木 (2)停止 (3)穷尽 (4)隔绝 (每空1分,共4分) 2.(1)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2)愁什么挖不平呢?(4分, 每小题各占2分) 3.(1)在长江的南岸 (2)在衡山的南面 (每小题各1分,共2分) 4.他们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愚公之妻是出自于关心而"献疑",但她并不反对移山,是想让愚公考虑到在移山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早做准备。而智叟则反对移山,是对愚公的责难、讥笑、挖苦和阻止。(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2分)

在端午节来临之际,班级准备编写一份《端午风俗》手抄报,特向全班同学征稿。有一位同学收集了下面四方面的材料:

A."屈原含冤怒投汨罗江"的历史故事。

B."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的古老传说。

C."幸福小区家庭包粽子大赛"、"五月五龙舟竞渡"的新闻报道和照片。

D、唐"九子粽"、宋"蜜饯粽"、元"薯叶粽"、明"芦叶粽"、清"火腿粽"的介绍。

1.如果要在上面四项中删去一项,你会上去的一项是( )(1分)

2.请分别说明保留另外三项材料的理由。(1分)

 

查看答案

请以“春日暖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人名。

书写  (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题目。(15分)

穿旗袍的女人

①六年前,我在一个小镇住。小镇上有个女人,三十多岁的模样,无职业,平时就在街头摆个小摊,卖卖小杂物,如塑料篮子瓷钵子什么的。女人家境不是很好,住两间平房,有两个孩子在上学,还要伺奉一瘫痪的婆婆。家里的男人也不是很能干,忠厚木讷,在一工地上做杂工。这样的女人,照理说应该是很落魄的,可她给人的感觉却明艳得很。女人有如瀑的长发,她喜欢梳理得纹丝不乱,用发夹盘在头顶上。女人有颀长的身材,她喜欢穿旗袍,虽然只是廉价衣料,却显得款款有致。她哪里像守着地摊赚生活啊,简直就是把整条街当成她的舞台,活得从容而优雅。

②一段时期,小街人茶余饭后,谈论得最多的就是这个女人。男人们的话语里带了欣赏,觉得这样的女人真是不简单。女人们的言语里却带了怨怼,说一个摆地摊的,还穿什么旗袍!隔天,却一个一个跑到裁缝店里去,做一身旗袍来穿。

③那女人不介意人们的议论,照旧盘发,穿旗袍,优雅地守着她的地摊,周身散发出明亮的色彩。这样的明亮,让人没有办法拒绝,所以大家有事没事都爱到她的摊子前去转转。男人们爱跟她闲聊两句,女人们更喜欢跟她讨论她的旗袍、发型。临了,都会买一两件小商品。

④几年后,女人攒了钱,贷了一部分款,买了一辆中巴车跑短途。她把男人送去考了驾照,做了自家中巴车的司机。她则随着车子来回跑,热情地招徕顾客。在来来去去的风尘之中,她照例是盘了发,穿着旗袍,清清丽丽的一个人。她的车也跟别家的车不同,车里被她收拾得异常整洁,湖蓝色的坐垫,淡紫色的帘,给人的感觉就是雅。所以小镇人外出,都喜欢乘她的车。

⑤她的日子渐渐红火起来,却不料,竟很意外地出了一起车祸。所赚的钱全部赔进去了,还搭上一辆车和十几万的债务。她的腿部也受了很重的伤,躺在医院里,几个月下不了床。小镇人都说,这个穿旗袍的女人,这下子倒下去是爬不起来的了。可是半年后,她却在街头出现了,干着从前的老本行——摆地摊儿。她照旧盘发,穿旗袍。腿部虽落下小残疾,但却不妨碍她把脊背挺得笔直,也不妨碍她脸上挂上明亮的笑容。

⑥我离开小镇那年,女人已不再摆地摊,而是买了一辆出租车。过两年,小镇有人来,问及那个女人。小镇人说,她现在发达了,家里有两辆车子,一辆跑出租,一辆跑长途。最近又听小镇人说,女人新盖了三层楼房。我问,她还盘发、还穿旗袍吗?小镇人就笑了,说,如果不盘发,不穿旗袍,她就不是她了。真的呢,她还跟从前一样漂亮,一点没见老。           

1.本文第一段的文字与鲁迅对孔乙己的描写一样,包含着许多的“矛盾”。试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中最突出的“矛盾”,并简要比较两篇文章的作者在似乎矛盾的描写内容中,对人物褒贬态度的不同。(3分)                                                                       

2.第一段说“她哪里像守着地摊赚生活啊,简直就是把整条街当成她的舞台,活得从容而优雅。”阅读二至五段,说说文章是从哪几方面表现主人公“活得从容而优雅”的?(3分)

3.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主人公是个什么样的人?(3分)

4.文章为“穿旗袍的女人”,这“旗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5.读完这篇文章,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迪?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题目。(14分)

冬天的芭蕾

韩静霆

是绿蒙蒙的春天了,我还是执拗地想着哈尔滨严冬的冰灯。想起来,就仿佛又重新在那儿生活了一回似的,迷失在晶莹剔透的宫殿里了。

冬天也能燃烧呀,瞧着巧夺天工的冰灯,心不是热得像要化掉吗?在这儿,冰,与那个肃杀的“冷”字绝缘了。冰灯是足以在凄凄厉厉的北风中温存人们心灵的东西。望着活灵活现的冰雕小鹿,怎能怀疑它没有热烘烘的心脏?观赏冰琢的梅花,也分明感受到暖融融的春风的消息。描绘冰灯的美丽,语言显得多么乏力。“雪骨冰姿”似乎是可以入诗的,在这里不过是句大实话。世间又有什么东西能把冰灯比拟呢?水晶啦,白玉啦,全都在它面前黯然失色。谁见过水晶砌成的九级玲珑塔?谁听说过白玉堆出的插云仙女峰?再说画它更是不易讨好。你只能用背景曲反衬冰灯,它本身是无色的透明体。可是,当月儿初上,冰灯就是凝固的月光了。白天呢,它又抱住冬天懒洋洋的太阳,闪烁着扑朔迷离的光彩。

赶到天暖了,冰融了,窄瘦的松花江结束了凝固的冬眠,变丰满了,粼粼的波涛载着桃花瓣儿流向远方了,冰灯又如何呢?它曾经是从松花江来的,它是江水的精魂,可它融化之后,无声地滋润了泥土,再也寻不到它的踪迹。

遗憾吗?

花树有春华秋实,硕果里藏着开花的回忆;人有青年暮年,白发时也能回顾曾经有过的黄金年华。冰灯却似乎只有青春,它来到世界上就美丽非凡。仿佛它鼓足了劲儿,漂漂亮亮装点一下冬天就情愿化为乌有了似的,半点痕迹也不留。

可是冰灯的姿影,却能在人们的心里找到。

所以我说,冰灯的生命是永恒的。

生命原来也同寓言一样呢,不能用长短衡量价值,重要的是内容。长寿的庸人,活着时已经在别人心里死掉;“生如闪电之耀亮,死如彗星之迅忽”,这样的人却在人们的怀念中获得永生。哦,说到人生,似乎扯远了。那么,朋友,你听过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之后,并不能留住那乐声呀,但它永久地强化着你的灵魂;你看罢芭蕾舞剧《天鹅湖》,无法阻止帷幕下落,可它依然在陶冶你的情操;你见过月夜悄然迸放的昙花吧?它拼着生命的全部孕蓄,仅作一次短暂的辉煌表演,可你忘得掉吗?

啊,冰灯,冰灯!它就是一个冬天的芭蕾,一支回旋在脑海里的优美乐曲,一个记忆中永恒的通体透明的生命!

是的,是温润的春天了,可我还是时时想着哈尔滨的冰灯,它给我的昭示是悠远的,假如能让我的生命全都换作青春,而寿命不得不缩减,我愿意。      (选自《花魂》,有改动)

1.文章第二自然段表现了冰灯的哪三个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2.为什么说“冰灯的生命是永恒的”?冰灯又带给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4分)

3.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它就是一个冬天的芭蕾,一支回旋在脑海里的优美乐曲,一个记忆中永恒的通体透

明的生命!

4.作者为什么“执拗地”“时时”想着哈尔滨的冰灯?请从文章内容和写法两方面进行分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题目。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征仪。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劝权听之。从讨羽。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权欲复授兵,仪自以非才,固辞不受。黄武中,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

大驾东迁,使仪辅太子。后从太子还建业。典校郎吕壹诬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时同坐人畏吕壹,皆言闻之。仪独云无闻,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据实答问。

是仪不治产业,不受施惠。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室者谁,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权曰:“仪俭,必非也。”问果他家。

是仪时时选贤举能,未尝言人之短。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

(选自《三国志·是仪胡综传第十七》,有删改。)

【注释】①承摄:继承掌管。②优文:意思是专门下文,给是仪优厚的待遇。③黄武:年号。④皖:地名。下文“建业”也是地名。

1.对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定荆州,都武昌既:既然

B.后太子还建业从:跟从,跟随

C.未有过尝:曾经

D.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左右:身边的人,近臣

2.下面语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休到,大破之

A.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D.彼竭我盈,故克之

3.下面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仪被派遣到皖县见将军刘邵,准备引曹休出战。

B.当众官因害怕吕壹而诬蔑刁嘉诽谤国政时,是仪不畏权势,坚守自己做人的原则。

C.是仪置办家产私业,拥有一栋大宅,从不接受别人的施舍惠赐。

D.是仪一片赤子忠心,勤政为国数十年,不曾有过失。

4.请把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是仪时时选贤举能,未尝言人之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