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他生来就被选定从事这借助他在命运的法...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他生来就被选定从事这借助他在命运的法则和自然的法则中最高尚的愿望所完成的事业。

B.但愿父辈的每一句话如同一颗小小的种子,从中萌芽你自己的观点和信念。

C.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学校是否均衡,学校均衡的关键在于师资力量是否均衡。

D.从5月1号到5月8号,除了极个别餐厅还没有空调以外,约99%左右的餐厅空调都可以使用。

 

C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继网络红人芙蓉姐姐之后,因一系列雷人言论而走红的凤姐现如今成了网络上的一代天骄

B.中国队在本届世锦赛上重蹈覆辙,再次夺得5个单项冠军,一个团体冠军的好成绩。

C.我们的语文老师是个恃才放旷的人,因为他上课从不带书本,却能潇洒自如。

D.城管队员每天重复同样的劝告,但他们前脚刚离开,刚才还喏喏连声的小贩又跟着回来。

 

查看答案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树篱舐(dú)刻骨铭心繁(yǎn)

B.曙光驾(1éng)无与伦比落(yǔn)

C.留滞咒(zǔ)断张取义床(dì)

D.睿智妖(ráo)怒不可遏动(zhàn)

 

查看答案

写作(50分)

一本好书,一位伟人,一句格言……可以影响人的成长,直至人的一生。请以“           引领我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14分)

读书贵有疑

胡忠伟

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儿时读《孟子》中的一句“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再看朱熹的注释:“褐,贱者之服,宽博,宽大之衣。”他十分纳闷——因为生长在南方,偶见的“衣褐者”多是富贵之人。“名虽褐,而实则绒(细羊毛织品)也。”于是,他向老师质疑:“褐乃贵人之衣,胡云贱者之服?既云贱矣则当从约,短一尺省一尺购办之资,少一寸免一寸缝纫之力,胡不窄小其制反宽大其形,是何以故?”老师默然不答。再询,则顾左右而言他。李渔颇感失望,疑问数十年未解。直到远游塞外,才终于揭开谜底:原来塞外天寒地冻,牧民自织牛羊毛以为衣,皆粗而不密,其形似毯,所以“人人皆褐”。可是牧民为什么不知节约物力人力,一律穿那“宽则倍身,长复扫地”的“毯”式服呢?原来这种服装是日当蓝衫夜当被的,“日则披之服,是夜用以为衾,非宽不能周其身,非衣不能尽覆其足”。

这应是“学贵疑”的很好的事例了。读书做学问,难免会遇到许多的疑难处,自古以来,人们就很赞赏提出疑问的精神,认为“会读书,当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怕的不是有疑难,而是终日读书没有疑问——书上说什么就信什么,是不会有进步的;书上说什么,不懂装懂,更是难有出息的。

有疑难就会想方设法去破疑释疑。学问学问,当然是既学”且“问”的。“问”是钻研,是“学”的深化;只“学”不问,容易埋进死读书、读死书的昏庸里。“问”是知识长进的一种方式,无所谓“羞耻”之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惑而不从师,终为惑矣”

惑能从师,固然是好事,但做学问终须自己动手动脑,才有所得,否则我们便与留声机无异了。进一步说,读书做学问,不能只当翻译家,而应当有自己的思考和见地,这就是善于思考,思考才能有所启发,有所得。“始当求其所以入,终当求其所以出”,是谓知其然,还应知其所以然。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学贵心悟,守旧无功”,都是经验之谈。思考可以明智,可以捷才。更进一步说,读书做学问有一个知识转化的问题在里头,知识转化为能力,转化为学问,才能集大成,成一家之言。

古人读书尚疑贵思,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传统,值得我们继承。在这个浩瀚的世界中,一定有很多东西是我们还未能了解的,思考与质疑的脚步一刻都不能停滞。那种食而不化,只读书不求甚解的做法,潇洒是潇洒,只怕未必能于学问有所长进。

(选自《人民日报))2010年10月26日)

1..作者在文中具体阐述了怎样的观点?(2分)

2..文章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3分)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2分)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2分)

5..作者以“读书贵有疑”为题目,不仅表明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而且启人心智。请你结合文本谈谈“质疑”的方法。(2分) 

6..作者认为:“善于思考,思考才能有所启发,有所得。”请你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来证明这个观点。(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6分)

赶考

①儿子入初中,几经托人,才能够参加一场入学考试。我在考场外慢慢走着,消磨自己内心的疲倦和焦急。

②内心深处的记忆恍然就在这踱步中醒过来,针扎了似的。

③长途客车上,一个蓬头散发的女孩子枕在一个瘦削的中年人肩上,睡着了。那个中年 人穿着一身布衣——不用问就知道是家境极其平常的农民。

④那个安然昏睡的女孩子就是十五岁的我,我依靠着的父亲要带我去离家几百里的城市 参加一所中专学校的英语口试。

⑤一路上我都在昏睡,靠在父亲的肩上我睡得嘴角流出了口水。

⑥父亲带着我住在同村一位在这个城市里做了官的人家。在他家里,我第一次吃到了那 样鲜美的牛肉面,第一次盖上了像一片轻柔的羽毛的缎子薄被。饭后我就去看书,只要一册课本在手,我就会忘了一切不自在,何况还有父亲在身边。在我少年的记忆里,凡是去城里亲戚熟人家里吃饭,哪怕只是一个小时,我手里也拿着课本,课本是我去人家做客的一根拐杖,仿佛唯恐别人查证一个农民的孩子在城里的理由。课本是我在城里行走的证件。

⑦有课本在手,又有父亲陪着,我甚至记得他家阳台上,早晨总有灰色的鸽子跳上来, 咕地叫。记得我拿一个小板凳坐在阳台上,仔细地望着那一片陌生而广大的城市。

我隐隐听见了父亲和那位做官的同乡在说着口试时找熟人的话。

⑨一个多月后,坐在高一课堂里的我,突然得知自己确实并未被录取的消息。

⑩三年后,我终于如愿收到了当地一所比较有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亲戚邻人都来祝 贺,那时候,村里考上大学的孩子还很稀罕。客人走后,父亲光脚坐在院里的大石桌上,语气轻缓地叫我到跟前,要我给那年进城考试时寄居在他家的那位做官的同乡写封信,父亲吸着烟,说:“你就写……”他吐着烟,以他有限的初中文化水平字斟句酌,那从容斟酌字句时的幸福表情,我到现在都记得。

⑾夏天的夜晚,月光皎洁。阔大的月亮底下,从父亲舒缓的语声中,我仿佛看见了父亲那年和那位做官的同乡在夏夜谈话的情景。

⑿——踱步在考场外,我担忧儿子,想念父亲。

⒀至今,我没有听到父亲说过一句当供我读书的难处,我只记得父亲对躲在县中学一 棵大树后面哭泣的我说,“憨着哩,考上了怎能不上呢?”我只记得布衣布鞋的父亲带我去遥远的城市赶考;我只记得每次离家去学校时带够了学费,临走时父亲往往又叫住我,人身上掏族出几张揉皱的角票再递到我手里,我惊讶地接过,欢天喜地跑了。

⒁岁月往前走,在一个路口,一个停留处,总是会梦醒似的发现当年不曾记得或竟然是毫不觉察父母的深恩。这样的发现总是让我惊心,我原是这样的无知。

⒂前行的路上,抚养儿子成长的路上,处处深藏着父亲母亲的深恩。父亲母亲当年将这样的恩情深深埋藏,让他们无知的女儿一次次碰触这人间的珍贵,收获这惊悚无言的感动。

⒃在考场中的儿子,何时能懂得我此时的心情呢,怕也要在二十多年后的某一个时刻吧。

1..这篇文章写了“儿子”的考试和“我”的考试,其中起过渡作用的两个自然段是                          。(填序号)(2分)

2..“我”借住在城里的同乡家里,记忆最深的两件事情是什么?(2分)

3..文中三处画线的句子都与“那位做官的同乡”有关,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写这一内容?从中体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变化?(4分)

4..文章最后几个自然段,作者两次提到“我”的“无知”,请说说作者感到无知的是什么。(2分)

5..阅读文章第⑩段,说说“我”“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作者在言语之中流露出对儿子怎样的期望?(4分) 

6..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和阅读体会,对文题“赶考”作点简明扼要的注解。(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